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合同兵”,為什麼沙特軍隊和法國外籍軍團,戰鬥力差距這麼大?

東斯坦因


沙特軍隊和法國外籍軍團戰鬥力差距這麼大,主要受招聘要求、接受的軍事教育,作戰要求和裝備三個方面影響。

首先說法國外籍軍團。他們由136個國家的8000多人組成,是法國陸軍中全部由外籍人員組成的正規軍。現在有前科和服刑過的罪犯已經不能參加法國外籍軍團,而且這些人員可以直接拒絕外籍軍團針對自己母國的作戰任務。參過過一戰、二戰、剛果戰爭、波黑戰爭、海灣戰爭等,歷史悠久,戰鬥力強悍。法國外籍軍團並不完全是僱傭兵,享受和法國陸軍正規軍一樣的待遇,只是在信仰上,五花八門,但是所有成員都忠誠于軍團。在宣誓時候,往往是喊“軍團,我們的祖國”,所以法蘭西國內民眾到軍隊普遍不喜歡外籍軍團。

外籍軍團選拔嚴格。加入法國外籍軍團,首先就得是18-40歲內的男人,不收女人。而且還要父母陪同有同意書才能報名。並且合約中還有六個月的試用期,雙發可以自願終至合同的。之後就是體能測試。比如一些測試項目就有:輕裝跑步12分鐘2800公尺,負重11公斤跑8000 公尺,超過 60 分鐘為 0 分。游泳要求100 米後馬上潛水遊 10 米,1 分 35 秒之內為滿分,400米 障礙,超過 7 分鐘為0分。攀繩裡面,繩長 6 米,扣掉身高之後相當於攀繩 4 米,不可用腳輔助。無法攀繩 4 米為 0 分。仰臥起坐40 下,俯臥撐,15 下,引體向上10 下為滿分,扛 40 公斤沙袋跑 90 公尺,24秒內必須完成。嚴格的選拔要求是法國外籍軍團強悍戰鬥力的保證。

軍事教育上,法國外籍軍團現在都是新兵開始教育。由於法國屬於軍事強國之一,在軍事教育上完全領先沙特,外籍軍團成員接受到更多優質優秀的作戰教育和訓練,不僅僅只教育常規作戰,也教育特種作戰。使得法國外籍軍團可以完成很多不同的作戰任務。

在裝備上,法國外籍軍團也比沙特士兵要好得多。裝備有法軍目前單兵最好的HK416F步槍。SPECTRA防彈頭盔,以及FELIN數字化步兵系統都裝備。“勒克萊爾”主戰坦克、C-130運輸機、突擊車、裝甲車等全部都有裝備,從裝備上看,法國外籍軍團就是法軍中的精銳。

說道沙特的合同兵,不知道題主是想說沙特僱傭的非本國僱傭軍還是沙特軍隊中的合同士兵。其實二者都比較類似。沙特不少士兵有著合同,類似僱傭兵,這些沙特合同兵首要參軍目的並不是打仗,更多還是養家餬口,拿工資。對於沙特而言,本國內厭戰情緒較大,招募兵源是個問題。

沙特的合同兵更多和普通的士兵類似,在符合年齡段和身體要求的情況下,接收正常的軍事教育。軍事訓練和法國外籍軍團相比就比較寬鬆,沒有非常嚴格苛刻的要求,但是沙特軍隊種類繁多的津貼助長了沙特合同兵的養尊處優。帶來的問題就是沙特軍隊低下的戰鬥力,雖然大量先進裝備,卻完全沒有發揮出對應的戰鬥力,作戰能力低下。

在裝備上,沙特合同兵並不見得多差。美國M1A2主戰坦克,中國PLZ45式自行火炮,“佈雷德利”步兵戰車,M113裝甲車和M2步兵戰車等裝備,以裝備水平看,比周圍許多國家都高。但是沙特沒有自己的軍工體系,沒有完整的軍事裝備鏈。

綜合對比沙特合同兵和法國外籍軍團,就可以知道兩者的重要性了,沙特合同兵地位普通,不是精銳戰鬥力量,法國外籍軍團在法軍中地位極為重要,常常是法軍干預國外一支強大力量。


靜聽竹林風


沙特是主動最大產油國,石油就是搖錢樹,有花不完的錢。

所以,沙特國民一出生就掉在了蜜罐裡,不愁吃、不愁喝、也很少有人上班,全靠政府福利過日子。

由於沙特國民多數都是養尊處優,沒有吃過苦,上陣殺敵這樣流汗又流血的事,他們是不樂意乾的。因此沙特在也門進行的戰鬥,都是僱傭軍或者說是合同兵在操刀完成的。

但是這些合同兵的戰鬥力確實不敢恭維,基本上是屢戰屢敗,抵擋不住胡塞武裝的攻擊。

僅僅是去年九月,雙方在也門與沙特納吉蘭接壤的邊境地區的一場激戰,胡賽武裝就俘獲了包括沙特軍官在內的數千名沙特士兵,還繳獲了大量軍事裝備。

法國軍隊從一戰之後戰鬥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二戰中一觸即潰,在越南打了八年沒有打贏,在阿爾及利亞打了幾年也是狼狽認輸。

但在法軍編制裡,有一直特殊的部隊——法軍外籍軍團。他們的戰鬥力則有目共睹的,表現非常神勇。

麥克阿瑟就曾說過,我要是有一支法國外籍軍團,跟日本人作戰就不會吃那麼多虧。

同樣是僱傭兵,戰鬥力為什麼相差這麼大呢?

一、武器裝備,

法國是世界第四軍事強國,還是世界上無數不多的擁核國家,武器研發能力名列世界前茅,武器裝備自然要領先沙特。

決定戰爭勝負的固然是人不是物,但一支沒有先進武器的軍隊是難以打勝仗的。

沙特有美國軍援,但沙特的武器進口不是系統化的,缺乏配套。

比如裝備有無人機,卻沒有性能優越的轟炸機,更沒有可以披荊斬棘的坦克,在戰場上就佔據不了主動權,無法適應複雜的戰場形勢。

二、戰士待遇。

各國都非常重視軍隊建設,對士兵待遇非常高。

比如你要當一個美國兵,立馬就能獲得美國綠卡,取得國民待遇。

你要當一個日本兵,也能成為日本國民。

法國的外籍軍團士兵,自穿上軍裝那一刻起,你就是一名法國國民,自動加入法國國籍,享有所有法國國民的政治經濟待遇。

但是沙特不同,你當了沙特僱傭兵,只是臨時工,很少享受合同制待遇。

據防務觀察2019年12月報道,一位也門老父親稱,其大兒子為沙特聯軍打仗陣亡,而獲得的撫卹加工資只有3000也門裡亞爾,約合人民幣83元。

沙特給一個所謂合同制軍人的月薪是1萬美元,但實際落到本人手裡的只有3000美元大量的差價都被掮客們賺取。

三、兵員質量。

法國外籍兵團組建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外國人在法國犯罪問題。

因此它的主要成員相當一部分是生活在法國的外籍罪犯,這些人個個都是亡命之徒,殘暴、兇狠、個性張揚,作戰也非常勇敢。

而且這些人都是好逸惡勞之徒,沒有什麼生存技能,有的還被判刑,失去希望。

當兵之後可以將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可以不在檔案裡記載原來的國籍和姓名,等於是獲得了新生。

但是隻要在戰鬥中立下戰功,就能改變命運,獲得榮譽的同時也能獲得金錢和美女,所以他們在作戰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戰鬥力爆棚。

而沙特軍隊的外籍士兵一部分是來自美國黑水公司的士兵,這些人很多都是美國陸戰隊的退役士兵。

美國軍隊一向重視生命,不提倡打仗玩命,這些人在作戰的時候能打就打,不能大就撤,不會出生入死。

沙特外籍士兵還有一部分從也門當地招募的,這些人大多是為了錢,為了生計而戰鬥,一旦見勢不妙,立馬就扔了槍逃命,或者乾脆繳械投降。

而胡塞武裝是為了信仰而戰,這些人為了信仰人肉炸彈都可以當,打仗更是視死如歸。

面對這樣一支不要命的軍隊,沙特的外籍軍團怎麼會是人家的對手呢?

四、士兵素質。

法國是個好戰國家,幾個世紀都是在不停打仗。

法國軍隊非常重視軍人素質,一個新兵到了部隊首先要拉練,其次是各種體能訓練,規定時間不達標馬上滾蛋。

而且軍隊所有武器,士兵都要非常熟練掌握,得心應手。

所以說,法國軍人是訓練有素的合格士兵。

法軍還經常進行大比武,對於獲得好成績的士兵進行表彰。

沙特的士兵多數是在也門當地招募的,簡單培訓一下就上陣了,更別說體能訓練了。

沙特的外籍士兵,說白了是烏合之眾。

沙特軍隊的裝備是現代化的,需要高學歷高文化水平的士兵才能掌握。

而沙特招募的外籍士兵,很多都是沒上過幾年學的半文盲,如何能熟練使用各種武器,充分發揮戰鬥力呢?


小約翰


沙特軍隊和法國外籍軍團不同,法國外籍軍團強調傳統軍事技能和強大的團隊精神相結合。

沙特軍隊

沙特阿拉伯擁有海灣地區裝備最精良的武裝部隊,而沙特軍隊儘管武器裝備精良,但卻是世界公認的最無效的軍隊。儘管美國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和數百億美元來訓練沙特軍隊,可結果還是毫無建樹。曾經幫助訓練沙特軍隊的四名美國軍官對此深感沮喪,他們透露,在沙特軍隊中,很多高級將領與沙特王室關係密切,而有的軍官則只顧考慮怎樣和王室建立上關係。

沙特阿拉伯的宗派部落文化對軍隊建設影響極大。沙特依靠宗派部落的忠誠來鞏固政權,同時,阿拉伯人對自己家族以外的其他族群缺乏信任。這種觀念使沙特軍隊在實際作戰行動中很難發揮戰鬥力。並且在職務軍銜晉升上,控制軍隊的宗派部落首先考慮的是自己人。

沙特阿拉伯皇室為了維持政權,經常制約競爭。沙特軍隊的機構設置很多都重複,軍隊雖然說是維護統治者利益,但同時又對統治者構成威脅,統治階層害怕軍隊各部之間進行聯合軍事演練。對內,沙特阿拉伯有國民警衛隊,沙特民警衛隊屬於宗教部落軍事力量,相當於國王的私人軍隊,這支部隊不歸國防部管轄,其主要任務是保護王室免受內部政變的威脅,兵力大約125000人。在形式上可以與沙特軍隊相抗衡,防止軍事政變。在沙特阿拉伯,地區軍事指揮官和省長需要經過相當複雜的審批程序才能組織部隊進行軍事訓練,領取武器彈藥。在這種軍事體制下,沙特軍隊各軍種之間很難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更談不上系統的作戰理論和聯合軍事演練。

另外,士兵福利方面,沙特軍隊中存在嚴重的不平等現象。將官以及高級軍官等特權階層的福利待遇相當高,各種補貼名目繁多。而下級軍官以及普通士兵的福利待遇明顯偏低。老百姓當兵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純粹為了拿工資。因此,沙特軍人怎麼能為沙特皇室以及其特權階層賣命,更談不上有什麼信仰和血性!所以可想而知,沙特軍隊的戰鬥力極低。連胡塞武裝組織都能打得沙特正規軍聞風而逃。

由於沙特地面部隊整體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因而無法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中發揮其作用。中東研究所國防與安全計劃高級研究員兼主任比拉爾·薩博(Bilal Saab)表示,沙特阿拉伯需要精簡軍隊規模,集中精力開展高質量的軍事訓練,並且招募高素質的士兵。

法國外籍軍團

法國外籍軍團名稱中的“外籍”一詞並不指在國外戰場作戰的軍團,外籍軍團本身就是法國的正規部隊,屬於法國陸軍的一個分支,但成員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

法國外籍軍團是法國軍隊中唯一不宣誓效忠法國的部隊,而是宣誓效忠本軍團。法國外籍軍團重點強調傳統軍事技能和強大的團隊精神,這些是保持軍團戰鬥力的重要基礎,也是沙特軍隊無法可比的精神支柱。

法國外籍軍團的座右銘是——Honneur et Fidélité(榮譽和忠誠), Legio Patria Nostra(軍團是我們的祖國)。

加入法國外籍軍團的條件相當高,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每月1280歐元(相當於9711人民幣)的免稅工資以及各種補助,免費服裝、飲食和住宿。在完成五年服役期後獲得法國國籍。

所有年齡在17.5至39.5歲之間的男性不論種族,國籍,宗教信仰,學歷,婚否,專業,軍事背景,語言(不懂法語沒關係)等均可報名。但是,必須經過測試合格才能入選。

  • 身體檢查

  • 體能運動測試

  • 心理測試

  • 人格測試(對心理測試的補充)

  • 動機訪談

選上以後,軍團新兵開始進行為期4個月的軍事訓練:

  • 初期培訓——適應當地的軍事生活,增強軍團文化的凝聚力;

  • 白色高頂軍帽行軍(Marche Képi Blanc)——全套裝備50公里為期2天(每天25公里)的訓練,第3天舉行佩戴白色高頂軍帽儀式;

  • 山地訓練(比利牛斯山脈的弗米吉耶爾木屋);

  • 技術實踐培訓(交替進行兵營和野外培訓);

  • 考試和取得基本技術證書(CTE);

  • 突襲行軍訓練(120公里);

  • 輕型車輛駕駛員培訓(駕駛執照);

  • 返回歐巴涅,然後向指定的作戰團報告。

法語教育(發音、閱讀、寫作)在日常中貫穿所有基礎訓練。

另外,法國人可以加入外籍軍團,但必須像所有加入的外國人一樣,身份註明為“外國身份”。

在經過嚴格的選拔以及一系列艱苦的訓練測試合格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法國外籍軍團的軍人。2008年在吉布提,一名25歲的斯洛伐克新兵在38攝氏度的酷暑下訓練時因中暑而死亡。因為該新兵在訓練時抱怨自己膝蓋痠痛,長官將他的飲用水倒掉並下令任何人不準給他水喝。

一名軍官這樣描述到:“如果你向我抱怨,那就不會順利。”

綜上所述,跟法國外籍軍團相比,沙特軍隊的戰鬥力當然差距大。


血色黃昏的黃昏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個國家軍隊的歷史因素以及沉澱能影響到一支軍隊的作戰能力。

沙特軍隊不止現在糟糕,歷史上也很糟糕,根本就沒有值得拿的出手的輝煌戰鬥力,在中東以及北非的國家中,能打的軍隊並不多,沙特的軍隊就是其中一個,從沙特軍隊的成軍背景與地位來看,沙特軍隊更類似於沙特王室的私軍、軍人並沒有天生的榮譽感以及歸屬感,國家民族整體的榮譽感相對滯後。


而沙特富有的生活也讓沙特軍人變了性質,沙特當地的居民很少有選擇當兵的,本國的高福利讓居民在家都能領到不錯的福利補貼,希望通過當兵賺錢的人都甬道了沙特去當兵,這其中又以非洲和阿拉伯的人居多,非洲的人自然不用多說,幹活都幹不好,還想當好兵嗎!而其他國家的人都是衝著錢去的,當生命受到威脅時都會第一時間選擇逃跑,畢竟命重要。

而法國則不一樣,法國的外籍兵團在建立之後,就是法國征戰外界的“尖刀”,在世界外籍兵團中也是赫赫威名,在二戰期間,法國外籍兵團就是法國征戰世界的急先鋒,為法國曆下了赫赫戰功,外籍兵團招收條件嚴格,除了體能外還要絕對的忠誠以及服從,由於是外籍兵團,需要在法國本土之外執行任務,對兵團人員要求極為嚴格。



當然,法國提供的福利也是一方面,只要表現良好以及服役時間長都能獲得法國國籍,根據服役時間長短,福利則不一樣,而另一方面參加外籍兵團的人都喜歡冒險精神以及富有戰爭因素思想影響。

法國外籍兵團在執行任務時的死亡率是10%,也就是說10個人裡面就會有一人犧牲,能去參加的都是對戰爭情有獨鍾的。

法國外籍兵團吸引外界前往的更側重精神方面以及對榮譽感的崇拜參加的,這和沙特從底子上是不一樣的,軍隊的歷史沉澱決定了這支隊伍的軍事素養。


難明我心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沙特怎麼能夠同法國相比。

誰都知道法國是發達國家,世界排行前四的軍事強國,也是極少有的具備海陸空三軍完整研發生產能力的軍事大國。法國絕大部分武器都是自產,且性能頗有先進,一些武器性能連我們也趕不上,更別說沙特。

沙特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幾乎所有武器都靠進口。

這樣一個國家,同法國去比?

而法國外籍軍團,則可以通過打仗拿到國籍。

以往法國政府規定,在外籍軍團服役滿五年以後,可以申請法國國籍。

不願意放棄原有國籍者,在契約結束後也可以得到法國居留權。

所以,很多外籍人士,把從軍當做獲得法國定居的唯一出路。

甚至還有一些是在祖國犯罪的逃犯,他們需要成為法國人。

這種情況下,外籍軍團作戰比較勇敢。

1863年的卡梅倫之戰:60多名外籍軍團士兵,被2000多人的墨西哥軍隊包圍,幾乎戰死到最後一人。

即便如此,直到今天,外籍軍團仍然是法軍的主力。

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只要有法軍作戰的地方都有他們!

外籍軍團士兵只要重傷,無論服役多久,可以直接成為法國公民。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為愛法國流血”法》,也是外籍軍團士兵願意加入的原因。

可惜,沒有人會為了一個國籍而變成殘疾人。

所以,外籍軍團士兵並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直接成為法國人。


薩沙


一個是正規軍隊,一個是給錢拉來的民工,打仗能用誰。


user776522


先看一下他們入伍時的要求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