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一篇文章或者是遊記?

12田果果11


首先,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個好的靈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題。比如旅遊吸引讀者的就是旅遊攻略、旅遊路線、旅遊景點、旅遊費用等。

其次,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個好的時機與地位。對於讀者來說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位知心朋友,要知道你所寫的東西是否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是否可以解答讀寫心中的疑惑。

最後,一篇好的文章要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最好能有自己的親身經歷,如果是遊記最好能有好的照片,好的攻略與保障措施。

當然,不管什麼樣的文章,畢竟只是紙上談兵,要想得到真正有利於自身的答案,就去實踐吧!


梔落等風


寫遊記是為了什麼?

為了讓別人直觀感受到路途中奇奇怪怪的經歷,從而感嘆你的路途驚心動魄。俗話說得好: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第一:代入感很重要,要多站在第一人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表達內心的直接想法,多製造懸疑感,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對話。

例:有一次晚上12點多,我打算睡路邊的長椅,過了一會兒旁邊椅子來了一位大叔,就是身形消瘦眼神猥瑣,眼珠紅紅彷彿帶血絲的那種,我以為可能是小偷吧,於是觀察了一會,主動坐過去熱情的遞了一支菸,試探一下,想聽聽他會說些什麼。

結果他很可憐我的表情瞪著我,問我晚上要睡這兒?我說對啊(心裡想要是你也睡這兒我可能會睡不著)他說你不是這兒的人吧,我眼睛一抖,感覺下面的談話可能會有收穫。他說你這個樣子的人又帶著兩個揹包,睡大橋路邊,晚上二三點肯定會有人轉到你這兒,轉上幾圈,等你明天醒了,褲子都找不著!他一臉事態嚴重的繼續說:哭著借錢買票的我見的不是一個兩個了!還有那……

我一臉懵逼(還有點小興奮),連忙再遞一支菸,他頗認真推著手,一直還,說有有有,我很真誠堅持給他,然後問了很多事,最後他推薦我去車站睡,他說那裡有監控還有便衣,他們不敢去那兒,但是要一定是裡面的候車室,用身份證就可以進去。

我滿臉崇拜,他是撿廢品的,也打過工幹不成受不了廠裡嚴,他淡定的說白天太曬,晚上出來撿,說了好多好多話然後掐了煙,就騎著三輪朝大橋方向走了,騎了幾下又回頭吆喝我:別不信!去車站!我超信好不好,超喜歡他,我都想追隨他撿幾天廢品了,當時聊天的時候喉嚨噎了一下,沒好意思說出口,想想明天還有一件事要辦,還是幹緊睡吧,我背上揹包,朝著車站慢慢走去了,,

我帶了單子,外面下雨就蓋上了,一夜溫暖,除了隔兩小時要醒一下……

第二:還是直觀的感受,而且描寫中要有有效的生活信息,和立體的人物形象,滿足聽者的獵奇心理。下一篇也是我的作品:

海南海口

貨船上

空調給力,空氣中裡飄蕩著絲絲涼氣。

江哥語重心長地說,出海捕魚不容易,常常一兩個月漂在海上。

我看著江哥傻笑“我倒一直都想出海,又怕又喜歡的那種。”

江哥無語。

“工資應該不錯吧?”

“一個月一萬多。”

我小眼睛閃閃發光,儘量不動聲色。

“好多船員靠岸就跑了哈哈,沒那麼簡單。”江哥直接接過話就笑了起來。

“很累?”

“當然。”

”有技術要求嗎,是那種拉網之類的體力活還是其他的?”

下面江哥的回答摻雜了大量閩南語,我聽不清楚,但大致意思跟我想的應該差不多。

“在船上就像與現代社會隔絕了一樣,整天對著十幾張臉。”江哥表情糾結,苦笑的臉上彷彿要擠出淚花,於是又重新抖擻了一下精神,慢慢對我說:“主要是女兒大了,家裡雜事很多,在外不方便。”

我戲謔地擠擠眼睛:“帶上老婆會好很多吧。”

”船上不讓上女人的……”

既然談及家事,我當然不必再對江哥太多謹慎,便頗有豪氣的說:“想著五尺男兒之身,什麼事做不得,便跑了出來,隨機漂泊,隨意走走了。”

這種浪漫主義的話,在現實主義面前,不過是小孩子的嚶嚶啼語。所以,更要說。

江哥遞我一支菸,我們相視而笑。少頃,加了微信,各自睡去。

最後,喜歡寫遊記的人大多有一定文筆基礎,我的文筆也不是很好,但是我喜歡記住旅途過程中細膩的人物對話,通過展示自己的心理,使讀者一步步身臨其境。

希望這種方式能讓你學到一點寫遊記和文章的套路!謝謝。




七七八八剪紙花


遊記是對旅行遊蹤、遊程、遊感敘述的一種文體,分記事遊記、議論遊記、科學遊記,抒情遊記等。

寫好一篇好的遊記要把握遊蹤、遊程、遊感這三大基本要素。同時要把握鮮明的時代特徵,表現較為深刻的社會意義;從切入點到描述要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體現出多樣的風格和豐富的語言技巧。

一、歸納旅程框架

最簡單的辦法將旅行看到的、感悟到亮點提取出來,進行歸納分類作為小標題,給遊記提煉前言和後記。深入思考,找出提升文章色彩的重點,思考邏輯深層次含義,一一標列出來,這樣一篇好的遊記框架就建起來了。

二、讓讀者讀爽

在搭起的框架中,由整體入局部添加內容,要做到內容一直在作者的控制之下,不要跑偏、頭重腳輕甚至爛尾。多想想讀者想看到什麼,渴望什麼,避免隨性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要有側重點,例如:歷史文化、民俗風情、還有軼事八卦。讓讀者通過你的遊記去了解這個原本不瞭解的地方,這樣讀起來才爽。

三、注重細節採風

遊記有整體的結構也有細節的突出。發掘旅程的亮點,在遊記裡放大,如特殊的經歷、有故事、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尋找旅行的主題,例如:季節和節慶、畢業旅行、美食、戶外歷史、自然文化等等。最簡單的就是記錄一路的趣聞、趣事,善於觀察,善於總結,避免只以景點為中心,顯得懶散。

四、配圖要美

配圖要清晰避免雜亂,觸動讀者第一感官;注重背景搭配,體現主題之美;要招搖讓大家記住,招搖就是顏色儘量選擇飽和度高的顏色鮮豔的圖片,這樣才能在第一眼抓住用戶的眼球!要具有和諧的美,圖片的色彩、風格、大小一定保持統一,這樣文章給人的體驗會比較好。


中山谷zsj


巴蘭基亞一大清早停了電,僅有的風扇也停止了轟鳴,我穿上內褲和背心,從火爐裡逃了出來,寫作,寫作會讓人絕望,一種冰冷的感覺,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

如何寫好一篇遊記呢?

太熱了,不鋪墊了,開門見山,好風如水。

1)吐槽,吐槽自己,吐槽一切,把別人的快樂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像《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是不是看名字就覺得挺好看的?或是看看卡夫卡的開頭吧:“一定是有人誣陷了約瑟夫•K,因為一天早上,他沒有犯什麼錯,就被捕了。 ”

不再舉例了,再舉這文章就又長又臭了,還是儘量停留在只是“臭”的份上吧。

實在感興趣,可以去翻翻比爾布萊森,JK傑羅姆以及保羅索魯的遊記,還有VS奈保爾的印度三部曲,刻薄程度和難度次第增加。

2)少概括,講故事,留給讀者去判斷。

看看以下兩個版本,就會明白了。

#他這人很不靠譜,幹過國家電臺主播,航空公司公關,全是瞎搞,但是好玩。

#十八歲那年,他在國家電臺當主播,節目中隨口胡謅了幾句,被一個愛吃醋的丈夫聽成給他妻子打暗號,提著槍在街角埋伏。

後來,總統府一次正式活動,兩位耶拉絲總統的名字被他弄混了,顛來倒去地叫了半天。

再後來,身為公共關係專家,他卻在慈善會上放錯了電影。原本應向社會上廣發善心的太太們播放一部反映孤兒生活的紀錄片,卻被他放成一部修女與士兵亂搞一氣,還有個漂亮的名字叫《種植橙樹》的色情片。

此外,他還在航空公司做過公關部主任,後來那間公司在最後一架飛機墜毀後關門大吉。他工作的時間都花在認屍、通報死者家屬、接待媒體上。家屬毫無思想準備,本以為喜事臨頭,開門一見是他,慘叫一聲倒地。——馬爾克斯《我的朋友穆蒂斯》。

3)上街,濃縮。

實在不知道怎麼寫,就找一個最熱鬧的街道,來回走幾趟,找個臨街的小酒館,坐下來,看本地的日報,跟當地人搭訕。然後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東西全部寫下來,再濃縮成一兩個最能表達你感受的場景。就算沒寫出滿意的,那也是不錯的練習。

譬如我第一天到紐約的感受:

“從華爾街走到中央公園,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戴著墨鏡遛狗的女人,花花綠綠的熱狗攤,穿著比基尼在草地上看書的女孩,冒著白氣的井蓋,喧囂不停的警笛聲喇叭聲,魚腥味,大麻味,香水味,尿騷味以及金錢的味道,當然還有摩肩擦踵的各色人種以及小丑,街頭音樂家,翻跟斗的黑哥們,米老鼠,忍者龜,還有人群中你稍一停頓就能分到的一個“傻逼不會走路呀”的白眼。”(失敗案例)

4)口語化,像是跟你的朋友講故事那樣。

壞處是可能沒人誇你文采好,不對,這應該是好處。而更大的好處是,不容易裝逼,讀起來爽。

譬如老馬在《沒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裡的結尾,

“那這些天我們吃什麼?”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領子,使勁搖晃著。

“你說,吃什麼?”

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

“吃屎。”


俠客行麥味


我來回答。寫好文章或遊記,首先要在出發前對你要去的路線通過網絡等手段進行深入瞭解,對景區的歷史、傳說、必看的景點等熟記於心。遊記這種文體有三個要素:遊蹤、景點、觀感。突出這三個要素,才能算是一篇內容充實的遊記。怎樣落實這三個要素呢?遊蹤就是遊記的線索,也就是遊覽的順序,就是按照遊覽的順序描寫景物。寫好景點的前提是觀察。觀察景點,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定點觀察,站在某一處進行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四周的觀察。二是移步換景,就是隨著自己遊覽的順序,一處一處地進行觀察。觀感就是觀察景物後的感受。對於重點景點、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他們的位置、大小、顏色、形狀、靜態、動態等。運用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寫出自己的心情、感想。






光影藝術


首先我們要區別“遊記”和“攻略”兩個概念,是不同的概念。

遊記是旅行紀實,主要是詳細記錄自己旅行過程中的見聞與經歷,抒發自己過程中的感受與啟發,主視角為第一人稱敘事(也不排除部分遊記採用第三人稱,但其實也是作者自己的經歷)。

而攻略是通過綜合自己旅行前所參考的他人攻略和自己實地旅行過程中總結的經歷經驗、啟發教訓,形成的描述性文章,主要是介紹旅行目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名勝景點,也有部分攻略涉及交通購物貼士、美食住宿推薦、安全說明甚至自駕路線等等,這些內容嚴格的說都應該算作攻略。

遊記的讀者主要為未來回憶起這趟旅行時的自己、自己的親朋好友,因為遊記一般會很長,大部分人也沒這個耐心和必要看完。攻略的讀者面就要廣很多,這就需要保證攻略信息的精準傳遞,不能寫得太長。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遊記撰寫者都會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包括我自己。比較友好的做法就是在遊記的最後會附上攻略部分,比如美食、住宿、交通、景點、安全、自駕和一些雜七雜八的tips等等,把攻略集中在此,便於有需要的讀者查看。而遊記最大的優勢就是圖片。因為如果一篇攻略只放圖片和乾貨,而不進行描述的話,就顯得有些奇怪。這樣結合起來之後,讀者可以通過看遊記中的圖和最後的攻略部分,獲取最核心的需求。所以在我看來,遊記的撰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圖文並茂,最好在最開頭有個視頻。剪遊記視頻需要有素材,所以在旅行的時候別光拍照,可以嘗試彔彔視頻。現階段大家對視頻的興趣比照片更高。退一萬步講,剪好的視頻,到後面自己觀看時,會更加生動有趣呢。另外,在遊記中間,要大量穿插照片,尤其是風景照(當然如果想秀恩愛和拍照技術也可以放人物寫真,這樣甚至能提供拍攝技巧),這樣能夠大大增加可讀性。通篇是文字的遊記,反正我是不會去碰。

2、要有邏輯,不論是按景點的邏輯,還是按遊覽時間順序,都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有邏輯,否則別人看起來會很亂,看著比玩著還累,自然是沒興趣看下去了。另外一個與要有邏輯對應的就是要分段,擬小標題。要是隻有一個大標題,我也不會去看。太累。

3、描述具體,涉及到旅行中的關鍵環節,或景點的關鍵信息,一定要描述具體,這樣才能精準傳遞消息,這個在最後的攻略部分更能集中體現。當然,遊記描述越具體,未來回憶的時候,也會更清晰。

4、詳略有別,要是旅行中的所有大小事都列出來,那就成了一篇流水賬,所以好的遊記要有詳有略,自己體驗好、感興趣、想推薦的部分寫的多一些,反則反之。如果完全與旅行無關的細節,直接不提也可以。

我的看法主要就是以上幾點啦,歡迎大家補充探討~另外就是需要注意一點,如果初期流量很小,很可能會出現費盡心力與時間寫完的遊記,沒幾個人看(比如現在的我hhh),這時候不必氣餒,寫遊記主要還是整理自己的旅行,挑選照片,記錄經歷,寫給未來的自己,和一同的旅伴。剛開始沒有好的品牌,確實很容易沒有閱讀量。不是沒人讀,是沒人知道。所以不用氣餒,用心寫,總會有所收穫。[呲牙]

附上我在馬蜂窩上發表的西班牙、土耳其和泰國遊記攻略,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前往查看~

西班牙:http://www.mafengwo.cn/i/18848380.html

土耳其:http://www.mafengwo.cn/i/18210868.html

泰國:http://www.mafengwo.cn/i/11905770.html

泰國2:http://www.mafengwo.cn/i/10736246.html





鐵人青的小心心


寫好一篇文章或者遊記首先需要自己真實的感受過這個事情或者地方

寫好一篇文章千萬不能出現錯別字,這樣很容易毀了這篇文章

文章整體規劃是怎麼鋪開的,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綱

寫好一篇文章開頭與結尾是很重要的

同樣好的情節和標題也是很吸引人的

我感覺寫遊記就比文章簡單多了

寫遊記只需要把自己所見所聞趣事感情融入進去就可以寫出很好的旅行筆記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烈酒愛人


烈酒愛人


我個人覺得,寫東西首先是自己真的有感而發,真誠地寫,而不是學生作文那樣,為了交待而去做。遊記可以將一下好看的景點、好的經驗推薦給讀者,也可以將有趣的、難忘的經歷記錄下來,甚至也可以將教訓作為主題,警醒別人。要有主題風格,切忌諱泛泛而談和流水賬。


sarahqin


讓你自己親身融入到某些個環境和情境中,認真地體會,全情地投入其中,之後吐露心聲,把你內心裡最真實地感受一點一點描繪出來,相信一定可以打動他人的。


天涯物語


個人拙見如下:

圖文並茂

大約在100-200字之間就要插入美觀的圖片,首先緩解讀者的閱讀疲勞,其次也可以更直觀的對文字部分進行補充。尤其是重要的打卡點、岔路口、地標性景觀更需要有圖片補充。

內容真實

儘量少引用神話、傳說等故事情節,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的角度,寫下自己真實的感受。涉及相關數據的環節,一定要詢問清、查詢準,要有數據依靠,切忌亂寫亂編。例如行車公里數據就特別需要真實可靠。

亮點突出

一個地方無論多美,一天的行程無論多豐富,總是有讓人記憶最深刻的2-3個點,而這2-3個亮點也就是本地或者本日的旅行精華。所以一定要突出且不宜過多,多了讀者記不住,參考價值也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