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越沒得到的東西,越想得到?

山上有個湖


越沒得到的東西越想得到,這是人性的弱點。也許在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種夢想,希望得到那種幻化了的虛無飄渺的東西,或者是那種遙不可及的東西。其實是自己為自己編織的夢,自己在這種夢中暢想遨遊,留戀忘返,希望這個夢想有一天會實現。

另外一種是對自己握在手裡的東西總是不滿足,總覺得自己的沒有別人的好,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自己擁有的東西卻不知道珍惜,而是把目光投向別處,得隴望蜀,朝三暮四;得不到就絞盡腦汁,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即使你真正的得到了,又該如何呢?最後一定會落個身敗名裂,眾叛親離的下場,豈不可悲?

人的慾望總是永遠也無法滿足的,總認為別處的景色是最好的,外面的世界最精彩;但是,誰敢確定,遠處的風景一定比這兒好,遠處的水一定比這兒清,遠處的山一定比這兒高?又誰敢保證尋找的途中沒有虎豹豺狼,遠處的森林裡沒有吸血的毒蟲,遠處的天空不會充滿陰霾?

我們在追求那種無法得到的東西的時候,應該回過頭來看看,其實美好的東西就在你身邊,只不過你往往忽視了它,或者是對它熟視無睹,視而不見;殊不知你也是別人羨慕的對象,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有許多時候,我們費盡心機,不惜代價得到的東西,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甚直還不如我們已經原來擁有的東西,我們會有一種失落感;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貪念在作怪,是我們這山盼著那山高,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滿足,踏遍青山我們又回到了原處。如果我們能夠珍惜眼前的一切,我們就會遠離失落,遠離煩惱。

有許多東西在我們失去它的時候,才知道它的珍貴。就象一個人,當你離開他的時候,你才知道他對你是多麼重要,你會想起他的許多好處,想起他的點點滴滴,想起他曾經對你的呵護與關愛。你悔恨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好好的珍惜他。但後悔有什麼用呢?你為了得到那個你曾經朝思暮想的另一個人,那個曾經讓你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那個人。你不顧一切、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曾經深愛你的人;得到手後你才明白,真正愛你的還是你離開的那個人。你即使腸子都悔青了,還能把他挽回嗎?自己釀下的苦酒還是自己吞嚥吧。

人生得不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有許多東西我們不一定非要得到,抓住屬於你自己的就可以了;該來的你擋都擋不住,該走的你留也留不下;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沒有莫強求。人生必定要錯過很多,也必定要失去很多。不要認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最好的永遠都在前面。還是好好珍惜眼前的吧,眼前的風景才是最美好的。


三農奇文


人總是到手的肉不香野花香,失去的倍加可惜。

在一次酒會後,小費突然號淘大哭,盡吐酸水。在海豐農場,他明知道阿珍喜歡他,可他偏愛上了小分隊跳舞的黑玫瑰。三天兩頭去找她。有一個三寒夜,他被拒在門外凍成病了,發高燒,都是阿珍一匙一匙喂著他。

直到有一晚,阿珍聽見他迷迷糊糊叫著:玫瑰丶玫瑰,我愛你…

阿珍呆了,轉而飛奔而去。同伴們都面面相覷。只見大安眉頭一皺,拔腿而追。那一晚阿珍在大安懷裡痛哭:我愛的人,他不愛我。哇啊!

阿珍,你不知道嗎?真正愛你的人是我丶是我。小費是我的最好朋友,我一直勸他要愛珍珍,珍珍是世界上最好的姑娘。他要摘玫瑰,他根本不懂得愛!

大安和珍緊緊地摟在了一起。

後來返城後,好多年後大家相聚,原來小費和黑玫瑰結了婚,黑玫瑰經常在外跳舞深更半夜才回來,兩人拳腳相加已是生活主旋律了。

兩對人八目來回對視,小費看見阿珍偎依在大安肩上,含情脈脈地說:生活中有你,一生無撼!

大安聽了,笑成了眯眼。小費聽見了,觸動了心境:當年的跟班,比我幸福啊!

對景傷懷,一陣心痛,小費情不自禁地淚如潮湧…


夏雨風


因為人都有劣根性,對於得不到的東西會充滿獵奇心,就像男人平時看到的女神一樣,因為沒有得到,所以小心翼翼的守護,覺得高不可攀,等有一天,當他得到了,他也會覺得原來不過如此,所以越得不到反而越好,在這裡,奉勸大家,對於任何東西與人,我們應該善良,責任,秉持一顆真心,才會更好。其實我一直比較相信荀子的性惡論,覺得孟子的性善論太積極了,其實現在越來越覺得有些人會惡,有些人會善,環境固然重要,但是骨子裡的基因也是不可或缺的推力。



小小灰灰愛吃魚


因為已經得到的,不用再去想了


老吳聊的故事


有些人就是犯賤,不管家裡的那位是什麼樣,家裡的飯菜好不好吃都不重要,外面的屎沒吃過都是新鮮的。

家花沒有野花香,即使家裡的再好,都會惦記著別人家的,殊不知別人也惦記著你家的。玉皇大帝吃慣了山珍海味,突然吃一頓老百姓的家常便飯也覺得比什麼都香。人啊,擁有的永遠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後悔。

沒錢的人想著有錢就好,有錢人想著快樂就好,病人想著有健康就好,盲人想著能看見就好……每個人都在拼命追求自己想要的,殊不知你所擁有的卻是別人羨慕的,人應該少一點貪念,多一點知足,所謂知足者常樂,願每個人都能明白!


小陽姐生活錄


人總想得到各種各樣的東西,然後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想要擁有,比如學生想要好成績,年輕男女想要戀愛對象,職場的人想要升職加薪,人人都想要活得長、活得快樂、還要有錢,最好還有地位,等等。

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是人生永恆的主題。

然而生活的常態是:很想要的東西經常得不到。然後,我們遇到了一個巨大的人生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比較簡單的回答是,很想要的東西往往都很難得到,或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人生的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比如,關於這個問題,有個很簡單的故事給出了很複雜的答案。

2.

在兩千多年以前的以前,有個人叫甘蠅,這個人射箭特別厲害。據說他的箭一射出去,飛鳥走獸就會應聲倒地。甘蠅是當時名副其實、百發百中的神射手,而且射的是移動靶。

這麼厲害的人當然有許多人想跟他學習。但甘蠅的學生裡面,歷史上只記錄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做飛衛。因為,飛衛的射箭本領後來居然超過了師傅。正應了那句話,“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

飛衛不但射箭的本領超過了師傅,而且飛衛的故事也比師傅的豐富。

因為飛衛也收學生,而且收了一個很不正常的學生。這個學生的名字叫紀昌。

像許多求學的人一樣,紀昌好不容易拜了師,等著老師傳授神奇的箭法。

飛衛老師給的方法很簡單,他對紀昌只說了一句話,“你先學不眨眼睛,然後才能談及射箭。”

紀昌是個不大正常的人。他沒有問飛衛一大堆問題,比如:不眨眼睛跟射箭有什麼關係?我想學的是射箭,為什麼要學不眨眼睛?如果學不眨眼睛,怎麼學?等等。

這樣的問題,可以問出成千上萬個。飛衛的其他學生很可能都這麼問過。很有可能,飛衛被問煩了,把他們都哄走了。所以歷史上飛衛的學生裡面只記載了紀昌。

紀昌學射箭的時候已經結了婚,年紀不算小了。他聽了老師的話,二話不說回到家開始練習不眨眼。紀昌的老婆每天織布,紀昌就躺在織布機下面,眼睛盯著梭子看。

這是紀昌第二個不正常的地方。按理說,老大不小也成家立業了,整天傻不愣登的盯著梭子看,而且,一看就是兩年,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說成是精神病。可惜,關於在老婆的眼裡紀昌是個什麼人,歷史沒有留下記載。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之後的紀昌終於練就了一手絕活:即便用錐子扎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不眨眼的功夫練到了這種程度,紀昌終於跑去見飛衛。

紀昌當時的心情應該五味雜陳非常複雜,是躊躇滿志,還是苦盡甘來滿懷期待的等著飛衛教射箭,都有可能。

然而,紀昌等到的只是飛衛的第二句話,“功夫還不到家,你還要學會看東西才行,要把小的看大,學會了之後再來告訴我。”

紀昌還是那個不正常的紀昌。苦練兩年,苦等了兩年之後,聽到老師這句話,他還是二話沒說,傻不愣登的回家繼續練眼力。這次不是練習不眨眼,而是練習用眼睛。

活著的東西里面什麼最小呢?答案是顯然的,蝨子——跑到人身上讓人癢不可耐的小動物。蝨子小到什麼程度呢?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光裡,互相給人抓蝨子是一項專門的技能(估計這樣技能是從古猿時代遺傳過來的),因為那東西實在太小,很難被發現。在沒有顯微鏡的古代,蝨子夠得上是動物裡面最小的了。

紀昌抓了只蝨子,拔了根牛毛,然後用牛毛綁住蝨子掛在窗戶上盯著看。一連看了十天,他終於感到蝨子好像比之前看上去大了許多。但大了多少,又說不清楚。紀昌不好意思去找老師回話,只能繼續天天盯著蝨子看。

這一看,又是三年。對此,紀昌的老婆又忍了。

此時,距離紀昌跟飛衛學習射箭已經過去了五年。別說射箭,手還沒怎麼碰到弓,也沒怎麼摸過箭。

好在,三年之後紀昌又練出了一手絕活:他能把許多人在眼皮底下仔細找都很難發現的蝨子,看得像車輪那麼大。不但如此,紀昌看周圍的平常事物,比如桌碗瓢盆還有他老婆,都能看得像山丘那麼大。

這時候,紀昌沒有去問老師怎麼練射箭。他決定自己先試試——車輪那麼大的東西,怎能射不中呢。

紀昌搭弓放箭,不但射中了蝨子,而且穩穩的射中了蝨子的正中心。不但射中了蝨子正中心,而且拴著蝨子的牛毛都沒有斷。

此時的紀昌,眼淚都快樂掉下來了。他終於又一次百感交集的去見老師飛衛。他把自己的情況跟老師說了。結果,飛衛高興的跳了起來,拍著胸脯說,“你掌握技巧了。”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這個故事出自偉大的《列子》。

紀昌練射箭,練了五年。五年裡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時間裡,卻沒有射箭。五年裡,他只聽到了老師的三句話。兩句話是方法,他二話沒說照做。第三句話是結果,告訴他練成了。

3.

這個故事二十年前我爸爸講給我聽,可惜我當時年少無知只覺得挺好玩,很奇怪,二十年後我才稍微領略故事的深意。

回到那個人生問題:為什麼我們很想要的東西總是得不到?

甘蠅、飛衛和紀昌師徒三人練習射箭的故事給出了足夠複雜和豐富的答案。

比如,

我們並不真正知道我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並不真正知道我們究竟在做什麼。

我們從來不去問一件事情的因果——比如眼力不行,射箭怎麼可能厲害。

我們很想要得到的東西,其實很不清楚——甚至,我們根本不去看,更別說看得清。

我們很想要達成的目的,本來是可以達成的,但是,我們沒有耐心。

凡事都有方法,很厲害的方法往往很簡單,可是我們不相信也不嘗試,嘗試了卻不勤奮,勤奮了卻不走心,走心了卻不認真,認真了卻不專注,專注了卻不執著,執著了又不夠忘我投入。

我們太喜歡動嘴皮子,或者動腦子,卻不動手,或者動了手,卻不手腦並用。

世間的人都很聰明,但有成就的人極少,這些人都是傻子。

另外,結婚找對象最要緊的是找一個能受得了自己的人。

等等。

有人說,人生很短暫,一眨眼就過去了。

可是,我們睜著眼睛的時候又看到過什麼呢。

也許《列子》講的故事還想告訴我們,眼瞎了都不要緊,心盲最可怕。

我們長著眼睛,卻從來沒有認真看過世界上的任何一人,任何一物。

我們有心,卻從來沒有用心對待過世界上的任何一人,任何一物。

我們有手,卻從來沒有認真做過任何一件事。

相反,反過來的人有福了。

至少,他們沒有虛度轉瞬即逝的人生好時光


阿豪說


人性的弱點


用戶925169182025


我覺得是犯賤心理在作崇。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人往往對於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始終視而不見。而耿耿於懷,那些鏡中花水中月。始終糾結自己,擾亂於心。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每個男人都有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紅的就變成蚊子血,白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飯桌上的飯粒,紅的仍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明明擁有的時候,棄之如敝屣。有一句話“老婆是別人的好”,其實可能也不一定好,只不過因為那是別人的老婆,得不到,只能騷動。殊不知,你想偷別人的瓜,別人還想摘你的花呢。

其實最美的風景往往就在眼前!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清晨起床推開窗:迎面撲來的空氣是清新的,天空懸掛的太陽是熱烈的,嘰嘰喳喳的鳥叫是美好的,窸窸窣窣的蟲鳴是動聽的,屋前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是豔麗的 …………只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了,忽視了原來屬於它們的美。

最完美的人生狀態其實是一種殘缺美!

無論友情、愛情、親情,都無法做到十足的完美,終是要留下缺憾,留下殘缺。有時候想說的話來不及訴說,親人就離去了;想愛的人來不及好好相愛,轉身就已形同陌路。

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

古人云:“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本沒有完美的存在,不完美或接近完美,才是最完美的。

學會享受生活賜予的一切,接受不完美,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人和事,珍惜眼前。懂得珍惜,才能擁有更多。


雪花飄飄fv


好奇心新鮮感。


王秋章


因為這是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