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出現了哪些爆款綜藝?

愛看影視綜的小丸子


《我家那閨女》;節目內容其實還可以,展現了很真實的一面,有嘻嘻哈哈的笑,也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感人事情講述。只是希望,節目內容設計上可以多角度一點,不要老盯著婚姻這方面,還可以聊工作、父母相處等等方面的問題。

《我家那閨女》

湖南衛視推出的中國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由湖南衛視節目中心製作,節目主持人為李維嘉、大張偉、劉欣然等,節目共12期

《我家那閨女》是湖南衛視製作的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是《我家那小子》的升級之作。

該節目於2019年1月5日每週六22:00在湖南衛視首播。

《聲臨其境第2季》

這是由湖南衛視播出的原創聲音魅力競演秀,由王凱擔任主持人,張國立、張鐵林、王剛擔任點評嘉賓。節目以臺詞和配音為切入點,每期邀請四組臺詞功底深厚或是聲音動聽的演員同臺競聲,通過臺詞功底、配音實力和互動

檔的比拼,不見其人,只聞其聲,純聲較量。

節目每期設置“經典之聲”、“魔力之聲”和“聲音大秀”三個環節,競演嘉賓呈現的配音片段包括近年熱播的仙俠奇幻劇、經典好萊塢商業片,動畫片乃至人氣網絡遊戲。

節目於2019年1月25日起每週五20:10在湖南衛視首播。

《妻子的浪漫旅行》

這是由芒果TV自制的夫妻觀察治癒節目。該節目特別安排丈夫定製浪漫之旅的有趣設定,即丈夫依據對妻子的瞭解,為妻子獨家定製專屬的旅行方案,並在棚內遠程觀察妻子的旅程來達到治癒彼此的目的。

《王牌對王牌第四季》;算是王牌的忠實觀眾了,每一季都認真的看過並且總是時不時的發出狼嚎般的笑聲!節目除了各種笑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總能把一些老戲骨齊聚一堂,共同回憶經典。這節目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每期請的嘉賓規模。百看不厭!

《王牌對王牌 第四季》《創造營2019》是2019年單年播放量最高的綜藝,如果單從播放量來看,就說某個綜藝節目是最火的,未免顯得有失偏頗,所以我們從播放量、社交平臺粉絲數、彈幕數、評論數四項指數來綜合起來看誰是實火。

從內容上看,2019年頭部綜藝節目幾乎清一色的真人秀,當然在此基礎上還會增加其他要素豐富節目內容,以此區別於其他節目。

含有遊戲、競技、歌舞等元素的節目比較受歡迎,一則是這些也是人們日常娛樂活動項目,二則是有衝突才有看點,無論是遊戲、歌舞、運動等都會產生比較,自然可以形成話題。

《明星大偵探》注重推理解謎,內容燒腦,能極大地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促使觀眾自覺帶入到屏幕外的“偵探”角色與明星們一起破解懸案;

《極限青春》以街頭運動滑板為核心,既有滑板圈內大咖匯聚、又有明星從0到1的“養成”,炫酷的極限運動,觀眾很難不被青春熱血所打動。


娛樂有星聞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極限挑戰》經過前期沉澱,通常有固定的忠實粉,但是任何節目都會面臨老觀眾審美疲勞,後來者不斷挑戰的問題,如果不能持續創新,保持對用戶吸引力,終將難逃魔咒。《極限挑戰》今年上半年就到了瓶頸期,在孫紅雷、黃渤、黃磊、張藝興、羅志祥、王迅組成的“極限天團”可謂是一度圈粉無數,第一季、第二季都保持在 9分以上的水平,雖然第三季、第四季口碑有所下降,但是基本也都在7分以上。但今年在總導演嚴敏和常駐MC孫紅雷、黃渤相繼離開後,《極限挑戰》第五季已經跌到4.4分,風光不再。

《奔跑吧》也是毫無新意,雖然常駐嘉賓大換血,但是也沒有擺脫撲街命運。根據百度指數,今年《奔跑吧》自4月26日開播以來,整體日均值達29112,而去年《奔跑吧》第二季播出期間,整體日均值達46133,可以說是一季不如一季。

《王牌對王牌4》,在前三季表現平平的情況下,第四季逆風翻盤,成為3月熱度最高的綜藝。該節目的遊戲環節和飛行嘉賓與前三季相比並無什麼變化,但賈玲和沈騰的加盟為節目注入了喜劇靈魂,讓節目在枯燥的遊戲中有了好笑的意義,觀眾對此大為受用。

《中國新說唱》火爆迴歸,前兩期的海選就已經吸足眼球,吳亦凡作為頂級的流量明星,給節目帶來大批量人氣,而節目中各路大神火藥味十足的battle也吸引了超高的收視和關注度。

另一檔街舞類節目《這就是街舞》第二季也收穫了滿滿好評,豆瓣9.4的高分比第一季的8.6分還高出一截。自帶流量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以及半個街舞圈大神的到來,讓節目更具看點,節目中隨時奉獻的炸裂作品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圈粉無數。根據百度指數,《中國新說唱》和《這就是街舞》熱度不相上下。

《嚮往的生活》、《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忘不了餐廳》等作為新興綜藝類型的代表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

綜藝節目的同質化和扎堆現象一直存在,大批競技類“快綜藝”過度追求戲劇衝突與矛盾而忽視了價值觀的塑造,陷入了審美疲勞和後續乏力的瓶頸,已經不能再吸引有更高精神文化需求的觀眾。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綜藝雖多,但觀眾買不買賬,關鍵還是要看內容好不好。暑期檔來臨,各大平臺紛紛開始上新一波綜藝,《心動的信號》《明日之子》《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暑期冠軍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綜藝1號線


19年各類綜藝層出不窮,但是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什麼爆款綜藝出來。

《極限挑戰》和《奔跑吧》收視不如以前。

各種選秀節目也都做到了第二季第三季,但是好像都不如第一季的熱度高。

芒果臺的《我家》系列,雖然部分收視不錯,但是也不到爆款的程度。

而各種情侶、夫妻、父女、職場類的觀察節目的雖然頻上熱搜,但是收視一般。

目前為止還沒看到19年的爆款節目,期待下半年吧


颸枬wang


爭奪C位的遊戲還在繼續,pick小哥哥的熱潮仍是粉絲圈層狂歡;說唱、樂隊、唱作、競演、美聲,音綜類型進一步細分;垂直品類繼續拓維,小眾文化探尋大眾化表達;情感觀察真人秀數量井噴,上半年已超越去年的總量,同質扎堆問題顯現;頭部綜藝衍生節目矩陣擴大,但商業價值依然有待發掘;網綜反哺臺綜藝,甚至出現趕超的態勢……這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市場呈現的整體特徵。

觀察類數量井噴,內容形態到達新拐點

儘管節目類型多元,但偶像養成和觀察類綜藝是兩大主力類型,【鋒芒智庫】曾對偶像養成類綜藝做過系列專題,在此不再過多贅言,將著力對於上半年的觀察類節目進行剖析。

2018年,從0檔到9檔,記錄並討論情感生活形態的觀察類綜藝數目激增,可以稱之為“異軍突起”。而到今年,Q1和Q2的綜藝已經播出了12檔觀察類綜藝。在觀察類節目數量不斷擴充之時,其節目形態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從觀察對象來看,逐漸從個體泛化到群體,從演藝明星擴散到更多領域的代表,比如《我家那小子》武大靖的加盟、《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傅園慧均有參與。《我家那小子》《女人有話說》這兩檔起步較早的觀察類綜藝,都是聚焦於單一性別的明星嘉賓日常生活的觀察。

從觀察者的身份來看,星素結合是重點,明星觀察視角成為引流關鍵,在明星被觀察對象時,大都以丈夫觀察妻子、父母觀察兒女為主,例如,“我家”系列節目,而在素人成為被觀察對象時,觀察室基本以明星藝人為主,例如早期《心動的信號》《戀夢空間》等,現在也成為了限童令政策下的另一重出路,比如聚焦二胎養成的《我們長大了》,觀察室皆是與節目中孩子無關的明星以及明星家人。

當明星處於不同的主體時,其功能不盡相同,對明星的表現側重點也有不同的訴求,《女人有話說》《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這一類節目中的明星藝人成為被觀察對象,而在《我們長大了》《心動的信號》當中的明星藝人則是要針對被觀察對象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在《我們長大了》當中,馬天宇和姐姐分享了獨屬於他們的特色家庭觀念。整體來說,前者是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所呈現的內容更有綜藝感,而後者則是分享個人觀點,為節目立意服務。

儘管觀察類節目元素在不斷升級,但主題內容無外乎聚焦於婚姻、戀愛、個人生活這些“家長裡短”的層面,在Q3湖南衛視還將推出《我家小兩口》這一聚焦戀人和新婚夫妻的層面,依然是家庭人際關係。實質上,這一系列綜藝主題內容的同質化已讓其到達了新的拐點,觀察真人秀需在觀察領域上拓荒,而非在節目數目上做增量。如今已行至2019年下半場,觀察類這一萌新進入拐點之後,將會出現何種變化,還待觀望。

如若說“窺一斑而知全豹”略顯誇張,但能夠肯定的是,觀察類綜藝作為今年上半年的一大主題,切實反映了所存在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將從綜藝行業全局的角度進行內容速評。

金字塔結構的內容層格局

縱觀2019年上半年綜藝市場,臺網綜藝依然是在選秀養成、音樂、電競、慢綜藝、情感觀察、文創節目、訪談、競技真人秀這些內容賽道上馳騁比拼,但在頭部、腰部、尾部的體量劃分之下,不同節目所產生的社會聲量和效益不盡相同。

1.偶像養成類

《青春有你》《以團之名》《創造營2019》相繼播出,求生欲滿滿的偶像養成類綜藝“造團”已成為了一大偽命題。節目“求生欲”體現在節目名稱口號、選手著裝髮色、表演內容形態等方方面面,但無論節目外在形態如何改變,這類節目本質依然是一場“以團之名”的“個人造星運動”,在當下的粉絲經濟之下,唯飯的存在讓“團魂”難以維繫,“團”本身似乎依然是偽命題。就以近期R1SE的《時尚芭莎》電子版雜誌來看,團封銷量僅佔總銷量的0.3%,單人銷量第一名是團封的50倍,單人銷量最後一名是團封的20倍,更像是聚眾薅粉絲羊毛的“造星運動”而已。

2.音樂類

一面“啃老”,一面“拓維”,是音樂類綜藝的現狀。從《歌手》2019到《中國新說唱》2019,都是在延續“綜N代”的品牌價值,而年初的《即刻電音》《這就是原創》到《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這一系列全新品類的音綜,正從泛眾到圈層由外向內地豐富著原創音樂節目內容形態。

3.慢綜藝

“一半經營,一半鄉村”是慢綜藝的基礎格局,《嚮往的生活》《哈哈農夫》同為聚焦鄉村生活,前者呈現的是“老友記”式的詩和遠方,後者呈現的是年輕人的“雞飛狗跳”,《小姐姐的花店》《大叔小館》則是分別以花店和燒烤店為載體,反應出兩種人生的追求形態。但客觀而言,除了《嚮往的生活》之外,其餘三檔節目,在尋求與大眾的情感共鳴上,出現了偏差,未曾觸及到大眾的癢點和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嚮往的生活》這檔鄉居型慢綜藝帶動人工智能產品創新植入,形成反差萌的營銷效果,成為上半年綜藝營銷新思路的最佳樣本。其實,在《星月私房話》當中也有獵豹機器人的植入,以主持人的身份來和藝人進行快問快答的互動,或因技術問題,整體呈現更像是慢問慢答,產品性能並未完全展現。隨著AI的全面運用,勢必會有更多的推廣需求,小度、天貓精靈、獵豹機器人先後皆在綜藝節目進行推廣,可以說是是一次實驗性與戰略性兼具的創意營銷。

4.競技真人秀

換血是今年競技真人秀的關鍵詞。以《奔跑吧》《極限挑戰》為首的競技真人秀在成員上都迎來了一次人員大換血,《極限挑戰5》從主創導演到嘉賓都有了變更,製作層面,嚴敏退出,施嘉寧接棒,孫紅雷、黃渤退出,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迪麗熱巴、岳雲鵬、雷佳音成為新一季的陣容。

而《奔跑吧3》原固定MC鄧超、陳赫、王祖藍、鹿晗因個人工作原因退出,新加入朱亞文、王彥霖、黃旭熙、宋雨琦,如今播出過半,隨著新嘉賓的融合度加強,觀眾從陌生到熟悉,也開始逐漸get到新嘉賓的閃光點。坦白講,競技真人秀的黃金時代不再,嘉賓的更換進行活血再造血,對於節目組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如今看來,兩檔節目都已“轉危為安”。

5.文化類

大火之後,歸於平淡,文化類綜藝亦未能逃脫這樣的宿命。曾經帶領文化綜藝走向巔峰的《朗讀者》的缺席讓文化綜藝版塊略顯失色,《見字如面》《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曉說》先後收官更是顯得上半年文化綜藝市場後半場偏於平淡,但在尾聲之時,看理想製作的《圓桌派》《一千零一夜》在優酷迴歸、《鄰家詩話》新形態節目出現,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文化綜藝這杯久衝之後的“淡茶”,仍是讓人喝著舒坦。

6.訪談類

訪談節目罕見納新,呈深度高端化趨勢。在大眾節目視野,一般都是《非常靜距離》《魯豫有約》《星月私房話》這三檔常規的訪談節目。在今年上半年,訪談類節目十分鮮見地納新,騰訊視頻推出了《理想者》《今晚九點見》,愛奇藝則上線了積壓許久的《立場》,這三檔節目共性在於都是深度高端的訪談,思想境界和人生感悟極為走心,高於一般浮於娛樂的訪談節目,對於大眾有很強的參照意義。

7.電競類

IG奪冠事件,讓“電競”一詞出圈。在此利好的環境之下,平臺方加碼將電競這一時新元素導入,為綜藝內容版塊活血。電競綜藝化、綜藝化電競是兩大內容發展方向。前者是今年的主要內容佈局方向,如職業電競真人秀《終極高手》是四位明星經理人作為引路人篩選出最優秀的選手成立戰隊,通過國家隊教練團隊設計的科學訓練體系方法以及電子競技職業聯賽現役優秀教練的幫助,最終的獲勝者將獲得登上KPL職業聯賽舞臺挑戰巔峰,但這一系列節目的試水市場反響一般,未能成功激活電競在綜藝市場的潛力。整體來看,在上半年,突破圈層進入大眾視野的垂類節目鮮少,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小眾圈層當中。

回顧上半年,養成爆冷,女性突圍,新偶像難造;音樂拓維,異軍突起,新爆款難覓;情感觀察,持續霸屏,新話題難產;電競試水,小眾圈層,新品類難推……行業全貌之下,所面臨的困難一一顯露,今年的下半場,綜藝內容產業勢必將帶著這些問題負重前行。

衍生節目獨立性、矩陣化凸顯,商業價值有待發掘

在以往的認知裡,衍生節目大都是從正片素材裡“撿漏”。比如,《我是歌手》系列的《我們的歌手》,《歌手2019》的《歌手的秘密》大都如此,但在今年上半年,頭部網綜衍生節目開始出現獨立化和矩陣化兩大趨勢。

衍生節目的獨立性體現在節目內容並非源於正片節目未用到的素材,而是在前期有目的地策劃和拍攝。以《我是唱作人》的衍生節目《開飯啦!唱作人》為例,這一衍生節目有一專門的錄製場景,節目內容是在每期節目錄制後,車澈和所有唱作人一起邊吃邊聊,一季節目皆是在這一單一場景下錄製,所呈現的模式極簡,所聊的內容是正片的衍生,但節目形態與正片是完全割裂。由於節目內容會閃回跟正片畫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完全可以當做美食類綜藝來看,在不觀看正片之下,單獨看衍生節目也能夠get到其中的內容點。

矩陣化這一特性則體現在,《青春有你》的《心動百秒》《青春藝能學院》,《以團之名》的《以團突擊日》《糰子營業中》《以團新生衝鴨》等。其中,《哈哈農夫》《創造營2019》《明日之子》這三檔節目做到了全周覆蓋,《明日之子》水晶時代衍生節目有《明日之子》表演直拍《明妹的日子》《明日之子評星全紀錄》《明日之子不打烊練習室》,《哈哈農夫》的衍生節目則有周日到週四播出《哈哈農夫養成記》,週六播出《哈哈農夫》特約版兩大內容,《創造營2019》則有《創有寶藏挖》《創造營宿舍日記》《大島日記》《創造營練習室》這幾大內容版塊。

隨著衍生節目內容矩陣的擴大化,一般正片節目由頭部的綜藝節目製作公司操刀,衍生節目則由腰部公司來操刀。比如,《明日之子》是由龍丹妮創辦的哇唧唧哇操刀,而衍生節目的製作過《拜託了冰箱》《口紅王子》《年味有FUN》等節目視鹽操刀,可以說,對於綜藝節目製作行業來說,這樣內容矩陣的打造,也給予了腰部節目製作公司上升空間。

從用戶運營角度而言,養成節目的關鍵在於用戶情感的孵化,平臺和節目賽制之間的互動性和強黏著,成功打開用戶的參與互動興趣,為學員帶來強大的流量和用戶,故而可以說節目的密集覆蓋是獲得用戶對於節目粘性、促進粉絲經濟的關鍵所在。另一層面,豐富會員權益,在拉新留存的同時提供了更多商業合作的載體,橫向增加植入空間,利於在多元場景與產品之間尋找共性進行場景化營銷。但目前的客觀情況是,空間尚且有餘,價值開發不足,還需在內容創作和宣發上持續加碼,以期吸引金主們的目光並取得品牌信任。

結語

無論是大眾綜藝還是圈層綜藝,最終都是以優質內容來俘獲觀眾,在上半年綜藝領域最驚喜的是《聲入人心》和梅溪湖36子帶領美聲出圈,並無縫連接上了《歌手》2019進一步大眾化;最感動的是《嚮往的生活》帶給了人與人之間真實相處所帶來的快樂與真誠;最驚訝的是《創造營2019》在海灘上集體拉練的感人時光……行至2019年下半場,綜藝市場站在行業的風口,還會帶來哪些“最”體驗呢?值得期待!


鋒芒智庫清娛


《我家的熊孩子》韓國版:洪真英姐妹兩個真的好有趣,歐尼超有才,學歷高,顏值高,身材好,還是個優秀高手🌟🌟🌟

《妻子的味道》韓國版:各種女婿和孃家人相處趣事,超級有趣,李女婿和愛人簡直搞笑擔當,笑到抽搐😂😂😂

《王牌對王牌》:超級搞笑,吃飯能噴出來的,超級推薦

《我最愛的女人們》:婆媳相處各種趣事🤔🤔🤔

《新生日記》:剛出的,想看,冒星星💕💕💕




狗蛋的柴爾德


《極限挑戰》經過前期沉澱,通常有固定的忠實粉,但是任何節目都會面臨老觀眾審美疲勞,後來者不斷挑戰的問題,如果不能持續創新,保持對用戶吸引力,終將難逃魔咒。《極限挑戰》今年上半年就到了瓶頸期,在孫紅雷、黃渤、黃磊、張藝興、羅志祥、王迅組成的“極限天團”可謂是一度圈粉無數,第一季、第二季都保持在 9分以上的水平,雖然第三季、第四季口碑有所下降,但是基本也都在7分以上。但今年在總導演嚴敏和常駐MC孫紅雷、黃渤相繼離開後,《極限挑戰》第五季已經跌到4.4分,風光不再。

《奔跑吧》也是毫無新意,雖然常駐嘉賓大換血,但是也沒有擺脫撲街命運。根據百度指數,今年《奔跑吧》自4月26日開播以來,整體日均值達29112,而去年《奔跑吧》第二季播出期間,整體日均值達46133,可以說是一季不如一季。

《王牌對王牌4》,在前三季表現平平的情況下,第四季逆風翻盤,成為3月熱度最高的綜藝。該節目的遊戲環節和飛行嘉賓與前三季相比並無什麼變化,但賈玲和沈騰的加盟為節目注入了喜劇靈魂,讓節目在枯燥的遊戲中有了好笑的意義,觀眾對此大為受用。

《中國新說唱》火爆迴歸,前兩期的海選就已經吸足眼球,吳亦凡作為頂級的流量明星,給節目帶來大批量人氣,而節目中各路大神火藥味十足的battle也吸引了超高的收視和關注度。

另一檔街舞類節目《這就是街舞》第二季也收穫了滿滿好評,豆瓣9.4的高分比第一季的8.6分還高出一截。自帶流量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以及半個街舞圈大神的到來,讓節目更具看點,節目中隨時奉獻的炸裂作品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圈粉無數。根據百度指數,《中國新說唱》和《這就是街舞》熱度不相上下。

《嚮往的生活》、《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忘不了餐廳》等作為新興綜藝類型的代表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

綜藝節目的同質化和扎堆現象一直存在,大批競技類“快綜藝”過度追求戲劇衝突與矛盾而忽視了價值觀的塑造,陷入了審美疲勞和後續乏力的瓶頸,已經不能再吸引有更高精神文化需求的觀眾。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綜藝雖多,但觀眾買不買賬,關鍵還是要看內容好不好。暑期檔來臨,各大平臺紛紛開始上新一波綜藝,《心動的信號》《明日之子》《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暑期冠軍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K不可休思


從民謠、嘻哈到電音等小眾音樂接連成為主流爆款,中國音樂綜藝市場似乎每年都會出現一個市場風口。 2019年夏天,愛奇藝、優酷兩大視頻網站不約而同推出“樂隊綜藝”——《樂隊的夏天》《一起樂隊吧》,似乎預示著下一個爆款——“樂隊綜藝年”的到來。 01 小眾圈層突圍 樂隊綜藝爆款基因凸顯 在一定時期內,綜藝市場會被特定的題材模式所佔領。 從《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為代表的戶外競技真人秀,《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慢綜藝爆款,《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引發全民pick狂潮的偶像成長綜藝風暴,再到近兩年《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小眾潮流垂直領域綜藝的大火,我們不難發現:某一時間段內,多個或同一平臺佈局的同一類型綜藝節目,很大幾率會出現“主流爆款” 。 毫無疑問,樂隊類綜藝目前擁有節目題材創新、大平臺全力主捧等特徵,與之前爆款題材有著相同誕生環境。 此前,國內也曾出現過2檔樂隊綜藝節目《中國樂隊》《超級樂隊》,分別出自江蘇衛視、央視音樂頻道。今年,愛奇藝、優酷紛紛看中這類對年輕人極具感染力的題材,年輕潮流與視頻網站的屬性有著天然契合點。 02 樂隊綜藝聚焦年輕潮流受眾 吸引品牌客戶 樂隊是各大音樂節的常客,線下音樂節的覆蓋人群主要是年輕人。極光大數據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音樂節票房增速增速超過40%,18~30歲宅人是音樂節主流消費群體。 近年來,線下演唱會、音樂節等數量、熱度持續攀升,線下音樂活動已經成為當下年輕群體的重要娛樂消費場景。瞄準這一趨勢,品牌自然要往年輕人扎堆的地方去。兼具“最會打廣告”以及聚焦年輕受眾這兩大特質,《樂隊的夏天》自然成為品牌贊助的焦點。同樣吸引年輕潮流群體,優酷《一起樂隊吧》還能打通阿里生態系統助力品牌提升知名度,品牌自然不會輕易錯過。 03 創新題材&優質製作團隊 助力樂隊綜藝破壁出圈 從國內目前推出的樂隊綜藝來看,節目形式均以樂隊競演PK為主,愛奇藝《樂隊的夏天》則在此基礎上融入了脫口秀元素。優酷即將推出的《一起樂隊吧》借鑑選秀元素,60位參賽樂手角逐4位樂手成團出道資格,更顯競賽魅力。 最近,韓國JTBC一檔樂隊綜藝 《Super Band》(超級樂隊)成功出圈,節目播出三期,豆瓣評分高達9.7分,口碑、討論度居高不下。該節目在節目模式上實現創新,以選秀模式組件樂隊,發掘擁有樂器演奏與創作實力的 “天才音樂人”組隊打造一支全球化的超級樂隊。 優質製作團隊入局,是樂隊綜藝出圈的另一大法寶。成功打造多個爆款的節目製作公司米未傳媒、燦星製作分別攜手愛奇藝、優酷兩大視頻網站,無疑為今年樂隊綜藝的發展注入了“強心針”。 中國樂隊會不會迎來屬於他們的夏天?樂隊綜藝能不能成功破壁出圈成為主流爆款?讓我們共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