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2020年如此開局,令許多人始料未及。庚子之疫尚未完結,緊接著大宗商品又在原油暴跌後引發多骨諾米牌效應,相關行業進入不斷下探通道。而美股在空前的在兩週內經歷4次熔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壓力,越來越多人認為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

而近幾年飽受政策影響的再生塑料行業本已步履維艱,在經歷開年後的一系列利空後企業又將如何勇闖天涯?

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原油暴跌後新舊料跟跌 但各環節跌幅不盡相同

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原油與塑料新舊料一直呈現正相關性。原油作為塑料的主要原材料,其價格波動將字節而快速的反應到塑料市場上來。儘管再生塑料價格波動有一定滯後性與緩衝性,但其長期走勢與原油仍保持較大相關性。

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在3月份暴跌後塑料各品種也同步出現下探行情,但跌幅不盡相同。金聯創數據顯示,原油目前價位較年初跌幅近60%,其衍生下游PP中天T03跌幅在12.03%,再生PP顆粒跌幅僅6.35%。


高成本下再生料跌幅有限 企業操盤難度加大

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上游原料貨源緊缺,高成本支撐下回料跌幅有限。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封城封村行動,各地的毛料市場啟動緩慢。在原材料斷層供應格局下,成本面高位撐盤。金聯調研瞭解,目前各地陸續解封,毛料市場相繼啟動,但恢復節奏不佳,毛利市場在大宗商品暴跌背景下較元旦後僅下降200-400元/噸。目前顆粒企業利潤已降至50-100元/的盈虧邊緣,故顆粒工廠在毛料尚未繼續下探前已無再次走低空間,企業操盤難度加大。


新舊料價差進一步壓縮 再生企業降負荷運行

原油暴跌後,再生塑料企業如何勇闖天涯?

2020年新舊料價差不斷壓縮,目前僅200-400元/噸,回料交投近乎遲滯。長期以來,再生PP新舊料價差維持在1000元/噸上下,但2019年後新料市場進入低價運行週期,新舊料價差再度平衡至500-1000元/噸。目前,製品廠在疫情過後訂單本就不多,面對始料未及的500元/噸以內的價差,

下游企業紛紛表示暫停或減少採購再生塑料。

在毛料尚未大規模集中供應前提下,成本難以緩解,而下游需求萎縮後再生企業進退兩難。金聯創瞭解到,目前多數企業生產動力不足,普遍降低開工負荷,謹慎觀望新料及下游動態。進口企業亦受全球疫情影響,船期延長,海關檢驗週期延長等,近期進口顆粒供應量減少。目前相關企業表示,待新料市場止跌企穩、毛利市場常態化供應後,將自毛料環節全線調整報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