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一年一度的年報季到了,繼中國平安之後,中國太保於3月23日發佈2019年年報。

受益於投資收益大漲以及稅收優惠政策,中國太保歸母淨利潤實現了高達54%的同比增速,達到277億元——這確是一張頗為亮眼的成績單,財險表現尤佳,在保持業務增速高於行業水平的基礎上,綜合成本率進一步下降至98.3%;只是對於貢獻了最多利潤的壽險公司而言,個險轉型之下,無論是人力還是新單業務,均顯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更大的不確定性還來源於新冠疫情本身:隨著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大流行,2020年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似乎已經無可避免,這成為影響保險業2020年發展的最大變量所在。

微觀的、宏觀的負面因素疊加,又恰逢2020年中國太保迎來轉型2.0全面衝刺,如何直面挑戰應對短期波動,長期挑戰,成為擺在中國太保管理團隊面前最大的難題。

“轉型2.0”行進3年後,中國太保會動搖嗎?

如今,他們已經在年報中給出答案,簡簡單單八個字:固守本源,以進固穩。

中國太保淨利潤大漲54%背後,產險降本增利,壽險面臨新轉型

2019年的中國太保交出了一份頗為光鮮的成績單:

歸母淨利潤大漲54%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太保實現歸母淨利潤2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達54%。

歸母淨利潤大漲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2019年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導致其所需繳納的稅收大幅減少,再加上2018年的稅收返還,稅收支出實際大幅減少。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投資收益率的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率達到5.4%,而2018年這一數據僅為4.6%。受此影響,中國太保2019年的投資收益大漲160億元左右。

表1 中國太保旗下各保險子公司的淨利潤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的年報中,中國太保還首度公佈了營運利潤——在剔除了短期投資波動、評估假設變動影響以及一次性重大項目調整等因素後,其2019年營運利潤達到279億元,同比增長13%,顯示其利潤增長相當穩健。

太保壽險謀求轉型

2019年,太保壽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125.14億元,同比增長5.0%,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正增長。不過這主要得益於續期業務拉動——續期業務增速11.5%。

受到行業轉型加速的影響,2019年太保壽險個險新單業務卻出現了一定的負增長,數據顯示,其個險新單保費同比下降了15%。

受新保業務負增長影響,實現新業務價值245.97億元,新業務價值率為43.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與個險新單業務下降相對應的,是營銷員人力的下降,從2018年的85萬人下降到了2019年末的79萬人。與此同時,該公司個人壽險客戶13個月保單繼續、25個月保單繼續率均略呈微降。

從業務類型來看,2019年,傳統型和分紅型業務是太保壽險增速最快的兩類業務。其中,傳統型保險業務收入836.89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長期健康型保險439.00億元,同比增長33.0%,顯示業務轉型仍在繼續;同時,受產品形態切換影響,分紅型保險業務收入1115.21億元,同比下降5.5%,不過,其依然是佔比最大的業務類型。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太保產險綜合成本率降至98.3%

2019年太保產險貢獻了更多的驚喜。其全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29.79億元,同比增長12.9%,依然保持較快的業務增速。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從險種來看,與行業整體情況一致,非車險成為業務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太保產險車險業務收入932.18億元,同比增長僅6.0%,而同期,非車險業務收入達到397.6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3.3%,佔比提升4.5個百分點,達30.7%。

在主要的非車險中,保證險、農業險又成為了增速最快的險種,分別達到60.0%、40.8%。

這其中,農業保險又最值得一提。2019年,中國太保實現農險原保費規模67.78億元(含安信),增幅達35.6%,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三。且近三年,中國太保農險市場份額從6%上升到10%,平均每年上升1.3pt以上。

在保險業務收入保持較高增速的同時,太保產險的綜合成本率卻有所下降,2019年整體為98.3%,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綜合賠付率60.2%,同比上升4.0個百分點,綜合費用率38.1%,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總投資收益上漲31.1%

投資收益上漲構成了中國太保2019年歸母淨利潤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669.78億元,同比增長31.1%,主要原因是固定息投資利息收入增長,以及受權益市場上行影響,證券買賣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所致;總投資收益率5.4%,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淨投資收益率也達到了4.9%,同比持平。

截至2019年末,中國太保管理資產達20430.7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7%,其中集團投資資產14192.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1%;第三方管理資產6238.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4.3%;2019年第三方管理費收入達到16.25億元,同比增長40.7%。

產險成本率降至98.3%,壽險增速趨緩,中國太保2020衝刺轉型2.0


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增添不確定性,中國太保直面三大挑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發,2020年中國經濟更充滿了不確定性,這也成為影響保險行業2020年業績表現的最重要變量之一。

2020年,中國太保的轉型2.0也已經進入全面衝刺階段。如何在現實困境之下,破解現實發展難題,成為擺在管理層面前最大難點,對於這些困境,中國太保,顯然也已經拿出解決方案,簡單回答,就是“固守本源,以進固穩”。

應對個險轉型挑戰,將繼續聚焦核心人力、頂尖績優和新生代三支關鍵隊伍

2019年個險新單業務、個險人力以及人均產能等核心指標的下滑,成為中國太保亮眼成績單背後的一大隱憂。對於一家以個險渠道為主的壽險公司而言,能否扭轉這一頹勢顯然至關重要。

對此,中國太保稱,壽險行業進入新週期,原有主要依靠人力規模拉動的經營模式難以持續,如何培育價值增長新動能,成為董事會持續探索的新課題。

在實踐中,中國太保逐步明確了方向,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繼續聚焦核心人力、頂尖績優和新生代三支關鍵隊伍,做實分層分類管理,推動營銷員隊伍轉型升級,同時加大力度促進線上線下經營融合,進一步豐富“產品+服務”新發展模式。

應對客戶服務需求升級挑戰,將力推“保險+養老”“保險+健康”

無論何時,對於保險公司而言,能否實現長期穩健發展的前提一定是能否牢牢把握住客戶的“心”。

為應對客戶日益多樣化、綜合化的服務需求,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太保正不斷加速“保險+服務”,這其中,“保險+養老”“保險+健康”又成為兩個重要方向。

“保險+養老”:中國太保於2018年7月正式吹響了進軍健康養老領域的“號角”。兩年來,“保險產品+養老社區+專業服務”新型業務模式已經初具規模,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太保共計發放養老社區入住資格7906份。

中國太保稱,建設“太保家園”高質量養老服務品牌,完善“保險+養老”生態圈,將成為太保下一步的發力方向之一。

“保險+健康”:通過近年努力,中國太保已初步構建起全方位、全場景、全覆蓋的“健康態”保險服務生態圈。作為其中一款重點打造的服務產品,“太保藍本”旨在為客戶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健康管理、快速就醫和理賠服務,自2019年4月上線至12月底,已覆蓋客群突破790萬。

應對效率提升瓶頸,將堅持“保險+科技”提升賦能水平

當然,任何的商業模式、服務形式都可以被複制,險企之間競爭,最終拼的一定是服務效率本身,越是面對不確定性,越是要堅定不移的推動效率提升。

應對效率瓶頸,中國太保稱,將進一步探索利用“數字工廠”將市場需求快速轉化為解決方案,優化敏捷響應機制,為一線部門賦能,讓創新科技真正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支撐。深入推進基於億萬級客戶資源的協同發展。提升個人客戶全生命週期的綜合經營能力,持續完善團體客戶協同模式建設,讓協同更好地發揮價值創造作用。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太保客戶數量同比增加9.6%至13856萬人,擁有兩件以上以上保單客戶數量增加26.8%至2568萬人,佔總客戶的比例提升2.51ppts至18.53%。

無論是對於中國太保而言,還是對於其他保險公司而言,看到眼前的困境,更要看到長期的發展前景——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進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政府職能轉變、減稅降費等依然蘊藏巨大發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