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外援費萊尼確診,假如失去了他。誰能替補他的位置,魯能會做什麼樣的調整?

競彩之王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費萊尼因此缺席了本賽季的比賽(注:只是針對題目作答,此假設與本人立場無關),他的位置由誰來填補、魯能又會作何調整呢?我認為,魯能就坡下驢、順水推舟,不再引進新援,就以目前的4名外援打完本賽季聯賽!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判斷:

第一、費萊尼並非絕對的不可或缺,他的位置都有理想的替補人選

費萊尼在場上可打兩個主要位置,一是後腰,二是前腰。至於中鋒位置,在上賽季佩萊缺陣時曾打過,也有不錯的表現。比如上賽季亞冠小組賽魯能主場2-1慶南FC之戰,因為佩萊因傷缺陣,宋文傑和周海濱出任雙前鋒。但開場18分鐘之後,李霄鵬令旗一揮,費萊尼與周海濱進行位置調整頂上鋒線出任高中鋒,後者則回撤中場擔任後腰。也正是這個調整,第87分鐘費萊尼接張馳底線附近弧線球傳中頭球破門,魯能以2-1逆轉比分並提前一輪小組出線。

前段時間魯能迪拜冬訓,4場熱身賽魯能的4個進球全部由費萊尼一人包攬。雖然前3場由於佩萊因傷缺陣,但在第4場佩萊傷愈復出之後,進球的依然是費萊尼。從中可以看出,費萊尼之於魯能是極其重要的一員。特別是佩萊年齡又增加了一歲、今年已是35歲的情況下,一旦前場支點缺失,摧城拔寨的希望就有可能寄託在費萊尼身上。

但是,這只是一般人的設想,或者是以老眼光看魯能的結果。事實上,如果以更積極的態度來觀察魯能,我認為費萊尼即便在本賽季缺陣,對魯能的影響也並非不能承受。至少,從位置上來說,費萊尼不能上場,後腰首發人選鐵定就是莫伊塞斯+蒿俊閔的組合。如果後腰需要調整,第一人選將是劉軍帥,第二人選可能就是國奧球員黃聰。

至於前腰,自從上半賽季後半段以來,基本上就固定為段劉愚。如果需要調整,或者段劉愚輪換,則格德斯司職前腰,左邊鋒無論是吳興涵還是劉彬彬,都是即可替補也可主力的正宗左邊鋒,不存在任何問題。

第二、戰術分析:費萊尼缺陣,魯能或許正好嘗試新戰術

本賽季魯能引進了新助理教練、德甲霍芬海姆隊的馬克,據報道,他的一個最主要工作,是協助主教練負責球隊的戰術指導。而之所以用馬克替換了上賽季的法比奧,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上賽季魯能高舉高打的簡單戰術飽受詬病,馬克則是“傳控足球的踐行者”,追求地面配合、崇尚進攻。

這個信息,從戰術方面來看,於魯能至少有兩重意義:

1、改變打術打法。上賽季魯能的戰術非常鮮明,也非常簡單。基本上是以邊路突破、下底傳中為主。其中又以金敬道和吳興涵的左右邊鋒的邊路突破為主要標誌,邊後衛基本上不參與球隊的進攻,或者說邊後衛的助攻相對來說比較少。

因為有佩萊這個強力高中鋒,魯能的簡單戰術效果卻非常好。如果費萊尼打前腰(上半段),則魯能有兩名身高超過1米9的高大隊員,並且頭球能力都非常出色。這無論是在中超還是亞冠賽場,對於任何對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但這種戰術的一個後果,就是球隊缺乏創造力,沒有創新精神。只要主力球員不出現傷病,陣型基本上也是一成不變。格德斯、劉彬彬等球員上場的機會非常少,如果“雙高”戰術失靈,或者比賽失利,則外界的批評便不可避免。

而目前魯能的5名外援中,新引進的中衛卡達爾肯定是佔據一個首發名額,佩萊的狀態如果能夠滿足比賽需要,也是當仁不讓的主力。原本以熱身賽的表現,費萊尼絕對也是後腰的主力人選。如此一來,另一個外援名額只能是莫伊塞斯與格德斯競爭。而一個基本事實是,只要格德斯不在場,魯能基本上就只能沿用上賽季的高舉高打戰術。如果費萊尼缺陣,則魯能的常規首發陣容我認為應該如下安排:

前鋒:佩萊

前衛:格德斯、段劉愚、金敬道

後腰:蒿俊閔、莫伊塞斯

後衛:鄭錚、卡達爾、劉軍帥、王彤

守門員:王大雷

在這個陣容中,格德斯不是吳興涵那種只知道邊路突破、下底傳中類型的球員,而是更多的選擇內切、斜插禁區,或與中路球員進行配合。這種打法的格德斯與金敬道,與恆大的韋世豪和楊立瑜的打法非常相似。除了前腰上的段劉愚,莫伊塞斯大範圍的跑動、中路直傳等,都是非常有威脅的進攻手段。

2、徹底盤活格德斯。格德斯加盟魯能兩個賽季,引發的話題實在太多了。作為前巴甲半程射手王、MVP,到了中超卻無球可打、枯坐板凳,並且當時還只有22歲。說實話,他有些想法,甚至要返回巴甲,我認為都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個人認為,除了因為有佩萊、費萊尼兩個高點之外,李霄鵬在如何使用格德斯的問題上,未必就找到了最佳的方案。

如上所述,格德斯於魯能的打法,與恆大的韋世豪有形似之處。但實事求是地說,格德斯高韋世豪不止一籌。特別是腳下技術、對抗能力、擺脫能力、遠射得分能力等,全面在韋世豪之上。格德斯欠缺的,只是韋世豪在恆大的機會。

格德斯最經典的遠射,是上賽季第15輪魯能主場2-0國安之戰。第28分鐘,魯能前場打出默契配合,德爾加多與張馳配合,後者做球,格德斯得球略作調整之後,在禁區外大力抽射打近角,鄒德海對此基本上毫無反應。而第41分鐘格德斯接蒿俊閔右路傳中打入的第二球更是體現出其作為一名射手的意識。蒿俊閔傳球的之前一刻,格德斯與國安中路防守球員同時跑向前點,他當蒿俊閔傳出皮球的一瞬間,格德斯迅速後撤跑向遠點,結果一下子拉開防守空擋,撿了個近距離面對守門員而打近角的絕佳機會。

但U23政策的限制、球員的構成以及個人技術特點等,又使得李霄鵬在如何使用格德斯的問題上十分為難。吳興涵、劉彬彬都是26、7歲,正值當打之年,能力也相當,用誰不用誰都頭疼;而魯能的U23球員中,陳科睿、田金難在鋒線上堪大用,趙劍非在與鄭智、劉洋相比,也無法在左後衛上謀得一席之地;因為蒿俊閔、費萊尼、莫伊塞斯的存在,黃聰在後腰上更加連替補上場的機會都輪不上。用來用去,最後發現段劉愚在前腰上的作用並最後固定了下來。歸化球員德爾加多則反覆試用了多個位置之後,因速度和對抗能力的欠缺而被棄用。如此一來,格德斯就成了替補席上的常客。

費萊尼的缺陣,則魯能可作的變化將非常多、戰術變化也將非常豐富。如果莫伊塞斯與蒿俊閔搭檔,而格德斯司職左邊鋒,段劉愚前腰,金敬道或者張馳為右邊鋒,佩萊或者郭田雨突前。又或者,格德斯打前腰,吳興涵或者劉彬彬為左邊鋒,段劉愚與蒿俊閔出任雙後腰,莫伊塞斯拉到右路。甚至佩萊如果輪換,格德斯也可以頂上突前位置。

總之,無論如何使用,格德斯都將是魯能格有威脅的一張牌。並且格德斯在場,魯能的中前場進攻戰術更靈活多變。

第三、形勢的變化,魯能對成績的追求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由於疫情的影響,原定於2021年6、7月份在中國舉辦的世俱杯將延期,有可能延期至2022年,甚至有可能延期至2023年。如此一來,對魯能的影響相對來說更為有利。

1、按照原來的賽程,魯能要想進軍世俱杯,唯一的希望是爭取中超聯賽冠軍。根據亞足聯對亞洲的名額分配,中超冠軍佔一個、亞冠聯賽東西亞區冠軍各佔一個、亞冠聯賽東西亞區的亞軍之間進行較量,勝者再與大洋洲冠爭奪另外半個名額。

本賽季沒有亞冠聯賽任務的魯能,只能去中超聯賽的冠軍。但實事求是地說,在補強了小摩托、高拉特等歸化球員之後,堅持使用4外援的恆大,很可能在中超成為無敵的存在。魯能要越過國安和上港之後再擊敗恆大,難度實在太大。換言之,世俱杯魯能基本上連想都別想!

2、避鋒芒,緩稱王。基於上述分析,我認為魯能2020賽季的戰略目標,就應該設為“保五爭四”,戰略方針就是老人家說的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說白了,利用恆大、國安和上港為爭奪亞冠名額而頭破血流之機,自己馬放南山,演練戰術、打造新陣,為來年作準備。

這個基礎其實是存在的。首先是馬克的到來,雙方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一上來就是硬仗,馬克的足球理念、戰術思維得不到施展,也沒有時間去施展。而為了成績,李霄鵬也只能是硬著頭皮繼續他的高舉高打。如此一來,換助理教練的戰略目的就會落空,馬克不但成為多餘人,甚至有可能成為“拌腳石”。

再加上費萊尼的缺陣,則魯能在確保至少保持上賽季成績的基礎上,研究和演練以格德斯為進攻核心的戰術,以及不同的陣容配置。甚至,在場面和比分絕對佔優的情況下,還可以增加黃聰的比賽機會,以保證不因段劉愚的調整而導致比賽的被動。

總的一句話,費萊尼於魯能確實非常重要,但他的缺陣,也並沒至於球隊整體實力的下降。相反,魯能可以趁此機會,實施戰術上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魯能倒有可能是一件好事。


久古gg


魯能費萊尼的確診肯定會給魯能的整體戰術造成一定的干擾。因為在熱身賽中,我們可以看出費萊尼獨造四球,是全隊的核心。但是幸好魯能的中場還是比較豪華的,有蒿俊閔,段劉愚,劉彬彬,姚均晟,莫伊塞斯等優秀的球員,他們不僅可以挑起中場大梁,還可以使魯能換一種打法,增強組織進攻能力,不再像之前那樣依靠佩萊和費萊尼爭點來獲得機會。而且魯能的中場還有陳科睿,黃聰等年輕的球員需要鍛鍊,這樣也可以給他們增加機會。

所以說費萊尼的確診也魯能的確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是也無關大局。新匈牙利國腳中衛的加盟和本身魯能擁有的中場豪華陣容,再加上前鋒佩萊和格德斯的配合越來越完美。本賽季魯能沒有亞冠聯賽的干擾,一定會全力以赴,踢好中超聯賽的每一場比賽。

希望魯能可以在新的賽季奪得優異的成績,希望費萊尼可以早日治癒,迴歸中超聯賽。謝謝


f馳騁的駿馬


魯能應該繼續找外援,因為本來魯能外援就少,前鋒沒幾個,可以找洛國富或本土楊旭


三大球彙報員


今年學生不開學,聯賽沒日子,估計老費,用不著兩個月就能復出,還不至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