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朋友圈刷屏的"華商太難"給騙了 微信已封殺誇大誤導公眾號

近日,微信出手封了50個違規公眾號。據報道,2月27日至3月16日,“掌上瑞士”“掌上白俄羅斯”“掌上印度”“掌上都柏林”等60多個微信公眾號批量發佈雷同的標題和文章,以華人口吻講述“國外疫情下的困境”。標題大多為“疫情之下的某某國:店鋪關門歇業,華商太難了!”

別被朋友圈刷屏的

圖源:俠客島

根據澎湃美數課爆料,這些公眾號全部來自福清的三家傳媒公司,福清海外同城人人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清天天快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清時代創想傳媒有限公司。

這三家公司實際控制人薛育明稱,此番“騷操作”與妻子郭紅無關,是自己想借疫情漲粉,便炮製數百篇文章在華僑微信群推廣,目前公眾號被註銷,其本人正在接受調查。3月17日,前述部分公眾號的賬號主體福清天天快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曾告訴媒體,該文章來源自海外華人投稿,是負責文章發佈的工作人員“弄錯了”,把一篇文章重複發佈到了十幾個(微信)平臺。

別被朋友圈刷屏的

微信方面3月18日回應稱,此類文章涉及誇大誤導,微信平臺已刪除相關文章近100篇,封禁3個主體下的50個違規公眾帳號。福清市委網信辦19日回應稱,已經和當地公安部門介入處理。

3月19日,澎湃新聞、Vista看天下、俠客島等多家媒體報道“微信封禁50個違規賬號”,引發網絡關注和討論。

別被朋友圈刷屏的

網絡上對“微信封禁50個違規賬號”事件以負面情緒為主,佔比72%。這主要來自於網友對涉事公眾號無下限營銷的牴觸和厭惡。“華商真難”系列文章,動輒“在某某地,我也‘躺槍’被隔離了”“我勸你別來某某國了”,通過煽動情緒、販賣焦慮以達到博取流量接廣告賺錢的目的,被網友揭穿畫皮,怒懟垃圾營銷號造謠。這些ctrl+C、ctrl+V的文章被封禁後輿論一片叫好聲“封得好”“點贊”,正面情緒主要來自於此。

別被朋友圈刷屏的

為什麼大家如此反感“華商真難”系列內容?

3月20日,中國終於全國本土無新增。這個令人激動的好消息背後,是全國醫護工作者的晝夜辛苦,是提供各種援助的愛心人士和企業的奮力奔走,更是每一個放棄自由宅在家裡的普通人的不添亂。另一方面,歐美5國確診過萬,國內輸入性病例增加,僅北京累計境外輸入76例。

這些撰寫“華商真難”自媒體編造故事、圖文,貶損其他國家的抗“疫”努力,營造“國外疫情已經徹底失控,只有回國才最安全”的氛圍,使一些本來無須回國的留學生、華商恐慌的扎堆回國,甚至不惜購買18萬一張的高價機票。讓留學生、華商們面臨錢包大出血、行程感染風險問題。此外,還大大增加了境外輸入風險,給國內防控帶來新的挑戰,更會激化已經熬了兩個月的國內民眾與海外華人的對立。前幾天“建設祖國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的聲音即是這種矛盾的一種表現。“新華每日電訊”的評論文章《不能容許自媒體造謠賺“疫心錢”》批評這些自媒體是“高級黑”。“俠客島”點評“華商太難了?營銷號批量產文真的是沒下限”。

大家還記得“感動億萬中國人”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嗎?刷屏之後,因涉胡編亂造,“才華有限青年”公眾號及背後的咪蒙將自己“作死了”。然而,這並沒有警醒部分唯流量是圖的自媒體。

近年來,自媒體成為“豬”都能起飛的風口,一時間泥沙俱下。為了“10萬+”爆款文章,為了打賞和廣告“恰爛錢”,部分自媒體沒有下限的製造一個又一個“狀元之死”、“華商真難”來愚弄大眾,製造“信息病毒”,擾亂網絡輿論空間。網友們的怒懟實際上是苦自媒體圈“流量為王”的風氣久矣。“新華每日電訊”認為,對於自媒體賺“疫心錢”亂象,絲毫不能坐視,更不能縱容,必須依法依規查處。

自媒體通過網絡發佈、製造、傳播虛假、不實信息不僅僅要面臨網友、媒體的口誅筆伐,還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處罰;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定罪處罰。

10萬+可能是每個自媒體人都想要實現的“小目標”,但在下筆之前,我們還是需要想想,我們能帶來什麼?是對讀者有價值的信息還是對KPI有價值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