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日本賭上國運,參賽者賭上命運

2020東京奧運會面臨“取消”。

東京奧運會取消也不是首例,此前日本東京作為舉辦地,已經兩次成功申辦奧運會,1940年,因為二戰停辦,而1964年東京奧運會則成了日本經濟騰飛的催化劑,此後11年,日本經濟進入歷史上增速最快的時期。此次東京奧運會同樣被日本國內視為“經濟拉伸器”。奧運會辦還是不辦?“莎姆雷特式的拷問”這一次落到了日本政府頭上。

2013年日本拿下2020世界奧運會舉辦權,安倍隨即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希望2020東京奧運會也能像1964年一樣拉動經濟增長,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日本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言語之中盡顯對於這屆東京奧運會的重視,而為了辦好這次奧運會,日本國內可謂傾其所有。

前後耗時近十年,無論是物料、場景佈置還有基礎設施方面均是精細化投入,光是為了打造高材質金牌、銀牌和銅牌,日本花費兩年在全國範圍內,回收了8萬噸小家電和621萬部手機等金屬材料,從中提取了32公斤純金、3500公斤純銀和2200公斤純銅。再加上大力鋪排酒店和商鋪滿足奧運期間巨大市場需求,還有場館建設等,據統計,目前日本整體投入費用已經高達2.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6億元。 近些年日本國民經濟大不如前,這幾乎是掏光家底畢其功於一役,可以說日本這一次又賭上國運。

2020東京奧運會,日本賭上國運,參賽者賭上命運


然而國際奧委會於3月22日緊急會議後發表聲明,指出在全球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將在未來4周就東京奧運會是否延期進行詳細討論。

日本國內看似仍然一片祥和,在疫情肆虐風口浪尖,2月16日,日本全國11地如期召開馬拉松賽事,有人戴口罩參加,據各地組委會統計,共有近10萬參賽者。此後疫情形勢在全球愈演愈烈,日本確診患者和死亡人數也直線上升。3月19日,聖火交接儀式如期在雅典帕納辛奈科體育場進行,日本國內聖火傳遞也在按照原定計劃舉行,一切似乎都在穩步進行,距離奧運會原定正式開幕時間7月24日還有好幾個月,疫情危機是否會直轉而下,局勢是否會出現峰迴路轉,一切尚不得而知。然而新冠病毒肆虐,蔓延全球,避免集會,避免人口流動,避免更大範圍群體的感染,大多國家都同步採取了相應的嚴控措施。日本方面安倍晉三則明確表示:“不推遲,不取消,不設限,奧運會將完整舉辦。”

2020東京奧運會,日本賭上國運,參賽者賭上命運

但是出於擔心新冠肺炎的風險,3月23日,加拿大奧委會在官網上發佈公告將不會派加拿大代表隊參加東京奧運會。而隨後澳大利亞也表示不會參加,據澳大利亞奧委會(AOC)表示,鑑於國內外(疫情)不斷變化的情勢,澳大利亞團隊今年夏天“無法集結”參與奧運會,會為2021年準備。

按照這種勢態,也許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宣佈退賽,如果運動界“名咖”爭相退席,那麼觀眾參與意願自然也會一併降低,沒有了選手和觀眾,舉辦方也就只能望洋興嘆。但是日本方面堅決舉辦的態度也是有理由的,就像各國各地爭相舉辦奧運會一樣,日本對於此次東京奧運會已經下了重金,希望藉此重振國民信心,再次發動經濟增長引擎。據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如果奧運會推遲或取消,日本經濟可能陷入連續四個季度的萎縮。

奧運會的背後一直都離不開“經濟”的因素,舉辦奧運會也是國力的彰顯。截至到第31屆 ,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包括因為戰爭原因停辦的三屆,現今也只有19個國家,23座城市成功舉辦,細數歷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如果不是因為赫爾辛基舉辦奧運會,有多少人會知道這座城市呢?又有誰會把中國和這樣一座城市扯上關係呢?第15屆奧運會於195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而中國也是通過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才再一次把大國強國形象傳遞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讓世界人民重新認識到中國的新面貌。

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意義對於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意義不言而喻,從中也可看出日本一定要舉辦奧運會目的是為了什麼?因為這既是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示,也能樹立更好的世界形象,還能很好的拉動國民經濟,各類好處不勝枚舉。

即便外界一直不看好,也有參賽國宣佈退出東京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在接受《今日美國》採訪時也透露,“國際奧委會已經確定延期奧運會,並且將大概率延期至2021年。”但是網上通過開源信息蒐集整理,可見日本政府方面態度十分堅定。

日本時間3月16日晚11時左右,安倍首相藉助西方七國集團(G7)首腦電話會議,敦促美歐各國加強協調合作,儘快抑制新冠肺炎疫情,確保東京奧運會以“完全形式”舉行。

隨後《日本經濟新聞》17日報道稱,迄今為止,日方並不打算舉辦一屆無觀眾或簡裝版的東京奧運會。

東京知事(市長)小池百合子也對媒體表示,東京奧運會不會推遲,更不會取消,而是會如期舉行。

2020東京奧運會,日本賭上國運,參賽者賭上命運

這幾番話都是很有份量的,既有日本首相的發言,也有日本國內官方媒體報導,還有日本內閣十分信任的東京市長表態,主辦方一而再再而三明確態度,看來日本這一回“鐵”了心要辦。

現今各類言論甚囂塵上,保持審慎理智的判斷也就變得尤為重要。通過此類開源信息彙總整理分析便可以得出有依據的判斷。所以千萬不要忽視網上海量、碎片化、未索引、無規則的信息。美國CIA就表示,70%情報資源來自開源網絡信息。此前也是在日本,一位粉絲通過放大偶像自拍照瞳孔的倒影,結合偶像社交平臺日常動態,最終找到對方住所將其殘忍殺害。不過福韻數據提醒,一方面既要小心個人信息洩露,另一方面也不用過於擔心,情報是海量的,面對開源信息,更需要具備情報分析師思維,情報分析師思維只有少數人具備,也需要刻意培養訓練。

各國疫情報導不斷,危機還尚未解除,日本執意如期舉辦奧運會,可謂背水一戰,賭上國運,而這麼龐大的賽事,涉及的利益鏈條之複雜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另一方面,各國運動員四年磨一劍,枕戈達旦,也不會輕易讓參賽資格流失,對於很多奧運會選手來說,不由得說也是一種契機,因為棄賽也就意味著少了競爭對手,雖然參賽國家和隊伍可能會減少,但是這一切並不影響金主們的角逐,也不影響競技者對於勝利的渴望。但如果疫情形勢仍未有所減緩,對於參賽者來說,則在賭上命運。

雖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不過現在才三月份,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國內各地確診疑似病例爭相清零,四面八方傳來捷報。等到七月份,待到山花爛漫時,也許一切都已經好起來。

奧林匹克精神會永存,希望日本可以度過這個難關,舉辦一次完美的奧運會。也希望不會再有更多的人因為疫情而離開。


編者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