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武則天可以稱帝而其他的女人卻不能呢?

一滴露珠608


歷史上的任何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偶然和必然。武則天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原因有很多,內部原因是,武則天的個人能力足夠強,野心也足夠大,手段也足夠狠毒。要成為一個皇帝,尤其是合格的皇帝,能力、野心、手段這三者缺一不可。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性格溫情而且多病,很多政事就交由武則天處置,因此慢慢把唐高宗架空,培植了一大批自己的堅定支持者,當時朝內朝外有“二聖”之說,意指唐高宗和武則天二人達到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處理朝政的多年,武則天也表現出了超強的政治手腕,對外收復安西四鎮,威震吐蕃,對內,平定叛亂,推動科舉制度發展,重用布衣,打擊門閥豪強。

歷史上,類似於武則天有強大權力的女人有漢朝的呂后,遼國的蕭太后,清朝的孝莊和慈禧,為何這幾位沒有做女皇帝,簡單來講,要做女皇帝,一要想做,二要能做,呂后想做,但不能做,在漢朝,劉家的勢力很強大,到處都是劉邦的兒孫的封國,就在中央,劉邦的舊部也掌握著很大的話語權,不服呂后的人大有人在。蕭太后,孝莊,有能力做,但是不願意做,至於慈禧,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把國家搞成這個樣子,能不亡國就不錯了,豈敢覬覦神器。

綜上,武則天能做女皇帝,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偶然。


光帆1號


歷史上最早而最有名的權勢太后——秦宣太后羋八子,也就《羋月傳》的歷史原型。那時候還沒皇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是宣太后的重孫,宣太后的丈夫秦惠文王也是這一代才剛剛稱王。當時宣太后在秦國權傾朝野,她的2個弟弟和另外2個兒子都掌握了極大的權勢。她的國王兒子秦昭襄王本來就是很強勢而有能力的國王,但是跟她爭權多年。宣太后之所以沒有為王,更多的原因是沒有這個想法和意識。也就是腦海中根本沒出現這個念頭。她在太后時期有情夫,還和情夫公開來往,生下兒子,和實際上的帝王也沒什麼區別了。幾十年後,秦始皇生母趙姬效仿了她,結局非常悲慘。而宣太后最終勢力被兒子秦昭襄王剿滅,但是到底保留了和情夫生的兒子的性命。

還有個就是劉邦的結髮妻子,曾經受盡苦難,被丈夫遺棄。後來她變的手段十分殘忍,殺韓信,烹彭越,做人彘。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在位,呂后基本上已經掌控了整個國家,可以為所欲為。她沒當皇帝的主要原因也應該是根本沒這個想法。武則天自身當皇帝,都有很大的阻力,很多人都等著她死後恢復男權正統。而她還沒死,就在神龍革命中被她的兒子和五個忠臣推翻,幽禁起來。女皇制度怎麼可能延續下去呢。她自己都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特例。武則天當皇帝的這種想法,肯定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來自於一系列的環境影響。在武則天剛剛接近到唐高宗身邊的那一年,唐朝大地上出現了一個奇女子——陳碩真,她是農民起義軍領袖,竟敢自稱文佳皇帝。這是女人第一次想當皇帝好不好?還是一個草根出身的女人,竟然有這樣的膽量,實在是太跨時代了。雖然陳碩真最後兵敗被殺,結局悽慘,但是,這件事情如果當時身份還非常卑微的武則天不知道,之後肯定也知道。陳碩真開創了一個新的思路。雖然有一種說法稱,武則天其實是第三個女皇。因為第一個是北魏的元姑娘,第二個是陳碩真。但是,前兩個嚴格說都不算女皇。一個是在嬰兒時代被冒充成男孩當傀儡皇帝,一個是農民起義很快就覆滅的自稱皇帝,都不算正統。所以,武則天還是唯一的女皇。為什麼說思想是武器呢?因為有了思想,就會敢於嘗試,最後就有成功的機會。所以,男權社會的男人們,拼命將女人想當皇帝的思想扼殺在萌芽中。武則天開創了一個先河,做出了一個榜樣。她之後的女人終於有效仿的對象了。太平公主對權力有著極強的慾望,她其實一直想當皇太女,但是武則天出於保護她的理由,或者出於男權社會的思維定勢,從來沒有考慮過太平的繼承權。可見武則天也有其思維侷限性。她的繼承人考慮對象只集中在自己的兒子和武家的男性後代身上。太平公主在武則天死後曾一度強勢到連身為太子的李隆基都十分懼怕她,差點讓自己的妾打胎,用這種方式來在太平面前低調做人。最終,太平跟李隆基爭權失敗,被賜死。4個兒子有3個被殺,另外1個因為是李隆基的鐵桿擁護者才免死,但是一直被李隆基防備和邊緣化。她當時強敵環伺,她又不夠聰明能幹,政治經驗非常欠缺。她不想想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哪一個是省油的燈,竟然毒殺了自己唯一的依靠唐中宗李顯。最終立即和女兒安樂公主一起被剿殺。太平和韋氏的失敗,是因為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自身能力又不足夠,因此無法成為女皇。武則天能成為唯一的女皇,除了所處時代好,國勢強盛,有思想的基礎之外,更兼肚子爭氣,能夠生育4子2女,身體狀況好,所以在67歲這種在古代算是的古稀之年的高齡,還有魄力去冒天下之大不韙,掃除一切障礙登上帝位這樣一些原因。普通人在這個年紀早已經心腸變軟,厭惡殺戮了。又有多少皇帝和權勢太后在這個歲數早已化成白骨了。除此之外,武則天遇到了一個政治能力很強,但是身體卻不好的丈夫,這給她掌權提供了經驗和機會。

而當時,門閥和平民勢力的爭鬥之中,武則天順勢而為,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才能一飛沖天。這麼多契機都要滿足,才能成為女皇,這個艱難程度相當的高。所以,也只有武則天能成為獨一無二的女皇了。我是老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隔壁老王談歷史


為什麼武則天可以稱帝而其他的女人不能呢?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分成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方面是武則天具有什麼樣的條件可以稱帝?

武則天能夠稱帝的原因,又可以從主客觀兩方面來說。武則天個人能力出眾,野心同樣超人,這使得她具備控制朝政操縱群臣的基本條件。而他的丈夫高宗李治體弱多病,客觀上又為武則天提供了攫取權力的條件。另外,我們還應當注意到武則天所處的時代。盛唐時期的中國社會,經過了魏晉南北朝幾個世紀的玄學洗禮,已經傳統社會倫理的約束力已經降低了很多。儒家學說在當時的影響力,顯然遠遠落後於佛道。(實際上,直到唐代中後期,儒學才有漸漸復興的趨勢。)再加上李唐王朝所繼承的鮮卑少數民族的傳統和文化,女性的社會地位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這樣的社會環境,為女皇帝的出現創造了可能。實際上,在武則天之前,就曾經有一位叫做陳碩貞的巾幗英雄打起了叛亂旗號,自稱為“文佳皇帝”。總之,特定的歷史時代再加上武則天卓越的個人能力和政治機緣,才風雲際會,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景。

 

下面,我們要看看為什麼其他人無法成為女皇。實際上,武則天之外,中國歷史上女主掌權的事情並不罕見。我們可以以武則天所處時代為分野,看看在她之前及之後的人都缺乏了哪些條件而不能稱帝。

首先說呂后,劉邦死後,惠帝也早夭,呂后遂掌握政治權力,臨朝稱制,實際上,無論從權力上,還是一些重要的禮儀上,呂后都享受了皇帝的待遇,只缺了一個皇帝的名分。為什麼沒有當皇帝?這恐怕和呂后本人的意願及當時的政治格局有關。劉邦稱帝后,雖然對功勳卓著的漢初三王多方猜忌,並最終上演了“良弓藏,走狗烹”的好戲。實際上,與朱元璋的屠戮功臣想必,劉邦對於功臣還算是不錯的。為劉邦打天下的老臣中還是有不少人掌握著重要權力。劉邦大肆分封劉氏子孫,也給呂氏家族造成了相當的震懾。從實力上說,呂后並不具備稱帝的條件。另一方面,呂后所處時代,從無女主稱帝的先例,作為一位前朝底層官吏的夫人,我很懷疑她具備衝破舊規的勇氣,冒天下之大不韙當一回女皇帝。

武則天之後,權力比較大的是北宋仁宗朝的太后劉娥。劉娥本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後,即位的仁宗皇帝才12歲,所以劉娥以嫡母的身份臨朝攝政。劉娥也是一個能力出眾的女人,在她的治理下,國家實力逐漸增強,這為她積累了相當的政治資本。在她主政期間,也流露出效仿武則天的想法,甚至有人上書勸她登基稱帝。不過,時移世易,北宋時代的政治環境,早已非武則天時代可比。科舉制度的發展,使得儒學思想被牢牢定於一尊的地位。因此,劉娥稱帝一事的苗頭剛剛出來,就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北宋名臣富弼在回憶此事時曾說:“昔莊獻臨朝,陛下受制,事體太弱,而莊獻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賴一二忠臣救護之,使莊獻不得縱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實忠臣之力也。”這一番話,實際上也道出了後世再無女主稱帝的真相。

因為在傳統的儒家思想的威懾下,再沒有一位女主,會甘心為一個皇帝的名頭,堵上自己所有的政治前途。“垂簾聽政”坐享實權,不是一種更穩妥的辦法嗎?


三省居士


首先,自己的才能首先不容忽視,畢竟能夠在帝位上坐那麼久,也是相當有實力的;其次,機遇--能夠遇到沒有太大志向的唐高宗,讓她有機會顯示實力,不能不說是機緣巧合;再者,當時的李唐王朝,其實是相當開化的,所以從心理上接受女主這個事實,比起其它歷史時期,算是容易多了。\r\r另外與當時人的思想有關,唐朝人思想開放,所以武則天敢做,而呂雉則不敢,而宋明理學產生之後,人的思想更是封建閉塞,對婦女的禁制越來越多,慈禧也只能想想,不可能冒天下之人的反對當皇帝。\r\r你想想。武則天花費數十年積蓄了足夠的政治資本,擁有擁護她的政治團體,自己本身也是猛人,對內經濟發展,政治清明,對位那是國際強國,比今天的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啊,而相較於武則天,呂雉時代還有足夠多的開國功臣在,這無疑是她最大的阻力,還有就是外族的強大,那是也是匈奴的巔峰時期,最關鍵的是呂雉沒有自己的真正支持者,國家高層真正支持的寥寥無幾:至於慈禧那更是不可能的,對外中國是飽受欺凌的,國內先有太平天國造反,後有漢族官僚的崛起掌握地方軍政,要是真的稱帝難保這些實際上的軍閥不發難,精明的慈禧不會看不到這點。


奇聞雜談屋


武則天沒有軍權。在李治在世的時候,武則天沒任何權力,只有李治給予她的。李治在扳倒長孫無忌等老臣集團,建立了自己的班子,一些在太宗朝沒能混出面的能人在李治朝開始顯露。李治廢王皇后,一個是因為王皇后的生育;一個是因為王皇后本人的態度十分傲慢,李治是多次給過機會的;還一個就是老臣集團。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武則天登上皇后座位並非所有人都反對,因此集結成兩派,也是李治多次交涉鬥爭最終得到的結果。

在武則天當皇后期間,對比於王皇后,就的確要國母得多,王皇后連皇后親蠶禮都不願意做,武則天卻相當勤奮;而且,自己也寫了不少類似於“抑制外戚”“建言十二事”等文章以上奏於唐高宗。即便後來李治身體健康下降,武則天幫襯開始增加,但還是要經過李治點頭,才可以進行下一步。並且,史書也明載,李治就算是去世前幾個月,還在親自處理政事,並且讓官員密奏於他。

武則天真正的開始就是在當上太后,身為國君之母,這地位比皇后更上一層。這期間,裴炎這位豬隊友因為有私心,不能忍自己和韋家分權力,與李顯起爭執,李顯因為一句戲言,裴炎於是跑到武則天那裡瞎告密,武則天就不幹了,與幾個人把兒子給踢下去了。之後就是李旦繼位,當然這兒子坐了跟沒坐一樣,武則天實際掌大權了。最後,武則天就乾脆自己坐皇位了。

武則天坐上皇位之後,第一步就是掌控軍權,沒有軍權就等於痴人說夢。都知道,不少人起義反對的。在武當政期間,曾經在高宗朝的名將被武則天害死不少,黑齒常之,王方翼等將領。也導致武則天的外部邊境不太穩定,甚至丟地。

武則天在皇位後期,民心還是渴望於李唐家的迴歸,原本武則天想要武家繼位也被勸回,最終,武則天於神龍政變中被逼退位,退回皇后身份,隨唐高宗藏於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