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絹講歷史:慈禧太后死後屍體為何不腐

慈禧太后死後為何屍體不腐,是她口裡含的一顆夜明珠起的作用,還是她睡的金絲楠木棺木起的作用,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去世,1928年7月,慈禧太后的陵墓被盜,眾人驚奇地發現,棺槨裡的慈禧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完全沒有腐化的跡象。

司馬小絹講歷史:慈禧太后死後屍體為何不腐

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孫殿英東陵盜寶記》中有一段關於孫殿英對慈禧太后的描述。

“她口裡含著一顆夜明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聽說這件寶貝可使屍體不化,難怪慈禧太后的棺材劈開後,老佛爺像睡覺一樣,只是見了風臉才發黑,”

這段話中提到的最有研究價值的夜明珠,已被孫殿英盜走,夜明珠下落己無從查證,但是從這段描述中,考古學家注意到,在棺蓋打開之後,慈禧的屍體見了空氣,便開始氧化,也就是說慈禧的屍體,並不是不腐的,可能是密封的比較好。

司馬小絹講歷史:慈禧太后死後屍體為何不腐

到底是什麼棺木能如此神奇呢?

經過對慈禧棺木取樣研究,考古學家發現。慈禧的這副棺木不是普通材料,這種木材極其珍貴,它就是木材中的黃金,金絲楠木!

這種木材質地堅硬,密度極大,即使放置很長時間也不會變形腐爛,不僅如此,工匠還在棺槨外面前後共刷了49層漆。

最後再塗上一層金漆!這還只是外則,棺內側還有13層的裝飾,每一層裝飾都是極其費力的,它的真正價值要遠遠超過慈禧的任何一件陪葬品,正是這副造價昂貴的棺木使得慈禧的屍體與空氣隔絕。

司馬小絹講歷史:慈禧太后死後屍體為何不腐


但是!僅僅是密封性好,就能使屍體不腐嗎?

根據史料記載:“慈禧在過完她74歲生日之後的第二天,便得了非常嚴重的痢疾,她每天的大便次數多達幾十次,並且帶有膿血,一個星期後,她變得骨瘦如柴,雖然請了太醫切脈診治,但病情並無好轉,又過了一個星期以後,慈禧才命歸黃泉”。

我們知道腸胃的食物滋生細菌,是導致屍體腐敗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這場痢疾,所以使得慈禧的腸道細菌減少,再加上由金絲楠木打造的棺木且有極好的密封性。這才使得慈禧屍身不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