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紀元紀元前簡史


點擊上方藍字可以訂閱哦


永恆的亂紀元


亂紀元26年,距離紀元前的很多歷史事件並不遙遠。然而當翻閱那些紀元前的資料時,現在的年輕人卻有著彷彿在旁觀著另一個異質文明甚至是外星文明的感覺。


亂紀元這個概念本身,據那些紀元前遺留下來的考古學家說,是紀元前一個叫劉慈欣的作家在小說《三體》中創造的一個概念。在他構建的三體世界中,外星生命三體人所生活的三體星系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星系。在三體星系中,唯一的行星三體星在這個星系中的運動是極其不規則的。這顆行星作不規則運動的時期就稱作亂紀元。但偶爾,三體星也會有短暫的,看似具有簡單規則的運動,那個短暫的黃金時期就稱作恆紀元。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感到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那個短暫的所謂的黃金時期會被稱為恆紀元。它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短紀元,比如快紀元,但就是沒有理由叫做恆紀元啊。誰不知道呢,混亂和無規律才是永恆的規律,不斷地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事情。只有不斷變化的亂紀元,才應該是叫做恆紀元啊!


據說以前有一個以色列歷史學家赫拉利說:“21世紀沒有穩定這回事,如果你想要穩定的身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價值觀,那你就會被時代拋棄!”。這個話真的讓人困惑,難以理解,真不應該是一個歷史學家嘴裡說出來的啊。誰不知道呢,每個人都有著眾多的身份,而任務每天都在變的啊。任務發佈站有無數的任務,你只需要隨便選一個,在虛擬操作檯上看幾眼,就算完成任務了啊。一個歷史學家卻要說一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真的是難以理解的紀元前人類啊!


幼稚可笑的紀元前人類


不過也說不定,紀元前的人類就是這麼天真幼稚。據說他們相信和平與發展是永恆的主題,認為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認為公平與正義是世界的規則。這真的就和他們更早的先輩相信太陽繞著地球轉一樣的幼稚可笑啊!多麼主觀的紀元前人類啊!


那個時代的無知人類總是關注著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卻看不見全球生態環境正在進行著看似緩慢但不可逆轉的加速變化。在50年的時間裡,全球氣溫逐漸變暖,南北極的冰川不斷融化,海平面在上升,南太平洋上美麗的島國逐漸消失,珍稀動物企鵝與北極熊大批死亡。極端氣候災害越來越常見,地震海嘯頻發,熱帶風暴肆虐。人類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到細菌與病毒避無可避的領地,原始森林中和南極冰蓋下古老的細菌與病毒不斷釋放出來,他們所造成的新疫情將會與人類社會長期共存。當人類的的新航線跨過北極點之時,當他們從上帝的視角俯覽北極殘存的寥寥無幾的冰塊之時,他們忘了未知的病毒和風險也正在從深淵中凝視著他們。


那個時代全球的領導組織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蘇聯已於九十年代初煙消雲散,繼承者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上每每心有餘而力不足。擁抱西方的美好願景與多次嘗試又被無情的國際政治現實所擊碎,而不得不發揮雙頭鷹的文化傳統,向東方尋求與中國的抱團取暖。在亂紀元元年開始的石油危機中,俄羅斯的底氣一方面來源於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中國的長期石油採購協議。於是乎,沙特與俄羅斯貌似互為對手互相爭鬥,實際上醉翁之意在於美國的頁岩油。


當時的英法和其所處的歐洲已陷入長期衰退,歐債危機的實質是經濟體內部生產與消費的長期不均衡,它的直接原因是統一的金融貨幣政策與不統一的財政稅收政策的衝突,它的根本原因是“統一的歐洲”這個偉大夢想難以超越現實的社會與文化的隔閡。因為這個隔閡又是來源於這兩千年以來的地理上破碎的的歐洲所形成的破碎的歷史和文化傳統。


歐盟發展的舉步維艱反證了長期以來被忽視和誤解了的中國大一統文化傳統的巨大價值。中國自秦漢以來的大一統帝國所形成的統一的社會與文化,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西方文化為主導的社會變革思潮中,一度是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詞。似乎是這樣的大一統觀念和文化導致了中國古代的超穩定結構,阻礙了中國近代的現代化嘗試,並損害了中國人科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似乎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一個框,所有的不幸都能夠從中找出根源。直到亂紀元的到來,那是一個民族與宗教矛盾齊飛,分離與分裂勢力一色的時代,中國大一統文化的正面價值才越來越被人類所深刻認識。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在亂紀元中逐漸被中國人與全世界人民所共知。在亂紀元元年發生的冠狀病毒疫情當中,不屈不撓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指引著人類克服艱難抵抗疫情,而相比之下,有些弱勢文明則放任自流和舉手投降。在物質生產和物質需求的矛盾已初步解決之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間內在精神與文化心理狀態的差異將決定著今後的世界競爭格局。對於這樣一個有著5000年不斷抗爭歷史的中華民族來說,多難興邦是真知灼見,不能將其摧毀的,必定會使其更加堅強。而對於一些投機取巧,兩面三刀巧取豪奪的民族來說,大難臨頭之時,唯有各自逃命躲避。整個社會的文化共識和組織力在亂紀元中是中華文明強大競爭力的基礎。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成為了唯一的超級霸權。還沒有從狂喜中平靜下來,就大意的陷入了與中東強人薩達姆和恐怖主義頭目本拉登之間的沒完沒了的戰爭泥潭,在這之後,又是與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戰爭。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當軍事上所向無敵的時候,外交就純粹是浪費口舌。於是,二十多年裡,美國花了十幾萬億的軍費在世界各地,成就了窮兵黷武的霸權形象,也成就了腦滿腸肥的軍工集團。


西方文明的崩潰


時間來到2017年1月20日,毫無從政經驗的商人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三天之後,特朗普正式宣佈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而這一協定,是美國日本和眾多夥伴國家花了7年時間才取得的成果,是以奧巴馬為代表的美國傳統精英階層在世貿組織之外以價值觀劃線所拉的小群,是對付中國不斷增長的國際貿易實力的利器。短視的特朗普從此贏得了川建國的美名。


從此之後,共和黨與民主黨的爭鬥,重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而壯觀的唐朝末期牛李黨爭和明朝末期的閹黨和東林黨的歷史故事,為美國短暫的歷史補上了缺失的重要一課。直到亂紀元元年的冠狀病毒疫情開始時,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還在把疫情爆發描述為民主黨的新騙局。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從歷史書上都看到了。疫情危機全球蔓延重創服務業和製造業產業鏈,石油危機引起全球股市大跌多次熔斷,而後來進一步引發的債券市場的危機那才是驚濤駭浪。華爾街和互聯網公司的天才們合謀,用高槓杆的資金和低利率的債券自導自演的超級大牛市就此終結。但這並不是終點,而只是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崩潰的起點。


西方文明的崩潰從理論上並不難預測和證明,難的是將這一觀點大聲的說出來。好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他的名著《大外交》一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世界每隔百年會出現一個新的全球大國。似乎就是為這一情況所作的最好的註腳。


中華文明的重新崛起


中華文明的重新崛起的過程,似乎真正的驗證了天選之子的古老傳說。在十八十九世紀開始明顯衰落了的中華文明,自二十世紀民國和共和國的相繼成立開啟了復興的進程。即使是在發展的似乎並不那麼順利的二十世紀前幾十年,也保全了歷史上的大部分疆域,實現了人口的增長,成功渡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危機,贏得了安理會的席位,打下了獨立的工業基礎,實現了高科技軍工項目的突破,闖進了擁核俱樂部,並以一種近乎天方夜譚的方式消解了五千年文化傳統遺留下來的過於沉重的文化包袱。而這幾點,每一點都是隔壁的繼承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巨量財產的幸運鄰居所難以企及的。


憑藉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和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東風,中國的發展一次又一次的準確抓住了珍貴無比的國際戰略機遇期,在短短40年時間裡,GDP總量從不到美國的3%突飛猛進到10%,直到超過美國的60%。而軍事實力經過了痛苦的自我犧牲導致的衰退期之後,也在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和輕重工業體系均衡發展之時,不斷的迅速突飛猛進,逐漸縮小代際差,成為無論誰都不可輕視的對手。


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的全球收縮戰略已成為現實,而有資格取而代之的唯有中國。雖然中國當時還沒有做好準備以填補這一迅速到來的權利真空,雖然這一政治經濟與軍事實力此消彼長,互相替代的過程將有可能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但這一趨勢的明確方向已經很難改變了。


這一歷史過程必然帶來的是原有國際秩序與規則的改寫,而這個過程必然伴隨著劇烈的衝突與動盪。在這一過程當中,經濟全球化與科技跨國合作將遭遇重大挫折。國際貿易量逐步下滑,科技合作變得越來越難以開展。全球性的社會與文化的矛盾衝突在經濟全球化的高歌猛進停止之後,越來越成為不可忽視的現實。


亨廷頓所預言的文明的衝突理論也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解讀世界現實的理論依據。福山的歷史終結的觀點,已被現實世界的發展證明了其過於簡單與天真。


天鵝本該是黑色的


歷史又重新開始了,那是亂紀元的開始。亂紀元時代的標誌是天空飛滿了黑天鵝,以至於人們認為天鵝本該就是黑色的。


正如紀元前的一部預言電影《黑客帝國》在片尾所說:


”我不是來告訴你們一切將如何結束,我是來告訴你們一切將怎樣開始。”

”我們會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沒有規矩和控制,沒有國界或界限,一個萬事皆有可能的世界。(A world where anything is possible)”


亂紀元時代是無人見過的彼岸花,是戰國時期的咸陽城,是美國西部的淘金熱,是民國初年的上海灘,是群雄逐鹿的大舞臺,是讓人激動到窒息的夢想發生之地。


你愛它或是恨它,與它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