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戰投認定“打補丁”後首例 亞威股份定增引入建投投資

今年2月,再融資新規出臺後,不少上市公司紛紛拋出定增方案。但一些公司的董監高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定增,也引發爭議。

3月20日,針對之前模糊的“戰略投資者”定位,證監會進行了明確。22日晚,亞威股份(002559,SZ)拋出了定增方案,成為戰投認定新規後“首例”。公司擬引入建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投投資)為戰略投資者,並披露了原因以及後續運作。

戰投新標準“首例”

之前,戰略投資者定義模糊,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方案中,將董監高、員工持股計劃等納入認購對象,並享受八折“鎖價”。甚至,外界懷疑這裡面存在只為套利的“偽戰投”。

據監管最新要求,戰略投資者的基本要求包括:具有同行業或相關行業較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與上市公司謀求雙方協調互補的長期共同戰略利益;願意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較大比例股份;願意並且有能力認真履行相應職責,委派董事實際參與公司治理;最近三年未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投資者等。

此外,戰略投資者還需符合下列兩種情形之一:能夠給上市公司帶來國際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資源,顯著增強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帶動上市公司的產業技術升級,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夠給上市公司帶來國際國內領先的市場、渠道、品牌等戰略性資源,大幅促進上市公司市場拓展,推動實現上市公司銷售業績大幅提升。

亞威股份此時拋出再融資方案,自然也就建投投資的“戰投”身份進行了細緻說明。

上市公司認為,建投投資是國有大型實業投資公司,致力於先進製造業整合、專注通用設備及裝備產業鏈投資機會,並有助於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先進製造領域,建投投資重要投資項目“包括江淮汽車、龍蟠科技、盛瑞傳動、東方精工、鐵建裝備和Pacoma GmbH等”。

在證監會修訂的“戰投新規”中,明確提出戰投需願意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較大比例股份,並且委派董事實際參與公司治理。

而建投投資也表示,擬長期持有亞威股份股票。並且,雙方簽署協議,在發展戰略、公司治理、經營業務等層面展開合作,合作期限為3年,在此期間,建投投資將成為上市公司的二股東,並推薦董事人選。

亞威股份表示,結合建投投資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的產業佈局,以及未來建投投資在發展戰略、公司治理、經營業務等層面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情況,公司與建投投資具有較強的戰略合作基礎,建投投資屬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董事會擬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向記者表示,從新的戰投認定標準來看,門檻比較高也比較嚴,證監會的想法是鼓勵優質的機構,以戰投身份參與定增,共同做大做強。而不是之前由於戰投界定的模糊,存在著“套利”空間。“這次新規,戰投的角色除了要有資金,還包括對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改善和提升,而且約束條件也比較明確。”盤和林說。

後續如何運作?

亞威股份自設立以來專注於智能裝備製造領域,研發形成了金屬成形機床、激光加工裝備、智能化解決方案三大核心業務。

本次,上市公司擬以“鎖價”發行的方式,按5.15元/股的價格,向建投投資發行不超過3823.53萬股,募集不超過1.95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亞威股份本身股權相對比較分散,並沒有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亞威科技目前持股比例為7.45%。定增完成後,亞威科技持股比例將降至6.97%,略高於建投投資6.43%的持股比例,公司仍無實控人。

作為明確戰投定義後第一個“吃螃蟹”的上市公司,亞威股份此次引入建投投資,雙方後續又將如何開展合作?

建投投資註冊資本為50億元,是中國建銀的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的全資孫公司,主要從事直接股權投資、股權基金投資及基金管理業務。

建投投資在先進製造業及智能裝備等領域有著較為深入的產業佈局,投資了眾多先進製造業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建投投資持有江淮汽車7.1%的股權、龍蟠科技7.95%的股權。

基於建投投資在智能裝備的深入佈局,這與亞威股份的主業較契合,而亞威股份也希望依託建投投資併購渠道建設,尋找處於上市公司上、下游的投資併購項目,協助上市公司拓展國內外市場。

建投投資也表示,有意願積極推動在亞威股份後續對產業鏈中核心技術和新興業務的產業投資併購。

24日,亞威股份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方案還有待股東大會和證監會審批,後續有具體的合作實施計劃,將會及時公告。

盤和林認為,此次建投投資以戰投身份參與亞威股份定增,“應該是比較理想的”。而且亞威股份的定增方案比較詳細,通過的概率較高。“建投投資作為建銀旗下先進製造業投資平臺,除了資金實力之外,對先進製造業產業鏈整合確實有比較強的實力,確實也有成功的案例。”他說。

近幾日,亞威股份股價表現強勢,定增方案公佈以來,已連續兩日漲停。3月24日,亞威股份以7.24元/股的漲停價收盤。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