接新貓回家前要注意什麼?怎麼給貓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

張小龍


你好,我分兩種情況來回答吧。

第一種是單貓家庭,就是你領回來的貓是家裡唯一的貓。這種情況相對就比較簡單的,如果你遇到了一個膽子比較大,很可能第一天他就會和你互動啦,你只需要給他準備好乾淨的水,貓糧和貓砂盆就好了。一般貓咪都喜歡睡在沙發或者床上。

但是如果貓咪膽子比較小,那他很可能會跑到沙發角落,或者床底和櫃子裡,那你就需要在他躲藏的地方放一個墊子以免貓咪冷到了,然後把水,貓糧和貓砂盆放到他看得到的地方,不要去打擾他,沒人的時候,他會偷偷出來吃東西,過幾天他熟悉你和環境後,就會主動出來了。

第二種情況就是家裡還有其他貓咪的情況下。

兩隻陌生的貓見面,撕逼是絕對的。

所以如果生活的空間較小,比如只有一間臥室,那就必須隔離,想辦法用籠子或者其他的物理隔離,大概一個禮拜,就可以嘗試讓他們一起吃飯,但是兩個貓食盆儘量隔遠一些,然後慢慢靠近。

如果空間夠大,比如餐廳客廳連在一起,那可以在離原住民較遠的地方給新來的貓咪做一個小窩,讓他習慣呆在這邊。

當然,新來的貓咪必須要是健康且疫苗齊全的,以免傳染疾病給原住民。


喵星人小白


接新貓進家前,一定要先給貓咪做個健康檢查,該打疫苗打疫苗,該驅蟲驅蟲,如果沒有做全,家裡還有別的貓咪,那麼做好隔離,等新貓做完這些工作後再解除隔離。



01

給貓咪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需要做什麼?

相信貓咪進家前,貓糧、貓咪用具都應該是準備好了,沒有準備的,在貓咪進門的時候大部分人也是都一起順帶著解決了,所以,著重提醒一下安全和衛生問題吧。

  • 安全

窗戶封紗窗,這個是必須要做的,很多人因為這個疏忽失去了貓咪,如果不是封閉式陽臺,那麼,建議不要給貓咪上陽臺的機會。所以,如果陽臺封不住,那麼通往陽臺的門也是需要封住的。

油煙機管道、衛生間通風口、小窗戶,這些貓咪有可能會鑽進去的地方,一定要堵住。

新貓因為對環境害怕,會找黑暗及空間小的地方躲藏,如果這些地方你沒有封好,貓咪有可能就會進去,並且丟失。

我們小區丟過一隻貓咪,就是從油煙機上面管道的空隙跑的,那麼小的空隙,都沒有人留意到,如果不是貓咪丟失,我們都不知道油煙機上面居然有空隙。



  • 衛生

貓咪就是個衛生檢查員,尤其是新貓,常去的地方有床底、沙發底、衣櫃、洗手間馬桶後面,電視機後面,這些我們平時不常打掃的地方,一定要打掃乾淨了,否則貓咪會鑽到那裡去,蹭一身,然後帶著灰塵蹭到家裡。

新貓進家不適合馬上洗澡,所以,把這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地方打掃乾淨了,才可以讓貓咪乾淨衛生。



如果你把這些都做好了,那麼貓咪的安全和衛生問題就解決了,給貓咪一段適應的時間,貓咪就會從黑暗的角落裡面出來了,這個時候再開始擼貓是比較合適的!


寵寵貓


第一次養貓沒經驗?不知道準備些什麼?

沒關係,今天小七給大家整理了第一次養貓的一些必需品和注意點,直接讓你輕鬆搞定貓主子的各種問題。

首先,在小貓接回家之前,先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

首先家中的玻璃製品,易碎品要收起來(以後基本也沒有存在的空間了)。

一些對貓咪有毒性的東西也要收起來,比如巧克力,水仙花,百合花等,還有比如清潔劑,洗滌劑之類的儘量放到貓咪碰不到的地方。

然後呢就是要購置一些貓主子的必需品了。

1.貓糧、貓砂貓砂盆,貓食和貓砂盆不要放的太近(沒人喜歡在廁所邊上吃飯)推薦使用封閉式的貓砂盆防止貓砂帶出,隔離氣味。

2.貓碗兩個 一個吃飯 一個喝水

3.給貓咪梳毛用的梳子一把 一週一次梳理毛髮

4.貓咪用指甲剪 一週一次剪指甲

5.貓咪專用沐浴液(不能用人用的沐浴液) 三個月一次洗澡(冬季可延長,小貓回家一個月內不能洗澡,以免引起應激反應,會生病)

6.毛巾一塊(最好選吸水性強的)

7.貓咪用牙刷牙膏(防止牙結石) 一週一次

8.貓包(外出時用的到,非常有必要)

9.貓玩具(貓抓板、逗貓棒、紅外線燈)這幾個是大多數貓咪都會喜歡的玩具。

10.貓窩 喜歡的可以買,但是據大多數鏟屎官反應,買了貓窩從來不睡。


tips:要想你的貓咪不抓傢俱,那麼在家的時候就拼命和它玩吧,貓咪沒力氣了也就不抓傢俱了。



護理類

1.體內體外驅蟲的藥

2.益生菌(調理腸道,防止軟便拉稀,可每隔幾天加在貓咪的食物中)

3.洗耳液(防止耳蟎) 外耳道平時用溼紙巾擦一下即可,每隔幾個月用棉籤擦一下內耳道

4.眼藥水(祛淚痕)

5.化毛膏或貓草(這裡推薦主要還是用貓草,純天然更安全而且實惠)

為了防止打廣告嫌疑就不放圖啦


tips:一年打一次疫苗


第一次接小貓回家後,第一時間帶它認識貓砂盆,用它的小爪子在貓砂裡刨刨,一般情況下它就心領神會了。然後再抱著它到吃飯的地方,讓它的鼻子接觸到食物和水。之後就可以放開小貓了,讓它自己適應環境,而你就可以暫時不管它了,給他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新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