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疫”中,新聞工作者也是被我們忽略的英雄


最近我們的手機、新聞都在被各種頭條刷著屏,有我們支援武漢回來的醫護人員,有給我們送各種物資的車隊運輸人員,有研發出了疫苗並且願意作為自願者人員,有給我們做好小區防護的安保人員,有給我們做好治安保護後盾的警察或交警等等。當我們看著他們以一幅幅動態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當我們為他們吶喊,為他們流淚,為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曾想過,是誰將這最前線、最珍貴、最讓人難忘的瞬間記錄了下來?

我相信大家在這個時候,就會想到,他們就是我們的新聞工作者。

當我們在微博上看到醫護人員,因為央視的記者護目鏡掉了,擔心他會被感染,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他眼睛的畫面,我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疼痛;當我們可以在家裡觀看火神山醫院的建立時,由衷的感謝現在的信息技術和“戰地”的醫護人員,也在感謝著願意在感染風險最高的地方還在堅持24小時輪播的新聞工作者。

全球戰“疫”中,新聞工作者也是被我們忽略的英雄


當我回過頭來看,我們此次的冠狀病毒時,不免讓我想起了柴靜老師,柴靜老師在她的書《看見》中針對2003年的非典寫了很大的篇幅,在這篇幅中,她對每個戰役非典的人描寫的很到位,他們的眼神和他們堅定的信念,以及他們為了戰勝非典所付出的努力。我們都知道在非典的戰役中,也有我們的醫護人員感染了,但是這樣的感染是醫護人員明明知道是有風險,任然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維護更多的生命。其實,非典過後,只有經歷過非典,在非典中的人才能知道那次的來勢洶洶,而對於我而言,我僅僅通過柴靜老師的文字,就能看到一個新聞工作者為了捕捉到最前線的新聞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這樣的努力其實早就超出了金錢,超出了物質,超出了我們普通平凡的人的想象。所以,我認為此次“戰疫”中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其實也有著各省請戰的偉大,只是他們自己不能說自己的好而已。

全球戰“疫”中,新聞工作者也是被我們忽略的英雄


“戰疫之中”每天最想看的就是白巖松老師的連線,有幾次的連線,他的提問非常的尖銳,隔著屏幕我都擔心他會因為這樣的尖銳而不能在央視繼續立足也擔心這樣的提問會被一些“人”而記恨在心,但是我喜歡看他的連線,不就是看上了他的提問正是我們老百姓所最想知道的問題嘛。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又重讀了他的著作,他寫的《幸福了嗎?》,在他的著作中都是一些故事或者是一些隨記,但是他那些看似簡單地文字,背後蘊含的力量卻是我望而不及的,他說有些人應該明白一些道理,這個道理是“有的人背靠著大樹,就以為自己是大樹了,這樣的人很搞笑”,這樣的道理用在平時的交往處事,單位中的職能部門,大到國家的交流合作中也是可以的。當他在連續請辭了《時空連線》《新聞會客廳》《中國週刊》三個欄目的製片人職務之後,他有一種迷了路的走失卻又沒有迷路的感覺,在他說請辭五個版本的原因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個人只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在這句話的啟發之下,不免讓我想起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在跨界,很多人在做斜槓青年,好像人到30歲你不斜槓好像就不正常了,你沒有了副業的收入,好像你就是比其他的人矮了一截一樣。其實,我們都理解為何要斜槓,大部分人的斜槓是因為當下的工資滿足不了自己對金錢或者是慾望的需求,但是,

如果我們能選定一個職業或者是一個方向真正的長足發展,是否還需要去斜槓呢?又或者當我們用自己的赴職去挑戰別人的正職的時候,是否真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還是促進了更多的混亂?這一點我仍然存疑,但是我還是支持大家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的,當然,我們也必須在新聞媒體的幫助下促進不同行業產業的交流與溝通,適當的交流與溝通是可以促進我們第三產業的發展的,在交流與溝通中能促成新的發展觀。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常常有一些領導喜歡用他認為你可以的方式去安排工作,但是忽略到了你自己的個體需求,在白巖松老師說他請辭了製片主任的身份後,僅僅以一個評論員的身份去工作時,他就可以更加真實的做自己了。


全球戰“疫”中,新聞工作者也是被我們忽略的英雄


我們的全民“戰疫”中,我們看到了衛健委的發言人,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努力拼搏,我們看到了很多自媒體的工作人員也在解說著此次“戰疫”,但是從此次“戰疫”中,我更加的看到了一個新聞媒體工作者的力量,在重症區,在輕症區,在方艙醫院,一個新聞工作者要將他的新聞撰寫的有力量又不能引起社會的恐慌;一個新聞工作者要時時刻刻的關注著疫情的進度,還要關注自己的防護;一個新聞工作者,在撰稿時寫寫湖北“零新增”時哭出的眼淚,哪一點不讓我們動容,就算每天看著我們的“戰疫”結果在好轉,就算我們習慣性的接受了病毒的事實,但是我仍然不能忘懷每一位新聞工作者在背後的努力,所以我認為你們也是英雄,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後附:突然想寫這樣的文字,是因為在讀白巖松老師的書時,看到了很多人對新聞的誤解,當我們一直覺得央視怎麼樣的時候,卻忘記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在做。之前在微博上看網友調侃,如果你想改變國家,那你就去考公務員;如果你覺得你們社區治安不好,那你就去當片區的警察;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飯菜不夠新鮮,那你就自己去種。實際上,我們應該要更多的感恩我們的國家給我們帶來的和平,給我們帶來相對富足的生活。當我們在“戰疫”中交出的答卷,西方國家連抄襲都不會的時候,你是否想起了你背後依靠的大樹,當我們可以在超市慢悠悠的挑選蔬菜的時候,是否也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呢?

說明:我自己不是新聞工作者,只是文字愛好者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