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衛健局“3+”模式築牢孕產婦防疫安全網

孕產婦和兒童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區衛健局緊繃母嬰安全弦,推行“3+”模式,全員宣傳,全程服務,全方位守護母嬰健康。

及時宣教,覆蓋“機構”+“孕產婦”

針對全區1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保工作人員,採用視頻、微信、QQ等方式進行線上技術培訓,及時傳達孕產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預防技術指南等最新要求,讓基層有章可循,依規服務。通過公眾號、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廣泛宣傳普及新冠肺炎孕產婦預防知識,開展疫情期間孕產婦保健及心理健康需求調查,引導孕產婦科學防“疫”、有序產檢。

疫情突如其來,線下孕教課程全面暫停。但是,這並未阻擋三井人民醫院婦產科的天使們為孕媽媽服務的腳步,為了讓她們宅在家中安心,感受到隔離不隔愛的暖心,享受到不間斷孕期服務的貼心,天使們把孕婦學校搬上網絡,利用微信群,開展了有聲有色、形式多樣的網上課堂,課程內容依舊豐富多彩(包括孕期監測、母乳餵養以及疫情期間的特殊防護、心理健康等)。

“各位孕媽媽們,新一期的課程又開始了,本期內容是:母乳餵養知識……”,甜甜的聲音從手機中傳來,產科護士長通過一條條暖心的微信語音,分享了母乳餵養知識,並針對哺乳中的常見問題一一舉例說明,課程精彩紛呈,內容繪聲繪色,孕媽們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課後,孕媽們踴躍參與,積極提問:“護士長,我家寶寶只吃奶瓶,擠出來的不愛喝,奶粉倒是挺能吃,怎麼辦?”“寶寶現在四個月了,可以加輔食嗎?”“我的奶水不夠寶寶喝,有什麼好辦法嗎?” ……面對新手媽媽們的問題,護士長耐心地一一解答,孕媽媽們收穫滿滿。

適時管理,填補“盲區”+“短板”

疫情期間,區衛健局組織安排全面排查疫情期間孕產婦行動軌跡,實施精準管理。對全區3017名在管孕產婦,逐一排查有無疫區接觸史、目前健康狀況等情況,重點加強外地返常孕產婦健康監測;對納入“四包一”管理的孕產婦,明確專人“一對一”開展孕期健康跟蹤指導服務。

“喂,您好!是魏村衛生院婦產科嗎?我是魏村疫情防控“四包一”的工作人員,在我們管控的人員中有一名孕婦,現居家隔離中,她強烈要求明日去醫院進行產檢,你們能否給予幫助?”2月21日下午,正準備下班的婦產科醫生繆文莉接到了來自魏村“四包一”工作人員的諮詢電話。放下電話,繆醫生立即聯繫孕婦本人,瞭解其具體訴求。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溝通,繆醫生得知,該孕婦現懷孕28周,妊娠風險評估為較高風險,前期產檢時發現血糖偏高,建議孕28周行糖耐量試驗,現在特別擔心居家隔離14天后就錯過檢查時間。

掌握此情況後,繆醫生隨即與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產科主任董麗萍聯繫,經董主任全面評估後,認為居家隔離期間去醫院的風險較大,建議待隔離期結束後再行檢查。繆醫生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孕婦,並進行心理疏導,指導其控制飲食,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

此後,繆醫生經常通過電話、微信與其溝通,待隔離解除後,及時安排至相應醫院進行檢查。告知檢查結果正常,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繆醫生表示,後續還會定期對其跟蹤隨訪,動態觀察其血糖變化。

除此之外,區衛健局還組織全面核查市級醫療機構門診孕情信息,實施分類管理。逐一核查疫情期間在市級醫療機構門診就診的187條孕情信息,分類分期開展孕產期健康管理工作。對其中的24名未建卡孕婦,由現居住地婦保醫生“點對點”聯繫,安排預約建卡,做好孕早期健康管理,確保不因疫情延誤孕婦建卡、產檢。

全面梳理在管孕產婦妊娠風險等級,實施分級管理。疫情期間全區在管孕產婦中妊娠風險評估為低風險的2011人,一般風險774人,較高及以上風險232人。全區上下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加強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實行全程跟蹤隨訪,動態管控。

全時服務,貫穿“產前”+“產後”

推行預約服務。針對常規產檢的孕婦,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精準預約服務,開設婦保門診專門通道,錯時錯鋒安排產檢,做到“一人一醫一診室”。

推行聯動服務。針對211名在疫情期間有產前篩查、糖耐量試驗等特定孕周檢查項目的孕婦,由各產檢機構主動對接,因人施策,精準安排產檢事宜。

推行轉診服務。針對臨產孕婦,結合全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病人疫情防控要求,提前宣傳告知,有序引導分流至符合條件的分娩機構。

推行在線服務。針對分娩出院的產婦,暫停非必須的入戶訪視,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在線諮詢和指導,保障基本的婦幼健康服務。

疫情無情,服務有情。河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通了“孕產婦專用諮詢熱線”,平均每天接聽諮詢電話30餘次,逐一給予專業的知識指導以及溫馨的心理疏導。對於重點人群,給予“線上線下”雙服務。

產婦李某某,孕期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婦保醫生陶建芳按照高危孕產婦管理規範定期跟蹤隨訪,指導合理飲食,控制血糖;產後因為疫情,雖然不能上門進行產後訪視,仍然電話進行訪視,建議控制飲食、監測血糖。到產後6周時,產婦到婦保門診進行體檢時,發現餐後1小時血糖為12.8mmol/L。經詳細詢問,瞭解到,該產婦孕期一直在婦幼醫院配食營養餐,血糖控制穩定,產後因疫情未能及時跟蹤治療,導致血糖升高、糖耐量異常,現已經達到前驅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陶醫生立即聯繫產婦所在轄區的健康管家徐寧,針對其特殊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健康教育計劃,督促她嚴格執行制定的飲食、運動計劃。

剛開始,效果不明顯,每天又需多次監測血糖,李某某陷入了焦慮中,整個人感覺很煩躁,入睡困難,導致奶水不足。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陶醫生與徐寧再次制定新的計劃,由徐寧堅持每天和她溝通,掌握其身體和心理狀況,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安慰,給予專業的營養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她的血糖慢慢地穩定了,心情也變得開朗了,奶水也充足了。

疫情期間,河海街道有在管產婦73人,由於不能上門產後訪視,分佈在8個社區的8個健康管家,一邊執行本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一邊心繫產婦,根據隨訪時間的要求一次不落的打電話詢問產婦和新生兒的情況,給予最專業的產後和新生兒的護理知識指導。由於疫情的特殊性,新手媽媽面對許多的問題不知所措,各個健康管家建立的產後寶媽群,這時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詢問的信息此起彼伏,健康管家只能利用工作間隙和晚上給予媽媽們逐一回復,解除她們的疑慮。此次疫情期間73名產婦電話訪視率100%,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疫情無情,但隔不開婦保科醫生對產婦的殷切關懷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