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困惑,點擊迷津

鎖定困惑,點擊迷津

Grasping the Puzzle and Finding a Way

—初中作文指導探微

—the Exploration of Junior Composition Direction

張亦農

Zhang Yinong

“學語文難,學作文更難。”這既是許多初中生的苦惱,也是縈繞我們語文教師心頭的困惑。學作文果真如此難嗎?幾年來,我執著地摸索作文指導的正確途徑,摔過不少筋斗,但不氣餒,咬緊牙關爬起來繼續走,終於感覺到了一點兒關於初中作文指導方面的快樂。下面談談這其中的體會。

一、 夯實“讀”的基礎

“讀”和“寫”,有人說是語文的兩翼,少了哪一翼也不行;也有人把它們比作是工程施工的兩道工序:基礎建設和主體建設,基礎不好,主體質量就不能保證。兩種意見各有側重;前者強調語文課的兩種能力的培養緊密聯繫,不可偏廢;後者強調“讀”是“寫”的基本條件 ,“讀”不好,就不可能“寫”好。但兩者卻又是共同的:“寫”離不開“讀”。

過去我曾以為語文課的終極目標是能“說”會“寫”的表現藝術,一週六節語文課,絕大部分時間放在“讀”上,豈不本末倒置。於是我就無課不講“寫”,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好的課文被拆得七零八落,原有的美被搗成了“稀糊塗”,而寫作目標猶如沙中之塔,純粹是想得美,“讀”的能力培養和“寫”的能力培養兩敗俱傷。錯誤和挫折教育了我,使我聰明起來:“寫”的載體是語言,不重視語言的積累,就等於沒有音符的音樂,再好的思想也表達不了。而語言的倉庫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的生活倉庫:我們初中生由於年齡、閱歷方面的原因,想在較短的時間內從生活中直接達到必需的語言積累程度是不現實的,而且受社會文明程度的影響,生活中的語言常常是魚龍混雜,還有一個辨偽存真的過程,初中生的能力和時間顯然是不能完全允許的;另一種是間接的課本倉庫,儘管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有這樣那樣的缺失,仍不乏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寶,尚能反映歷史以來先進文化現象的水準,特別是大部分課文的語言 ,形象、概括、傳神、有很強的生活基礎 , 又易感易學 ,很適合初中生的 “讀”。對於這些課文我們應多讀多記,必要的情況下,甚至要死讀死記。感性的東西多了,就會上升為理性的東西,到那時別人的語言就會在自己的筆下活起來。這樣做,在現在的語文環境下著實有點困難,但我認準目標,“咬住青山不放鬆”,在可能的情況下,鼓勵多讀勤記,根據不同對象有區分度的要求每週背誦1~2個精品語段。持久的強制,漸漸變成了習慣,同學們也從苦味重的咖啡豆裡品到了香味,習作中的語言也變得流暢活潑了。記得99級初一下學期的一堂語文課,寫電影《鄭成功》的觀後感,這對於初一學生本來是挺為難的,但由於注重了平時“讀”的積累,又在觀看前作了必要的輔導和提示,結果一節課內,作業完成率竟達90%,其中不 乏語言優美的佳作,如一位同學這樣介紹鄭成功道:“出生於將門府第,成長於兵荒馬亂時代的鄭成功,少年壯志,刻苦成才,文武兼備,驍勇善戰。國難當頭時,取民族大義,擎救亡大旗,集散兵遊勇,十年磨一劍,威風鑼鼓,所向披靡。最讓人蕩氣迴腸的是這位大英雄不堪忍受寶島臺灣受西方殖民者的恣意蹂躪,目不忍睹祖國同胞無端的水火煎熬,不信讒言,不受誘惑,冒敵我武器輜重懸殊之險,飛舟揮戈,殊死博鬥,血戰八個月,直取殖民者的老巢—— 荷蘭總督府……。”

多讀多記是作文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古人早已倡導,只是給現在的眾說紛紜和不切實際的時髦做作給淡漠了,甚至否定了。我認為,否定必要的誦讀,否定辯證的記、背,是當前語文教學效果不佳的癥結之一。 如果我們一味地扯著“理解”“減負”的幌子,對精品語言還是“走馬觀花”,不反覆 ,不吟詠, 除了少數幾個“天生之才”,對於絕大多數孩子的語言積累恐怕只能是畫餅充飢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吟”之所以流傳至今,不僅僅是因為一條俗諺,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讀”與“寫”之間的普遍經驗。北宋時期的秀才堆裡也流傳著一句趣話:“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意思是說,讀熟了蘇軾的文章就能寫文章,能寫文章就會榜上有名。這個例子同樣說明了“寫”離不開“讀”的道理。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多“讀”,多誦“讀”,“寫”的基礎才會堅實穩固 , 到那時“出口成章”、“筆下生花”,再也不會是可望而不可及。

二、堅持“練”的步驟

如果說“讀”是給“寫”以營養,那麼“練”就是“寫”對營養的消化吸收。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寫”更在乎常練不懈。其實這些道理誰都明白,只是如何堅持“練”,堅持怎樣“練”就各有千秋了。

事物總是有序的。作文指導儘管千頭萬緒 ,但也有自己的“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 由簡單到複雜。只要我們針對初中學生的作文能力 ,堅持有步驟地“練”,那就等於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其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在作文指導中,有序地堅持了以下三種練法:

第一,給詞造句,連句成段。語文課上,我常常少不了2─5分鐘的詞語教學。拎出課文中頗具活力的幾個詞,討論用法,分別一一造句。有必要的話,設定某種氛圍,再用這幾個詞分別造句,使它們各司其能地組成一個語段,完整地表現某個情境。如上《“友邦驚詫”論》的第二課,在《松花江上》的背景音樂中,我交給同學們“可憐之至”、“敷衍塞責”、“悉被破壞”三個短語,造句連段。最早的兩分鐘不到就舉手發言,有的說:“奴才政府竭盡阿諛奉承之能事,任日寇長驅直入,禁國人救亡義舉,國家功能悉被破壞,主子還嫌不夠,呵斥其敷衍塞責。當奴才真是可憐之至!”有的說:“‘九一八’事變後,學生們放下書包來請願抗日救亡,已經是可憐之至;可國民黨政府生怕‘友邦’怪罪其敷衍塞責,又捏造‘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事實,火速鎮壓‘一二九’運動。”有的說……。當堂議論、評判是否合情合理,順暢有序,好的及時表揚,差的給予鼓勵,其中公認的優秀語段給印成講義,供課後鑑賞。這種訓練有利於感悟語言的張力,表現豐富的思想內容,為“寫”過程中的“文從字順”提供了經驗。

第二,化整為零,切“塊”分練。我們常常將好文章的結構切割成“鳳頭、豬肚、豹尾”幾塊來欣賞,那何謂鳳頭、豹尾,又何謂豬肚,它們又各有什麼要求,對於初中學生 ,不讓他們“親口嘗一嘗梨子”,是不會知道“梨子味道”的。 我們就應該不怕費時費力,分類多練。比如“鳳頭”要求的是神韻,給人以懸念,豹尾突出的是收束有力,忌拖泥帶水。在習作課上可以提供切合初中生能力的美文講義,或掐頭或去尾,用充分的時間專項練開頭或結尾,寫好後組織交流、修正,並且通過教學媒體再現原文的首或尾,這樣的練筆形式常常帶來自信,“讀”的能力和語言的表現力同時得到了鍛鍊,至於“鳳頭”“豹尾”的具體技巧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充分提高。當然這種訓練,我們切不可急功近利,希望一日成功,而是要耐著性子,經常持久地,反覆地指導練,方能顯山露水。又比如“豬肚”,我們可以留頭存尾,然後由易到難分步訓練。第一步是先把“豬肚”裡的“五臟六腑”掏出來扯亂編號,然後觀察“鳳頭”、“豹尾”,明白其要求,重新排序,並用過渡語言恢復原貌,這一步是訓練材料的條理性。第二步是多給幾套“五臟六腑”,使材料的唯一性變為多元性,任意篩選,這一步意在提煉主題。第三步是不給“五臟六腑”,找米下鍋,意在放手選材、剪裁。如此訓練,並不是給框框,而是作文學步的必須步驟。

第三,設定目標,寫好日記。平時的寫作課,初一、初二可以不做命題作文,其中的一部分時間可以用來交流日記。初中第一學期的目標訓練可以是日記有沒有實在的內容,第二學期可以是日記內容是否新鮮,第三學期可以是日記內容是否豐富,有沒有條理性,第四學期可以是日記語言是否準確、生動。通過四學期的訓練,初三的作文就可以丟開柺杖,甩開膀子來綜合訓練了,其能級水平也因此會大面積攀升。

三、展開“想象”的翅膀

初中生的作文,往往缺乏濃情,讀起來常常是乾巴巴的。是因為孩子的情趣發育滯後了嗎?顯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想象力沒有在習作過程中施展開來。這有作文指導方面要求不明確的訓練無序問題,也有訓練過程中的“給之以魚”而不“授之以漁”的失誤。那麼展開“想象”翅膀的“漁”何在呢?

首先是調動生活積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把天上人間融為一體,河各一方的牛郎織女騎著牛兒自由來往,自然界的流星現象成了情侶浪漫的點綴。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可以假設,沒有想象 ,《天上的街市》能讓人感受得這樣具體實在嗎?沒有想象 ,《天上的街市》能如此激動起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嗎?而此事物與彼事物的相似、相關,初中生是有不少認識的,只要稍加點撥是能產生聯想的。又如朱自清的《春》,藉助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剛落地娃娃、健壯的小夥子的比喻,把個春描繪得如在眼前,觸手可及,那種美、那種新、那種力,親近可人,神韻流轉。這種體驗,我們的初中生也是熟悉的,只是常常與它們擦肩而過,“寫”起來失之交臂罷了。我們要鼓勵學生調動生活積累,善於想象,敢於寫生活體驗,使想象在“寫”中馳騁,縱情舒展。

其次是推進情趣格調。想象猶如文質提高升級的翅膀,它不僅表現在文章內容的融情增趣上 , 也反映在文章結構形式呈現的建築美上。李清照的《如夢令》,把同一情境切換成兩個平臺,先是陶醉其中、樂而忘返的“溪亭日暮”的常見美,後是“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的特定美,由普通到個別,層遞推進,把詞人的情與大自然的景渾然一體,留給後人永遠的享受。可以說《如夢令》的景不僅是巧遇也有想象的成份。又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見景生情,情隨景遷,因美景和豐收景象而愉悅,又因天氣驟變而煩憂,再因忽現避雨之所而驚喜,委曲有致,迂迴起伏,足見“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藝術感召力,而這種感召力離開了想象,離開了情調興趣的步步推進,能如此蘊藉厚實嗎?所以我們在指導構思作文時,也要引導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挖掘想象的潛力,推進想象的情趣格調。

再次是深究事物的本原。我國古代“八大家”中的老蘇和大蘇,有一段趣事,對我們指導作文是很有啟發的。大蘇十歲那年的一個夜晚,跟著父親老蘇在園中游玩,大蘇問老蘇文章的秘訣。老蘇看看眼前的美景說,你能在“輕風細柳,淡月梅花”兩句中各加一個字,使之切合實景,更有韻味嗎?大蘇想啊看啊,由“搖、映”到“舞、隱”,直到有了“扶、失”二字,老蘇才連聲稱妙。這其中大蘇反反覆覆、仔仔細細地觀察和苦苦地思想,不也是我們解決作文難所特別需要的東西嗎?我們語文老師雖不敢與老蘇相提並論,但老蘇那種“靈驗”的作文秘訣──給學作文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還是可以拿來古為今用的。

展開想象的翅膀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下面附兩篇課堂作文: ⑴《金秋十月的抒懷》,⑵《跨越古今的對話》,供評點。

作文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作用於語文課內涵和外延的交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拓展。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摸索出高效、實用的作文教學路子,不僅使學生有事能察,察而能述,述而能真,而且能促進學生具體瞭解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增強認真學好語文的緊迫感和責任心。現在,中華民族正全面走向輝煌,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號角已吹響,歌聲正嘹亮。立志鉚在基礎教育這部龐大機器上的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不揣冒昧,樂道有關初中作文指導的一孔之見,實在只是想為初中作文教學園地的百花爭豔培一鍬土。

[此文獲中國教育學會全國中語會課堂研究中心18屆年會語文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全國教育調研“十五”重點課題SSTC020060號階段性研究成果貳等獎。分別載於新華出版社2002.3《中國創新教育論壇》、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9《現代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第一卷第三篇)》、《實踐“三個代表”的楷模》(經濟消息報編輯)、《文教資料》(南師大)2002.12、《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作文週刊》200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