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麼治住樓上的熊鄰居的?

滴血微笑


談起這事我直到現在心情仍很難平復,人性之惡讓我無法想象!

第一個熊鄰居不在樓上,在樓下。單位同事,一箇中年人。平常裡夫妻二人總吵吵鬧鬧,對我樓上影響不大,但是其樓下深受其害,爭吵不斷。有一次我小孩大概4、5歲的樣子,中午吃過飯與幾個附近的孩子玩捉迷藏,在樓道里跑上跑下。吵了他們家午休。這人一開門就破口大罵,媳婦聽見,氣不過,也與他吵了起來,後來鄰居勸和才作罷。從此以後我們與他家基本上無話可說,視同路人,倒也相安無事了。

第二個熊鄰居才真真切切讓我感受人性之惡。那是自建房的鄰居,二小夫妻。初次見面,夫妻二人客客氣氣,慈眉善目的我們還真的認為碰上好鄰居了。那知道要我們幫助的的候,滿臉笑容。比如挖基礎的餘土要處理給我(雖然我有需要但旁邊的鄰居也有);要幾塊磚幾擔沙咱就不說了。後來我拉沙、拉磚、拉鋼材的車稍微靠他家方向佔一點,父妻二人就對工人師傅惡語相加;我磚、鋼材卸下有時碰到他家的牆就翻臉無情,橫加指責;最令人氣憤的是:有天我不在家,卸下的磚佔了一點道。媳婦一人忙不過來,慢了點。競然回家叫上父母親戚指你我媳婦破口大罵。還有更可惡的是:因為我拉材料必須經過他們家門口,路也狹窄,他們故意把建築材料堆放在門口,擋我的道,好話說盡,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移個小口,僅供勉強通行。也想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咱也叫父母親戚來,但轉念了,因為我家人是文化人,膽小怕事,又愛面子,我們鬥不過人家。想過報警,諮詢了警察同學,人家說,這是小矛盾,沒有出現傷亡,只能調解的。唉!鬥不過人家咱以後就走吧!孟母還三遷呢!

幾年後我搬家了,一為孩子上學近點,二為有個好心情吧!但是沒過多久,樓上鄰居搬走了,把房子租了。這之後每天大概凌晨二、三點樓上說話聲音很大,有種極度興奮的那種,燈也開的很亮。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我們受不了了,傍晚我上樓敲門,好言告之,但樓上鄰居不但沒有愧疚之意,反而嫌我小題大作,大聲對我嚷嚷。思前想後,我警告此人,如果再這樣我就報警!

沒想到晚上不吵了。過了幾天,碰見此人的隔壁鄰居,說我樓上租住的是一夥吸食毒品的人,聽說我要報警就搬走了。

回想起這些,真是不堪回首!總的來說我們還是得把自己煉成一個金剛之身,第二呢?選擇與自己身份匹配一些的小區住房;第三,如果您是當地人的話,仔細看看住此小區的大部分人是那類人,與您過去有交集嗎?最後感謝讓我來談談這話題,擔心無益讀者,不吝大家賜教!


走南闖北愛人生


我家樓上天天晚飯後蹦跳、我的屋子就呼隆隆的響、考慮和樓上挺熟的也就忍著吧。可是樓上蹦跳的頻率有過之而無不及、好像是倆孩子嘻戲蹦跳、實在受不了了就到樓上敲門、門開了之後發現不是倆孩子而是孩子和媽媽在一起蹦跳、孩兒媽氣喘吁吁的和我說對不起。我一臉木然的說:考慮咱們都熟悉一直不好意思來敲門、你們總不能把樓板當操場吧?轉身離去之時就想好了再蹦躂就震樓器伺候!好在樓上還算知趣、幾乎不蹦躂了。


寶木901


我樓上的鄰居是租房子的,剛來住不到一年,不熟悉,也沒有什麼交往,見面後禮節性的打個招呼。有一天我出門辦完事,回家一看衛生間冒出來好多水,仔細一看,原來是從二樓漏下來的水,於是我去二樓敲門,砰砰砰……敲了有二十分鐘,房間裡明明有人就是不開門,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氣壞了,在他門口大喊,說你家漏水了,快開門看看吧,他聽見了我說的話,這才開門跟我去檢查漏水的情況。

過了有一個月,我突然發現我家客廳的一面牆上也往下流水,也是樓上流下來的,敲門沒人,我經過社區網絡員聯繫到他,這次他發火了,說怎麼這麼多事啊,我都三天沒回家了,家裡沒人住,怎麼會漏水呢?我看他很是情緒激動,好像怪我沒事找事。為了不激化矛盾我心平氣和的說,小夥子你先甭著急,看看情況再說,我們鄰里之間住的這麼近,有問題就解決,有困難互相幫一下,發火沒有用。經過查看,是他家的暖氣漏水了。他很不好意思的給我道歉,說:“阿姨我太年輕,說話不禮貌,請您原諒我吧,”並把電話留給我了。


倪土芬芳紅而不豔


從前單位分給我一套老三室一廳的舊房子,一共三層,我住二樓。就碰到了素質低下的鄰居,真是讓我無語了。

先說對門鄰居,住的是一家四口(50多歲的夫婦跟一個女兒一個兒子,還有個大女兒出嫁了),女主人沒事喜歡串門子(因為跟其他鄰居搞得關係不好,就經常來我家),時間久了,沒事天天拿幾個暖瓶來我家太陽能接熱水。當時我跟媳婦年輕,還不好意思拒絕她……

樓上的鄰居更差勁,到了冬季天天在家劈木柴、砸煤塊(舊房子沒有集體供暖,家家戶戶燒煤取暖),我找過他們兩次,跟你哼哼哈哈的, 該怎麼幹還怎麼幹……

還有冬天收水、電費的“恩家裡溫度高,還怪暖和了”,晚上來我家收完錢就不接著走(當時我孩子小,家裡弄得比較暖和),還要東家長西家短的扯一會……還好在那裡住了二、三年就搬走了。

素質差的鄰居誰攤上了也是麻煩,只能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去處理。“不怕你厲害,就怕你攤不上”我們老家有這麼句話。我跟我媳婦總結了一個經驗:對待鄰居,見面就“吃了、喝了”打個招呼算完,不要有過多的來往,可以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耕沃土嘯山林飄逸寒宮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體諒,才能構建和諧家園,樓上樓下更應該如此,樓上動靜太大,影響樓下休息和學習,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所以作為樓上的鄰居,更應該互相體諒一下。

我住的小區是老舊小區,隔音效果比較差,而樓上住的是一個飯店的職工宿舍,三室一廳的房子住了八個年輕人,他們一般晚上十點以後下班,下班以後在樓上叮叮咣咣的不知道都在幹什麼?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家裡老人快70了,孩子才四五歲,天天都是剛睡醒就被樓上的聲音給驚醒,每天都是11點左右,我上樓敲他們的門,讓他們注意點影響,往往都是好幾分鐘以後又開始了,這種聲音一直持續到凌晨12點到一點之間,實在跟他們溝通不了,被折騰的天天睡不好覺,跟物業反應,物業跟他們溝通了好多次,還是不見效,跟房東聯繫,房東又不好管,最後找到他們飯店,跟他們領導反應,剛開始還配合,找了幾次之後,乾脆避而不見。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我們一家子被他們折騰的實在沒辦法,上面是一群年輕人,自律能力太差,跟他們吵,跟他們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最後我選擇了報警,警察現場瞭解了情況之後,把房東也叫過來了,告訴他這屬於群租行為,有很多安全隱患,而且已經嚴重影響了左鄰右舍的生活,絕對不允許這樣出租房子。必須馬上整改,限期搬離,否則將下達處罰通知書,拒不執行的話,可能要行政拘留。房東當時就傻臉了,第二天下午就全部搬離了。

所以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首先要擺事實,講道理,實在是做不通工作了,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我們的合法權利。


鄉村琦媛


我家住四樓,我們樓下住著一對老夫妻,我家孩子不到三歲,每天不穿鞋在家裡活動,每次只要我看到她來回跑或是動靜大了我都會說她,可孩子天性活潑,有時候一個沒注意她就在屋裡咚咚的來回跑,總之我們就是多注意儘量不給樓下造成困擾


寶寶35294761


我們家樓就有這種現象,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天花板就開始發出咣噹當的響聲,在這個時間段我們也都吃過晚飯,在沙發上看電視新聞,這種聲音非常刺耳也非常反感,剛開始也沒有上樓去理論,但可氣的是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於是我就上樓,敲門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房主大半天才開,問有什麼事,我看見他們家有個小男孩在地上玩地滾球,就說小朋友不要在家裡玩到樓下外面去玩,他爸媽也說你看樓下的叔叔都找上來了,再不要在家裡弄了,經過這次溝通,從那以後也再沒有發生這種現象,樓上的房主還算明事理的人。


用戶5923032150


其實很簡單,有兩種辦法,以暴制暴,要麼就不聞不問,現在社會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但人的品質品德好多沒有提高,有些人你好說好講,他不聽,你罵他幾句,強硬勝過他,他反而怕你,中國現在雖然發展起來了,缺乏什麼,缺乏信任,缺乏包容,缺乏互相理解,現在好多人變得自私自利。我們中國現在要做的是政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要教育兒童一個好的思想,要以科學為榜樣,老師,醫生科研人員等,為學習榜樣,而不是以明星有的還加入外國國籍正回來掙中國人的錢。


鄭州王哥說房


這兩天真的遇到奇葩的事情了!

我是個北漂,這幾天外面租住的住房,在樓下居住,樓上每天半夜都製造各種聲音,特別是後半夜,影響我得睡眠質量。

針對這個問題,還是要和樓上要慢慢交談一下,心平氣和的把問題解決掉。人們居住的是鄰里關係,一定要融洽處理好,避免產生矛盾,愉快的交流溝通能很好的把問題解決掉。不要見面就以對方不好,指責對方,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問問他原因,對症下藥,把問題處理好。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Onion001


這個真無奈。我的朋友是這樣,面對屢屢出現的噪音汙染,極端的例子,有賣震樓器的。面對屢屢出現的下水道堵塞,有自己改造自己家下水管道的。不一而足,人民群眾的創造能力是無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