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博大精深,我們知道的哪些書籍可以入選國學?應該怎麼推廣?

its366


國學博大精深,我們知道的哪些書籍可以入選國學,應該怎樣推廣?

感恩悟空邀答:

過去對“國學”定義是“國子監”為首的官學、是學府,意義有點寬泛;而新中國從來沒有定義過“國學”,所以本人只能是一家之言了:“國學”指的是可以代表國家的最高學問,即是東方學問也即是一種思想。能夠稱得上“國學”的,當然是國之精粹,不能什麼都往上搬,否則,就沒有什麼普世價值了。

既然需要普世價值,那麼,就只能是五經《詩經》、《尚書》、《周易》、《禮記》(《大學》、《中庸》包含在其中)、《左傳》;二書《論語》、《孟子》;另加一本《黃帝內經》生命之學。共計八本。

我們先要有一個概念,不要認為,這些是孔老夫子一個人所為,是他一個人的喜好所至,完全不是這樣子的。是他根據一千五百年的人類歷史所記載的、文明真實漸行過程的認知度,進行歸類、鑑別,這是一千五百年的東方頂級人物的接力賽,是用最好與最差的、最優質的與最苦難的生活狀態進行統計與甄別而得來的,並經過以後的歷史所證明的,那便是“儒學”,儒家講的就是天道,即自然之道。人人都需要的,人人都要盡職盡責,遵循天道,那麼社會就會繁榮;不遵循的後果,就是沒落與衰亡。沒有第三條路可走,這是朝代更迭的原因,能夠早日知道這些,可以讓我們避免這樣的情事發生,讓以後的路可以走得更順暢一些,社會可以更安定一些,讓幸福生活可以更長久一些。

推廣,必須講清優劣,“去粗取精”也必須知道粗精的前提下,沒有那一個學問只講一面,就能讓人認識清楚的,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左傳》文筆最大的好處,就是把好的與壞的放在一起寫,讓讀者自己去辨別,去認清,社會必須留足這方面的空間,民眾的迷茫,民族如何能振興。共同逐利也必須遵循“取之有道”守正道。敬奉!


紹興李珍


國學博大精深,應該首選五經四書作為國學書籍,以發揚和光大國學文化。

五經,包括:《尚書》《詩經》《禮記》《周易》《春秋》。四書,包括:《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中華文明五千年,國學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正宗文化,中國人的正義道德,都是從國學文化傳承而來。如果數典忘祖,把正義道德丟掉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不言而喻。

正視國學文化,更要發揚和傳承國學文化,我們這個國家一定會實現真正的繁榮富強!

現在,孔子學院遍佈全球,國學文化正在受到全世界的推崇。作為國人,我們更應該把我們的正宗文化,發揚光大,把我們的國學文化,寫進課本,寫進教材,把優秀的國學文化,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萬代傳承,發揚光大!





大樹天音


清楚了什麼是國學,你的問題也就解答了。

國學,是指56個民族的文化。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是中華民族的軟實力、是民族思想和精神內核的圖譜、對解決民族發展中所遇到的現有問題有著重要的價值。

國學文化融入每個民族成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中,是記錄民族成長髮展足跡。國學涵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觀念……等等。

作為一箇中國人,不能不瞭解國學。


奇堯最棒


這個要看個人的需求,人生無外乎是三個盤:身心,家庭,事業。其實這三個盤是相互聯繫的,主要取決於自己的身心,一個人有了健康的身心才可以談家庭和事業。

要範範的修養(仁義道德層面),可以讀儒家經典,以孔子為主的《論語》《大學》《中庸》等;再深一層的修養是修心,佛家的理論(因果輪迴,人要有善心,行善事,說善言),《心經》,《金剛經》《壇經》等;再有就是更深一層的道家,最好先讀《太上感應篇》,然後《太上老君常清淨》,《道德經》等。

經典的學習要靠緣分,沒有緣分,是真的讀不懂的,所謂緣分就是個人的“德行”,這些都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用心體會,是無法說明白的,有些道理真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由淺及深吧。





古琴liu


所謂的“國學”就是一個“大籮筐”,無論香花還是毒草都往裡面裝,所以只有並且必須披沙揀金、去偽存真、精益求精……把香花中的珍品——“以人為主體的‘核心內容與表現形式’同一的哲學社會科學”找出來才是真正的“國學”!

例如中華民族的尚古之書《尚書》記載夏禹宏觀創始的全稱肯定複合命題“知人則哲,能官人。……”

再例如《管子》書中的古典哲學著作《心術篇》……!

……!!!


739958070860


國學首選《易經》,因為《易經》是群經首,其它的很多經典由易經發展而來。如,《道德經》,《論語》。《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就更是最基礎最簡單了。醫書就首選《黃帝內經》。要想推廣,就要先自己讀誦背下來,讓孩子們讀誦,背記。


玄灸師玲姐


我們的國學當然分成儒釋道三家。
讀什麼樣的國學經典並不重要,關鍵是你要讀。人只要是生下來就會面臨三個問題。一個是人與人的問題,一個是人與自然的問題,一個是人與自己內心的問題。只要你出聲馬上就面臨著喝奶喝水這樣的人與人的問題。馬上就會有和自然界發生關係。等到你青春期的時候,你還會思考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價值是什麼?你開始探索自己的心靈。
這就是儒釋道三家所解決的三個問題。儒家解決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這就好比現在的倫理學和社會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這是道家給我們的智慧。道家的思想裡面解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在西方,人與自然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所以他們才有勇氣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工業革命。把本該在地下的資源挖出來。供大家使用。導致了現在的惡果。全球變暖。各種災難隨之到來。用了不該用的東西,享了不該享的福。當然要承擔果報。佛家是釋迦摩尼。他會解決人與心靈的關係。反觀內照。你就是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佛性。其實中國的道家思想也是解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只是他的闡述方式與佛教不同。但是到了禪宗六祖惠能的時候,道與佛的界限逐步的打破。你打開法寶壇經,就會看到六組對於道的一個定義。你打開莊子的《南華經》,你也可以看到幾乎同樣的定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囊括了人生自然所有所有的問題。讀什麼樣的國學經典?不是看你的緣分,而是看你的根性。《道德經》中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金剛經》裡也如是說。

用下面這個我的書法來表達我對道的理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1ea0dc8de6547d1b66ddf0331d7eddf\

鐵筆禪心


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周易》

《淮南子》

《八宅明鏡》

《圓覺經》


夢迴古英風


太多書可以人選國學了,要想推廣得讓外國人能利用國學掙錢,都覺得學漢語好,將電腦健盤上英文,以及顯示屏初始顯示都改成中文,或者發明更先進的電腦,全部中文標註,全世界人民學中文,國學不用推廣,自然就發展壯大了。

沒好處還想推廣,成功機率問問自心,不明白有多大麼!


默玄吟雷


個人建議,初學者先明確一下什麼叫‘國學’,然後找一個方向去琢磨更為妥當,前期看一些評論版找找感覺,再回來看一些基礎論語,中庸,大學……甚至三字經等,這樣也許能夠找到感覺。不過要注意目前很多評論版都有作者自己的判斷在裡面,要保持自己的中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