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一套房,但朋友不讓買,說房子會掉價,我有點猶豫了,該怎麼辦?

煤氣罐會飛的


能問這個問題幾乎可以肯定這樣的人沒有主見也沒有自信!

剛需要明白自住的房子漲跌沒有一毛錢關係,我見過很多人購房款總是猶猶豫豫,自己明明很中意結果還要七大姑八大姨來看看,殊不知每個人家庭條件不一樣,眼光不一樣,要求不一樣哪裡能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也許一套中意的房子在猶猶豫豫當中就賣了。最久的一個看房應該有10年之久,最後在房價的高峰期實在沒折了買了一個以前他根本都不會瞧上眼的老舊小戶型高樓層房子,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相對便宜。不過這個價格以前可以買他中意的樓層,更寬大的房子。


隨夢飛揚38903728


我們小縣城,17年買小高層的,當時買的時候和老公鬧,自己堅持一個人從打工的城市回老家買房,當時買的3800,在別人看來房價真是高,今年同小區的在建高層都漲到5000了,當時我買的時候都說房價要跌,現在看看如果當時不賣,兩年掙的錢不夠房子漲的錢,白乾


理理63


不要聽別人的,自己認準了就買吧,不要猶豫了,現在房子你覺得它會掉價嗎?每年都是幾百幾千的長漲,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吧,

我小的時候我爸爸下苦力掙了有三十來萬塊錢,準備給我買一套房子,結果也是像你的朋友一樣有人說買房子在城裡有什麼用,沒有地,你一年住不住都得連錢把房子養著,所以不能買在城裡,在農村修一套房子多好,有地買菜不用錢,也不用交物業費。

然後我爸就聽信了他的話,在老家給修了一套房子花了30多萬,大概是零七年的時候,濟南市裡有的地方房價也才3000多,這錢差不多購買一套一百來平的房子了,

等我長大了以後結婚,女方要房子,然後在市裡的房價已經漲到一萬七八,買一套房子就要一兩百萬,你說要是那個時候我爸在城裡買房子了,現在我得多輕鬆,所以我建議你,不要聽你朋友的,要買就買吧。


薩達爾江寒


我大姐有四個兒女,二男二女,兩女早已婚嫁。姐姐、姐夫與兩個兒子同住自購的一套84平米的房子,現兩兒均單身。

大外甥曾於三十三歲時在這套房裡結婚,佔主臥室,姐夫姐姐住一間小屋,小外甥住一過道小小間。大外甥成婚約半年後,外甥媳婦不習慣大家庭生活,曾幾次與公婆提出分房住,要求公婆另買房或租房。姐夫堅決不同意,說房子是我買的,沒理由叫我們出去,你們自己出去買或租房住。後發展成激烈爭吵,無果,一年多一點的婚姻就此結束。其間,我曾兩次勸姐夫,還是要另買一套房,兩個外甥都已過三十,必須要分房,買一套二手房能即時住,你們搬出去或者交他們住,其時的二手房幾萬元就能買到,小外甥也贊同,可姐夫油鹽不進。需說明一點,此前兩個外甥的收入都全交給姐姐,個人無財務,連小外甥抽的煙都由姐姐買給。

自大外甥離異後,我年年都與姐夫談買房子的事,說房子關乎兩個外甥的終身大事,到了非買不可的地步了,越拖問題越大越麻煩。而姐夫幾乎都是用同一種理由回覆我,說國家很重視房地產調控,控制房價上漲,專家也說房子要降價,好多人說房子會大降價。無論我怎樣依理依據說房子不會降價、更不會大降,只會是連年上漲,他就是一根筋聽不進,我曾幾次找到好的房源要他買,他要麼說房子貴了,要麼說地段不好,看了好多就沒有他想要的,事後我猜想也許他是在等房子大降價。十幾年來,兩外甥都經人介紹談過不少對象,均因房子問題而擱淺。姐夫等啊盼啊,等盼來的是房子年年上漲,等到大外甥巳50、小外甥巳48,都單著。並且兩外甥已堅定明確的表示,不找了,一個人就這麼過。

我想說, 別等房價下降,是剛需儘早出手,等不起,別耽誤!


小健一我只能活成自己


14.5年前,朋友聊天無意中說,她姐姐想一起在南京玄武湖附近買個別墅,一家一半錢,當年年輕也直,就說有錢自己買,沒錢就算了,兩人買最後算誰的,你又老不在南京,給誰家買房子。後來她自己買了挨著的一套,貸款真的很辛苦,現在見面就說有遠見。


行走天下ing


買房是大事肯定需要聽聽親朋好友的建議什麼的,但房子買過來是自己住,也沒必要一定聽別人的說辭,自己看中了就不要猶豫,不要過了幾年後才來後悔當初。我有很多客戶15年就開始看房,途中看中了好幾套都因為親朋好友說什麼房價要跌了,買房要貨比三家,或是什麼周邊配套不好等一系列的說辭,搞到現在還沒有買到房,我每次給他們打電話都說後悔當初沒下定決心買下來。


大灣區資深房探湛智敏


看你自己的需求,剛需誰都不用管,就看自己的錢湊不湊手,16年夏天的時候,我買學區房時,邀我弟妹一起去,她說不想買,現在我家小孩都上了幾年學了,又說想把小孩轉過去,我買的小戶型的30多萬40不到就買下來了,她昨天才買的也是小戶型,快一百萬才買下來,就相差3年不到。她的房子跟我的房子,位置差不多,她是中學的正對面,我家是在中學的旁邊,她家去中學估計是3分鐘,我家要4分鐘,一分鐘的路程,相差幾十萬。


用戶娟娟愛看書


給你說說我自己的例子。

本來有套住房,就是位置偏點。所以想給孩子買個學區的房子,當時孩子才一歲多,家裡人和朋友都說“孩子小著什麼急,現在正是你們用錢的時候,現在買完你們壓力多大啊!”

開始我還真猶豫了,一是學區房單價太貴、總價高,二是買後經濟壓力會比較大,三是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市場。

但是最後覺得不買就是不成,都打算賣掉現有的房子買,然後就是到處看房,研究各種學區好壞,地理環境位置,房型年代。一頓折騰。

最後決定一個老小區,二樓,三室的,房子面積大,能滿足家裡老人孩子多人生活的要求。而且均價低,因為都是奔著學區去的,房子面積大的,總價高,買的人就少,小的總價低,買的人就會多些,但是均價就上去了。我想的是,到時需要在學校附近住,孩子上學方便,大房子合算。叫來老婆一起看,本來不太願意一起看,但在我不斷介紹各種好處的情況下也就默認這次買房行動了。而且我說房子寫你名,哈哈,老婆就再沒埋怨。

談判一上午,價格差五千,當時就是想再多砍價五千自己週轉,現在想來真好笑,為什麼?因為,我們說回家考慮下,就是打算殺殺價,可是第二天早上打電話讓再便宜兩千吧,因為還是很滿意這套房子,結果昨天下午又來一家看房的,房主就給賣了……欲哭無淚啊,就這樣看好的大房子沒買上。

本來心灰意冷,打算再緩緩,過段時間再找找,這時中介說有個高層比較新的住宅去不去看看,一問價格貴了小十萬,遠遠超出預算了,本來要拒絕的,但是中介說還是去看看吧,也算知道下各小區行情了,想想也是,看看也不要錢就去了。

28樓,不是頂,風景好,客廳窗外是公園,倆臥室一看山一看海,兩室一廳,南北通透,房型方正,傢俱家電雖然有五年多了,但是都是品牌的,裝修也不過時,下樓就是重點小學。缺點就是房子小了點,總價貴超預算。本來老婆說啥不看這麼貴的,還小,但是我說看了絕不後悔,嘟嘟囔囔跟我去了,到了後也是走不動道了,喜歡的不的了。

最後我們商量咬咬牙,東拼西湊,把這套房子買了下來,第二天就給出租出去補貼家用,因為小區較好,租金也比較高,出租也快。三年就差不多把多花的錢賺回來了。

等孩子要上學前,房子重新翻修下就搬進去住了,住進去覺得美美滴。

對了,搬進去住前,房價翻出一倍多了,家人和朋友都誇我很明智,哈哈。



該減肥了


我一零年在我們縣城買的房子:那是房價三千左右一平;我也木有多想:就是覺得物價上漲太快:買套房子放在哪裡:當時也有很多朋友說我:農村人又不住市裡:花那些錢買房子幹什麼呢?我也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隨著房價上漲現在我的房子一萬塊錢一平:還是那些朋友又對我翹大拇指說我有眼光:現在十年過去了,我有能力買了第二套房子:所以啊錢該花就花:如果人人都知道房子漲錢:都買了房子:那房子現在就不值錢了?


如夢


看中了自已覺得合適就買,不管什麼時候買房子都不虧的。說說我買房的事吧。2005年3月份,我出差路過省城,我是早上到的,傍晚的飛機,當中有幾個小時,我就在火車站附近一路逛,售樓部小姐帶我去實地看,那是一座處在十字路口的單身公寓,一平4000元,40平方,總價十六萬,首付百分三十,當時第一期開放商只拿北向的房子出來賣,而且也就剩幾套了,我當時登上十七層一看,不遠處有一條河,河邊是路邊公園,遠處能看到一座山,我一看挺喜歡的,當時也不知道什麼公攤,就定下要了,但是手上一分錢都沒有,有一筆錢也要過兩個月,還是找朋友借了兩萬交了定金,等我出差半個月回來,才把首付交了。後來我告訴在省城的同學,他說我買虧了,公攤太大了。到了2011年女兒大學畢業在省城工作,我們一家人在市中心逛的時候看到一個樓盤在售,一平7000元,位置很好,我很想買,老公一直反對,所以沒買,2012、2013房價象坐電梯一樣往上漲,市中心已經20000了,我不顧老公反對在郊區買了一套100平的房子,一平10000,原來的單身公寓以一平將近16000賣了,到了2018年郊區的房子一平已經20000了,原來那單身公寓一平都達到35000了,現在房價有所降落,但還是比原來高很多。而我那個左顧右盼的同學,在我買房後好幾年才買到房子,房價早就翻一番了。所以我覺得不管什麼時候買房子都是越早越好,能買中心一定要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