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睡眠障礙成為現在被廣泛討論的一個話題,而在談到睡眠問題的時候,經常有朋友是這麼說的:

<code>小張:我入睡非常困難,半個小時都睡不著,只好刷手機,結果凌晨還不困……
老李:我入睡時間還行,就是常常早醒,有時候夜裡都得醒2-3次……
倩倩:我能睡著,但是這腦袋一沾枕頭,夢就來了,有時候做的夢還跟個大片兒似的……
小磊:每天中午看別人睡午覺就特羨慕,可是我躺著就是睡不著,我這是不是失眠啊……
大胖:我昨天一夜沒睡,但是神奇的是家人說我都打呼嚕了,其實我什麼都知道,一直醒著……/<code>

聽大家講完,就感覺現在怎麼全世界都在失眠呢,但真的如此嗎?

那我們再來仔細看上面的這段對話,其實大家對於睡眠質量的評價,往往會從入睡時間、睡眠總時間和是否做夢去評價,這是不全面的。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睡眠質量要綜合評價

實際上,睡眠質量包含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簡單地只依靠睡眠的時間就去評判睡眠質量的好壞,而更應該注重——

睡醒後的精神狀態!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比如說,你今天雖然只睡了5小時,但是醒來之後沒有任何疲勞感,頭腦清醒,精力充沛,能夠正常從事各種工作學習生活,這就不叫失眠。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大家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均減少時,睡眠的需求自然也會減少,若白天精神狀態感覺良好,生活和工作均不受影響,就不要“沒病找病”了。若持續一段時間嚴重失眠,白天精神萎靡不振,請不要“諱疾忌醫”,建議儘早前往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醫生對於睡眠質量的評價就會比較專業了,會結合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來進行綜合評價。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多導睡眠監測

主觀評價就是患者對自己睡眠進行描述,醫生會選取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另外也會做一些睡眠質量量表(如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問卷),較為全面真實的反應出睡眠質量的好壞。

而客觀評估呢,則是通過多導睡眠監測儀器進行評估,包括睡眠的分期、深度、時間以及肌電、呼吸、心率、眼動等客觀數據,更適合對於自身睡眠存在感覺缺失的患者(自己堅信沒睡著,但身邊人均看見自己睡著了的情況,比如上面對話中的那位大胖同學)。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大,睡眠質量會逐漸變差,我們不要總追求“嬰兒般的睡眠”,對自己睡眠質量的過分苛求和關注,反而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的心理,導致很多人養成入睡前和夜間醒來,反覆看時鐘的習慣,無形中給自己增添了心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想要獲得好睡眠,可以試試冥想助眠法

首先穿上舒適的衣服,房間溫溼度適宜,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點,當注意力集中後,便可進入心無雜念、心如止水的冥想練習。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快樂冥想 靜心助眠

閉上眼睛緩慢地深深地呼吸,儘量在腦子裡想象一幅圖畫,一個情景,比如想象自己在美麗的大海邊,看到湛藍的天,深藍的水,看到帆船在行進,看到魚兒在遊,聽到海風呼呼,聽到浪濤拍打,聽到海鷗低鳴,還有孩子在沙灘嬉鬧,這時候你能感覺到風吹在身上,是清涼的感覺,沙子溼溼的滑滑的。自由冥想10分鐘,沒有任何侷限,任由思緒飄飛,你充分調動了五官的感覺,會不自覺地沉浸在這種放鬆的狀態中,然後幫助入眠。

但在冥想時應注意,儘量不要去回憶曾經的往事,也不要去想使人過於興奮的事情,無論快樂的還是悲傷的,平靜中帶些溫馨的事最好。伴著舒緩的音樂,放鬆我們的腦神經,排除一切腦中的雜念,讓我們活在當下,靜靜地體會美妙的音樂帶給我們的無限遐想。

是不是有睡眠問題,關鍵得看這一點!

快樂冥想帶來的是精神享受;心理療法帶來的是心的享受!

世界睡眠日,祝大家今夜都好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