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今天跟大家推薦的書籍是《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作者是艾伯特-拉斯洛 • 巴拉巴西,他從大數據和複雜網絡的角度總結了成功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本書非常值得一讀,書中的內容和例子的角度與眾不同,跟大家做下推薦。



巴拉巴西成功第一定律 能力表現驅動成功,但當能力表現無法被衡量時,社會網絡驅動成功。


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學校並沒有使你優秀,你自己本身就足夠優秀!


於澤索關於網球運動員的發現表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能力表現驅動成功。大學生可測量的成績以其申請大學時的SAT分數和班級排名呈現出來,這些會決定他未來的成功。


但當研究人員關注那些未能被常春藤聯盟學校錄取的學生時,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中最不可預知的結論出現了。在諸如SAT分數和高中班級排名等所有衡量能力表現的指標中,決定學生畢業10年之後收入的關鍵因素不是他們所上的大學。長遠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是,你的孩子所申請的最好大學,即使他並沒有被錄取。也就是說,如果有位學生申請了哈佛大學,但被拒絕了,轉而上了東北大學,那他的成功與和他的SAT分數以及高中成績相近的哈佛大學畢業生不相上下。換句話說,決定你子女成功的是能力表現和抱負,即她認為自己能夠達到的目標。


數據顯示,非裔美國人、拉美裔以及其他比較弱勢的社會文化族群,包括第一代移民大學生,能上這些學校都會受益匪淺。


但如果你錯失了這些精英學校,比如你像丹尼爾一樣,成績優異,出身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儘管父母有些天真,你的前程還是大有希望的。


“成功第一定律”的最好詮釋:


能力表現驅動成功,但當能力表現無法被衡量時,社會網絡驅動成功。


藝術世界


從各種藝術品來看,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只需要遷居到紐約、倫敦,或者巴黎就可以了。不過有趣的是,我們的網絡圖顯示,成功憑靠的並不僅僅是地理位置。那些大名鼎鼎的展覽館主要在圈子內部交流,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安迪·沃霍爾曾是世界上銷售額最高的藝術家,他是第一個明白這個道理的:“作為一名藝術家,你若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設法將自己的作品在優秀的美術館展示。


對於成功,藝術界有一個共生關係。正如我們所見的一樣,成功本質上是一個回饋環,美術館通過收展名家的作品為自己贏得聲譽,而藝術大家又通過在著名美術館展出作品而獲得名望。一切都是套路,不是嗎?


一旦你成功了,所有與你的成功有關的利益方都會竭力讓你的成功延續下去,這是藝術界骯髒而又公開的秘密。


當你在偏遠的地方工作時,很容易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但值得記住的是,社會網絡和職業網絡(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是決定所有人成功的要素。網絡中充滿了機遇,部分原因是網絡由許多強有力的樞紐節點,即那些非常善於建立關係的人串聯起來的,他們渴望利用自己的關係,去支持能夠產生價值的人和事;他們特別精於從社會組織中發現其他人往往會錯過的寶貴機會。因此,與他們建立聯繫吧。


記住,能力表現要靠機遇激活。我們需要重構習以為常的觀念,即向成功的頂峰攀登意味著要從山腳開始一步一步艱難累積才能實現。


用社交之橋替換行業之梯。我們從來都不是獨自在工作,即使我們自己認為如此。我們對成功的集合界定要求我們考慮自己的工作如何對他人產生影響。如果我們期望將遠處的世界拉近到家門口,就需要發現能加速我們網絡通行的樞紐節點,並向它們靠近。我們要有即刻向頂峰進發的雄心壯志。


無論在什麼領域、從事什麼學科,或者從事什麼行業,你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掌握網絡。因為成功第一定律提示我們,如果對能力表現的測量越難,能力表現的重要性就越低。




巴拉巴西成功第二定律 能力表現是有界的,但成功是無界的。


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我們永遠無法從優秀中區分出卓越


能力表現是有界的,不管是參與葡萄酒大賽的葡萄酒、還是最頂尖的運動員,處於最頂端的一小群實際上相差無幾,區別非常小。頂尖競爭者之間的差距往往非常細微,幾乎不可測量。


當我們接近上界時,能力表現並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書中用郎朗做為例子,得出這樣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音樂界的“郎朗們”受到人們的尊崇,並不是因為他們演奏的音樂明顯優於其競爭者,也就是那些觀眾不能場場滿座的演奏家,而是因為他們是善於“表演”的傑出音樂家。


有位僱主曾經告訴我,她曾僱用了一位男性僱員,就因為他穿了一雙粉色襪子。所有的候選人都符合條件,但在一整天的面試之後,只有那位穿了色彩鮮豔的襪子的人脫穎而出。這粉色襪子和布爾庫·於澤索的文身比起來沒有多大的不同,但我必須承認,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和亮點突出的簡歷一樣深刻。事實上,如果我一一回顧我僱用的每一個人的亮點時,常常是那些手勢或提示吸引了我:在面試結束時開的一個玩笑、簡歷上列出的一項令人好奇的技能、一副引人矚目的眼鏡,或者一陣有趣的大笑。作為招聘的主管,我希望能在面試中瞭解潛在僱員的價值觀或人格特點。既然是在條件都合格的候選人中選擇,我當然會更注意這些方面,而不是他們的簡歷。


在能力表現有界的情況下,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能起到大作用。


出場順序與選手命運


作者在書中舉了古典音樂中的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葡萄酒、歐洲電視歌唱大賽、花樣滑冰比賽中的例子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在後邊出場的選手看起來滑得更好。出場順序又一次決定了選手的命運。


數據顯示:成功是可以自我繁殖的,和它的次數成比例地增長。如果你贏了一次,還將會贏得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


超級明星的一個關鍵特徵:優越的回報來自能夠被簡單、廉價地傳播的才能 。科學文獻的引用次數也遵循冪律,因此衡量科學上的成功與衡量商業上的成功並沒有多少不同。


成功的差距會在現代社會中進一步放大。財富遵循一種冪律分佈,揭示了殘酷的事實真相。


與超級明星競爭,他們會壓迫你;與超級明星合作,他們會提升你。


所有的超級明星都受限於各自領域能力表現的上界。儘管他們在所從事的領域中非常卓越,但成功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他們的能力表現和他們的競爭同伴也僅僅是咫尺之差。


擊敗我們自己的不是超級明星,而是完全放棄希望。




巴拉巴西成功第三定律 初始的成功×社會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優先連接,成功就是滾雪球。


中學裡最沒有積極性的閱讀者一年只閱讀10萬字。比較一下普通中學生的閱讀量,大概是100萬字。而有些超級閱讀者,一年的閱讀量多達1億字。知識生成知識,技能孕育技能,專長增強專長。它們的每一項都導向成功,而成功就建立在成功自身之上。


優先連接擴大了教育富有者和教育貧窮者之間的差距,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像滾雪球一樣持續擴大。


已經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每一次我們看到輕易而來的成功,比如超級明星、核心人物、超級富翁,優先連接都發揮了作用。


是真的優秀,還是隻是資源深厚?


那些不斷取勝的幸運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確實更優秀,還是因為他們一直具有更深厚的資源?


發現競賽偏差的研究團隊已經證明,獲勝對於一位音樂人的職業生涯來說非常關鍵。研究表明,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中的高位排名,以及伴隨而來的可見度,塑造了音樂人的成功。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優先連接便開始了連鎖反應,將他們推向新的高度。比賽中獲得高分的音樂人不僅更有可能錄製他們的作品,而且還會被列入唱片目錄中,得到評論家的讚美。


驅動成功的是初始的成功,粉絲,最初的啟動效應。


在多如牛毛的供應中,我們通常不能依靠產品本身的價值,而是通過詢問、觀察、傾聽來做出評判。我們依賴他人的意見做出選擇。推薦可以減少干擾,幫助我們直抵最佳產品,同時它也易於人們接受。一本迅速走紅的暢銷書提供了一種安全的、經過群體檢驗的選擇。於是,我們便從眾地走向那幾本書、幾首歌曲、幾家餐館、幾種電器,讓所有其他東西湮滅在我們雙腳揚起的塵土之中。


初始的成功×社會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社會適應度和錦上添花現象並不衝突,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影響我們的選擇,改變我們的結果。一群人可以讓一個普通的東西獲得不相稱的盛譽,但他們極少會真心地支持令人厭惡的東西。對流行度的錯誤感知可能會抬高一首糟糕的歌曲,但它絕不會獲得整個群體的喜愛。當能力表現和優先連接和諧一致時,就會帶來暴風驟雨般的成功。


它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其產品具有獨一無二的內在品質。


你的社會適應度越高,你就可以每天主動獲得越多的鏈接,即使你在一開始還不為人知。一個真正優秀的外科醫生能熟練地進行手術,最大限度地減少病人的痛苦,增進病人的健康。隨著他技術的精進,他會贏得更好的口碑,進而吸引更多的病人。


成功不完全是機緣巧合,一件產品要具有社會適應度和初始的成功,它的長遠成功則單獨由社會適應度決定。



巴拉巴西成功第四定律 成功的團隊兼具多樣性與平衡性,而且往往更容易讓一個超級領導者脫穎而出。


100多位世界頂尖成功人士背後的五大科學定律

成功很少是單打獨鬥的,都是以團隊的表現來達成的。


成功的團隊都有一個“獨斷專行”的領導者,一個團隊越是由一個領導者單獨主導,這個團隊就越成功。


都是能人等於沒有能人,在我們挑選能人的時候,如果將個人凌駕於團隊之上,就很難取得期望達到的結果。


首先,如果小組中的個體在認知他人情緒方面有高於平均水平的能力,團隊就會有好的表現。


其次,相比於成員之間更為平等的小組,少數人主導話語權的小組集體智慧偏低。換句話說,最好的團隊是成員分享討論時間,傾聽其他成員意見的小組。


再次,從前面兩個因素中衍生出來一條有趣的分枝:有女性成員的團隊,集體智力高於沒有女性成員的團隊。


一個全明星團隊可能會將一個項目迅速引向失敗。使團隊成員可以和諧地相處,公平地評價他們的貢獻,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把功勞分配給團隊的成員時,誰獲得榮譽,與誰真正做了工作沒有多少關係。團隊工作的功勞並不依據於能力表現,而是基於他人的看法。


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和平衡性,但功勞往往歸於一人。



巴拉巴西成功第五定律 成功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和年齡,只要你在一個好想法上堅持不懈。


就創造力模式而言,天才和我們並無二致。我們也一樣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達到高峰,一樣在創造力減退時遲鈍起來。無論是不是天才,我們差不多都符合同樣的基本模式。


對於科學家與年齡無關,與產量有關。年輕科學家更頻繁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原因並非年輕時更有創造力,而是因為整體而言,他們在這一階段的科研產出更多。年輕人一直在不斷努力,從不因失敗或者不受重視而氣餒。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的突破性工作多在30多歲時發表,為什麼畫家的代表作多在20多歲時完成,為什麼作曲家、電影導演、發明家和時尚設計師常常在年輕時聲名鵲起。


無論你已經有了皺紋,還是將會有皺紋。只要我們不斷地購買“彩票”,將我們的工作分享給全世界,那麼創造力不會有年齡的限制。


成功與年齡沒什麼關係,而取決於你向著重大突破一次次嘗試的決心。


找到跟你的夢想契合的工作。


如果你在尋求突破的道路上一再失敗,很可能你正走在錯誤的方向上。一旦你發現了與你的Q 因子完美契合的職業或領域,你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堅持下去。不要把成功寄希望於運氣。只要找到你的Q 因子與你的夢想契合的工作,你成功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