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01 孔子——為人之道

孔子在為人上最大的主張,是做人要做君子。“君子”一詞在《論語》中出現了一百多次。

君子有四大修養:

自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遇到問題先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隻知責備別人。

克己——“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的慾望和不正確的言行,自覺遵守操守和規矩。

慎獨——“君子慎其獨也”,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和地方,也能保持表裡如一的操守、品格和儀態。

寬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凡事要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02 老子——處事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最後一句。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於是立足不敗之地。

“上善若水”,人皆取上,水獨居下,而能奔流向前,終至成海。將自己放低,才能與世無爭,於是廣收厚積。

“不爭”在《道德經》裡出現頻繁,偶爾也作“不諍”,或許代表老子對人們最表淺的要求,即語言上的不爭執、不爭辯。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養,在說話尤其容易的當下,學會閉嘴是門學問。

03 莊子——養性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養性貴在平易恬淡。《莊子》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人一旦被私心掌控,就會失去正常人的心態,變得貪得無厭,就必然會傷身害命。

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態,減少私慾,那麼邪氣就不能侵入,就不會形勞精虧導致積累成疾。只有心地坦蕩,氣定神閒,以平常心態對待人生,知足常樂,才能益壽延年。

04 孟子——君臣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君怎樣待臣,臣就回報君什麼,一切上下級關係莫不如此,至今也仍然適用。

最好的上下級關係,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05 荀子——學習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學習之道可概括為七個方面。

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

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

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志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

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而摒棄一切雜念。

五是積: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06 孫子——韜略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韜略之道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歷史遺產之精華。韜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

07 管子——教練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教練不是知識訓練或者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拓展信念與視野的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練猶如一面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侷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教練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08 韓非子——統馭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制度為體,文化為魂”,帶你修煉六個方面的能量,幫你完成從攻城略地到運籌帷幄、從創業有成到基業長青的驚險一躍,成長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領袖。

09 鬼谷子——權謀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權謀,是指在爭奪、鞏固、發展權力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靈活應變的手段。

權力,是指能夠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的力量。

權力帶來財富、地位、榮耀。權謀天然地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它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唯一的原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謀的合理性取決於權謀的結果,即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也。

10 大學——修身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修身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過程。

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發展之道;

致知就是獲取知識,誠意就是赤誠、真誠、忠誠之心對待壹切事物;

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修為高深的人。

因此,修身的過程,就是探究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真誠地對待一切的過程,就是嚴個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的過程。

11 易經——天地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謂天地之道,也不過是自然法則。你若遵從了——便能遺世獨立,飄飄欲仙:返之則——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輪迴之苦,卻非人力所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註定,天意實屬難違。仔細想想,可也不就是這樣的麼?故,天地之道在於人心。

12 禪宗——死生之道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死生間觀節,細微處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生亦是另一個死的結束。故,生則生、死則死,豈能賴著不死或就是不生?故來之則應,去留無意,隨緣而行,不糾結、不著相。


中華智慧經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


佛法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

每日為你推送最暖心的智慧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