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旅遊景區的二次收費有什麼看法?

戀上農場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大方向上我是認可旅遊景區的二次收費。

首先,常見的景區二次消費是指景區內的小交通。如電瓶車、滑桿、索道等項目,這些項目對於景區來說基本上都是重金投入或者如第三方合作,可以說在質量上相對穩定可靠,滑桿、轎伕等以人力為主的服務項目也都成立的統一的服務機構。總體來說,對於年齡偏大、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以及需要壓縮遊覽時間的遊客來說,是件好事。這裡我也建議廣大遊客、如果您帶老人、兒童出行時,是可以選擇區間代步工具的,會提高您旅遊遊覽的舒適度,節省旅遊時間、合理分配體力。

其次,比較常見的景區二次消費還有演出表演類項目。比如當地的婚俗表演、少數民族歌舞表演等。這裡建議大家視景區規模和當地的文化沉澱而定,基本上規模小的景區裡的表演沒有太大的意義去參加,究其緣由,主要是演出質量和性價比兩個方面。而當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出,建議大家要去看看比如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以宋城為主的千古情繫列、還有西雙版納的《多歌水》、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婚禮》等,這些演出不僅演員專業、舞臺效果宏大,更多的是濃縮了當地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而這些內容恰恰是我們在短短的旅遊時間裡體會不到的內容。

補充一點:千萬要注意景區外人員向您推薦的某某夜間表演,那真心是坑呀。

第三,體驗類的二次消費項目逐漸增多。近幾年,很多景區都根據自己的景觀特色提供了一些具有體驗感的二次消費項目。比如熱氣球、滑翔傘、越野車、漂流、摩托艇、潛水等。這些項目,總體來說體驗感都還可以。這裡首先建議您選擇前要對其安全係數加以確認,一切都以安全為前提,還要根據您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當然,這類二次消費就明顯出現服務質量、消費體驗良莠不齊的顯現,在選擇消費之前,也要多瞭解之前體驗過的消費著的感受。

總結一下:景區的二次消費項目打造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更多遊客遊覽、彌補單一門票產品結構、增加遊客旅遊體驗的,只要是正規運用的二次消費項目,一般都是可以可以接受。最後還是建議您在消費前,一定要多查詢網絡攻略、多觀察已經消費過的遊客的感受。


山人旅行


我對景區的二次收費,從內心來說比較牴觸的,我印象深刻的有兩次經歷。

第一次是去北京的天壇,買完票進去玩了之後,發現如果要再次進入祈年殿,還要再次收費,我當時心裡就不想再看了,就在外面遊覽了一下就回家啦

第二次是去平谷的京東大溶洞,門票挺貴的,我記得是80元,進去了之後,導遊吩咐說不要亂走,必須跟著她,因為裡面比較大,岔路比較多,怕大家迷路,裡面很潮溼,發現裡面竟然有一條河,要如果出去必須再花20元錢坐船出去,否則還要原路返回,我當時走的比較累,就選擇了買了一張票,心裡有種上當的感覺,果不其然,坐上船了之後,整條河不到30米就下來了,有種上當的感覺再次被證實。

結合自己的遭遇,個人比較牴觸二次收費的情況,希望景區都能明碼標價,一次收費,童叟無欺。




詩詞旅遊


我覺得只要景區明碼標價了,在我進景區之前告訴我,這裡面還有項目需要另交費,那我覺得就沒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買完首道門票,進去以後才告知,或者根本就不告訴你,你要是不買二道門票那你只能打道回府。這我接受不了。

拿我自己的經驗,這麼多年去的都是正規的景點,還好基本沒遇到過這種事情。據我所知現在也極少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各地的旅遊局查的比較嚴,管理比較到位吧。

然後國外的話比較難讓我忍受的是廉價航空,連一瓶水也不給的方式。有些人覺得這是可以自由選擇了,但是國際航班少則4個小時多則7.8個小時。就不能給口水麼?水能多少錢呢?廉航把機票價格定的很低,從二次收費上再掙錢,我覺得比較不人性。

還有現在居然很多航空公司在飛行過程中賣商品。。我覺得也很無奈,因為我買機票的時候你可沒跟我說飛機上有宣傳廣告。。。我要是看視頻網站至少還能快進,機艙裡完全的封閉環境,你還放廣播。。。我只能閉上眼睛,帶上眼睛。。。。


三日為晶


針對這個問題,結合我自駕遊經歷,在旅遊時遇到的情況,分別做幾個方面回答。同時附上我去年從大連自駕到青海湖之旅所拍攝的精美圖片。


說明一下,景區二次收費是有幾種情況的,我對出現的不同情況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現今最普遍的一種情況是,景區收取專用車費用。

這種情況也分多種,其中普遍存在景區為了漲價而擴建,擴大景區原來的入口,增加從新入口到達原景區的路程,加開通勤車輛,二次多收取車費。這種情況又分可以選擇乘車和不乘車之分,這種相對還算合理些,給遊客一定選擇權。而有的景區改建之後,乾脆就沒有了選擇權,必須乘車收費進入,這就是變相漲價,極其不合理!我認為這種行為應該堅決反對。我去過的長白山天池,中衛沙坡頭都屬於後一種。而我們大連這邊,最近幾年做的就很好,把一些小而雜的景點,全部免費對全體遊客開放,遊客可以選擇步行或開車或坐電瓶車瀏覽景區,比如旅順口區所有日俄戰爭遺址全部門票由收費改為免費,每個景點只收停車費和車輛通行費或電瓶車費,並且費用合理。這是不漲價還降價的先例!


其次,大景區裡設置的小景點收費,包括寺廟,索道,船費,電瓶車費等,類似的二次收費,我覺得相對合理,畢竟這樣做是壓低大景區門票的價格,讓大多數的遊客來到此地,起碼會感覺玩的起,可以進去看看,不需此行!我是個自駕遊愛好者,每次到一個景點,會對大多數景點的幾百元票價望而生畏。當然著名的名山大川另說。只要景區裡的二次消費可以自主選擇,對我來說就是合理的。


再次,一些新興建的景區,往往觀賞景色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而重點打造了一些娛樂項目,並且這樣的景點越來越多,娛樂收費項目也多種多樣,每個娛樂項目可以單獨收費,也可以套票方式一次性消費。一般像我這種自駕遊的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方式消費!我反而更喜歡這種景區收費方式,我一般只買大門票進去觀個光,娛樂項目對我這種純旅行者來說沒有吸引力。我更喜歡這種有二次消費的景點!如果全部一次性收費,門票價格一定很貴,我這種純觀光客可能不會選擇進景區,而只在景區大門口拍個照之後,趕往下一段旅途。比如我去年去青海途經的烏海的黃金灣景區就是這樣,只買了景點大門的票,進去看看就離開了,如果把景區加娛樂項目全部一次性消費一百多,我就會選擇不進這個景點了。每個景區應該根據不同需求遊客制定不同的消費等級,大門票儘量定的低一些,才是吸引遊客的主要方式,留住遊客的一種方法!

總之,我認為有一些沒有娛樂項目的景區,像那些名山大川應該就只收一次性門票,不應該再有其它二次消費,而新建的一些帶有娛樂項目的景區,可以採用多樣式收費方式,讓遊客根據需要有所選擇,而對於那些為了贏利為目的改建項目,並且增加了遊客無選擇性的二性收費景區,應該嚴厲打擊!以上就是我一個自駕愛好者的角度看待景區二次收費的看法。


自由的夏天


喜歡回答這類費腦子又涉及錢的問題。旅遊景區的二次收費,不能簡單的理解為行或不行,好或者不好。我們就先做個簡要的分析,再來做出結論。

景區二次消費,一般是指進入景區必須的首道門票之外,遊客在景區內進行的其他所有消費。包括景區交通、索道、小景點門票、小火車、遊船、休閒娛樂、旅遊商品、文創產品、餐飲、住宿、導遊、停車場等。

現在絕大多數景區都是企業性質,也有一些被人承包了。都希望改變單一的門票經營模式,開發多項旅遊產品,在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同時,促進二次消費,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

從遊客角度看,外出旅遊除了獲取最佳旅行體驗外,還希望有一個最佳的性價比。直白一點,就是少花錢,享受到更多的服務,如果能一張門票全包就好。

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景區利益最大化和遊客期望高性價比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不可否認,一些景區在多數遊客選擇或被迫選擇的景區內部交通、索道收費是不低的,影響了景點的口碑和形象。就遊客而言,一張首道大門票全包的想法也是不現實的,畢竟景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開發了二次消費項目。如果“一票全包”,那首道大門票的價格也不知道會不會高到天上去。屆時,景區因遊客少而受損,遊客因票價高難承受,最終勢必惡性循環、兩敗俱傷。

對景區二次消費,只要不是強迫或者被迫選擇,我看就好。


走遍中國121


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中國的景區門票貴不貴?

如果你覺得貴,那如果把二次門票統一打包,作為門票出售?你是不是覺得更貴?更不願意去這個景點玩了?

不僅遊客覺得中國的景點門票貴,我們旅遊業者、專家學者也在一直呼籲降低國內的門票。

一、呼籲降價卻一直降不下來

因為景區有很好的牽引拉動,降低門票反而會帶來客流,促進二次旅遊消費。

我們以湖南省為例,景區門票平均降幅21%,但旅遊收入同比不減反增。景區門票降價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遊客旅遊負擔,吸引遊客數量增長,使周邊遊需求增長,同時促進二次旅遊消費,從而對激發對景區營收貢獻值提升。

二、為什麼降不下來?

可為什麼中國景區的門票一直降不下來?因為我們的景區承載量就那麼點,而中國的人口基數又是那麼的巨大,高價門票的確會起到抑制的作用。否則遊客過載會破壞景區資源、增加維護成本。

但如果把門票定得太高,那就沒人來了,也沒法帶動當地的旅遊經濟發展。

所以把核心的保護區域單獨劃分,二次售票,既能篩選出沒有那麼高意願參觀遊覽的客人,同時保護資源。並且發揮了景區的牽引作用,帶來了遊客。

三、問題的根源與解決方法

你問我,中國的景區門票貴嗎?我都覺得貴,動不動就兩三百啊。可是這門票不是光降價就能解決的問題。這其中暴露出來的是我國旅遊業系統性的問題。

比如說,旅遊資源以景區為核心,太過單一。沒有帶薪休假制度,導致旺季峰值爆表無法負荷,淡季門庭冷落生意慘淡,只能靠旺季的收入填補淡季的損失。

這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整體旅遊系統去調解,開發休閒遊、文化遊的旅遊產品;提倡帶薪休假,錯峰旅遊,都是很好的方法,但落實還需要時間。


攸聲旅遊


什麼是二道門票或二次消費?

在旅遊行業都被稱之為自費項目、自費景點,原則都是自由選擇,自行消費。雖然有些冠冕堂皇,有名有由。遊客雖然完全擁有自行、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無論現實,還是心理上都感覺像被二次消費一樣,旅遊體驗感極差!

旅遊中經常進了景區或景點,還需要消費者購買二道門票,二次消費。

一般是指你需要參觀的景點項目,沒有包含在旅行社行程裡面,旅行社只給你買了大門票。所以我們在旅行時一定要看清楚購買的旅遊產品行程裡面,有沒有自費項目?景點門票包含的具體是哪些景點?網上購買的電子門票也是一樣。

什麼是大門票,也就是旅遊行業稱為的景區首道門票。

景點首道大門票是指入園的大門票,景區裡面如果還有其他需要付費參觀的景點項目,遊客進去後還需要自行購買別的門票,進行再次銷費。比如,買了故宮大門票進區,看珍寶館還有另外掏錢買票的。

從商家管理者角度來看

為提升旅遊體驗,滿足各類遊客的多樣化、多層次的選擇需求,設計開發各種特色產品、進行分類管理運營、引流不同消費者,以提供差異化服務,增產增收,為企業或景區創造更多效益。旅遊企業靈活經營,創收發展,普遍做法,無可厚非。

從旅遊消費者角度來看

景區內的園中景,景中景,大多屬於自費項目,自選項目,自願消費。確實也為遊客提供了多樣性的旅遊體驗,和多樣化選擇,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各有利弊。比如不斷滋生了遊客虛榮心、潛意識裡認為被被動消費了,被誘導消費了,可能還有虛假宣傳,感覺上當受騙。造成不好的旅遊體驗。心理上感覺像被二次消費了一樣,體驗極差!比如景區強制設立單一出入口,強行誘導購物,購物店全聚集在景區出口必經路線上,真的令人生厭!消防生命通道考慮好了嗎?

從經濟學產品理論角度來看

景區產品一般分為特色產品、經濟產品、流量產品,普通大門票產品都是以量取勝的維持客源市場的流量正常競爭。景區還會深度開發一些特色產品,實行另外付費項目。多是高消費、高利潤、高端品牌產品,為了打造差異化服務,滿足VIP、貴賓、豪華的特色產品組合。

當然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有消費,就免不了有傷害!

二道門票,二次消費,對於普通消費者就都會有情緒,心理潛意識的抵抗,反感!所以適可而止,二次收費旅遊產品、運營都需要把握好尺度。

所以我們在選擇旅遊消費時,注意看清楚景點門票所包含具體信息。

根據自身需求購買。如景區電瓶車(纜車、觀光載具),考慮行程距離、身體條件、靈活選擇;考慮景點的熟悉程度以及愛好,選擇是否需要景區導遊(或電子)講解;還有可以根據具體景點價值、價格和旅行體驗需求,選擇是否需要自費參觀!

總之,景區太大、太多,管理複雜多樣,景點相關旅遊消費項目琳琅滿目,優劣難辨,請擦亮眼睛,合理選擇旅遊消費!儘量避免消費陷阱和套路,祝願大家都能在旅遊時輕鬆愉快地玩耍!

我是@螞蟻兒上樹,資深旅遊產品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感謝你的關注點贊!

螞蟻兒上樹


你好,很高興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做為一個遊客,我也挺反感景區的二次收費的,說好的遊玩景區,到了現場這邊進不去,那邊玩不了,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種二次收費?我們下面來分析下

隨著現在一些旅遊景區面對逐年增長的管理和維護成本,單靠門票收入已經越來越難,必然要求門票漲價,如果價格漲了,又阻礙了一些遊客腳步,所以很多景區繼續開發出一些玩樂項目,產生了二次收費。

據說我國沙漠第一泉的-甘肅敦煌月牙泉,18年來耗資40億續命,只為留住世界奇觀。

我國故宮每年也要請很多專業人才來修復和保養故宮內幾百萬件的藏品·還要花費很多錢去維護故宮的安全防火防盜等。

當然也有一些景區利用天然名山大川、自然景觀、人文古蹟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沒有二次創意建設,門票收費標準太高,普通人去不起。

我是認為如果是公共的天然資源景區就不要搞出二次消費,如果是景區自己建設的娛樂項目搞個二次收費,也合情合理。自願去玩的就去體驗下,我們一般遊客就去玩下天然的公共資源。

大家是怎麼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陌上蘆葦


第一

有一種被欺騙感覺,心裡很不舒服,下次絕對不會再來了,

第二

反過來考慮的話,又感覺誰不容易,人家又沒有逼你,一般正規的景區都是一次性支付必要的大門票。有交通車的會捆綁銷售交通車。但是景區內的索道等可能會有二次消費,但正常情況下二次消費都不是必須消費,遊客可以自主選擇。這是景區為了提升服務或者說為了不使門票價格太高而採取的政策。

舉例說明:某景區門票60元,交通車30元,景區上下行索道100元。

想進去景區遊覽需要購買60元門票和30元交通車。景區有登山步道,也有索道,如果選擇索道上下山需要另外購買100元索道票。如果不願意選擇索道上山,可以步道登山不花錢。

如果捆綁銷售門票是190元,稍稍嫌貴,可能一部分人就不選擇來這裡休閒觀光了。除去100元索道,必須消費門票只要90元,不算高,普通大眾都消費的起,來消費的客人一定會比捆綁銷售來的人多。

所以二次消費對景區和遊客都不是壞事,只要不是強制消費,不給消費者增加負擔,合理的收費增值服務是應該提倡的




燕王禧酒


你好,我是醉美,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希望你能滿意。

我對一些景區的二次收費的現象,從本人內心來說是不滿意的,景區二次消費,一般是指進入景區必須的首道門票之外,遊客在景區內進行的其他所有消費。包括景區交通、索道、小景點門票、小火車、遊船、休閒娛樂、旅遊商品、文創產品、餐飲、住宿、導遊、停車場等。

我認為,關於景區包括擺渡費等二次收費的情況,一是要儘量杜絕,二是要明碼標價。

現在不少地方進景區還要坐十幾公里擺渡車,這個問題在景區很普遍,很多旅遊景區的大門都向外挪了十幾公里,想進景區,必須附加擺渡費。

1、少數景區,自駕車的遊客只能停在景區服務中心,必須坐45元/人的擺渡車進景區。從遊客服務中心到精點景區還有12公里,沒有通行證的車禁止駛入,僅這一項多收的費用,相信能給景區帶來不少收入。

2、個別公園,門票60元,另外擺渡車票60元,最多幾公里,還得賣票。有遊客在想那麼老遠來到,你是進呢,還是不進去,我想還是得進去玩。

其實像峨眉山,張家界,泰山這些著名景區,盤山十八彎的路,私家車開上去安全是個大問題,景區如果不設擺渡車是不行的,只要價格合理,還是可以認可的。

建議景區加強管理,減少二次收費,讓遊客高興來,滿意走。對我這樣的回答,大家認為滿意吧!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