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遠,能有多遠?近,該有多近?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其實,不只是對待女子與小人,在日常相處中,人與人之間保持恰當的距離,是一門大智慧。


遠,不能太遠;近,不能太近。


遠,不要遠隔層層高牆,近,不要失去對對方應有的欣賞和尊敬。


美文︱遠,能有多遠?近,該有多近?

多少人秉持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告誡,給自己設下重重心防,不敢去靠近,不敢去付出,不敢有半點感情的波動。把所有人都拒於千里之外,在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同時,也把世上所有的溫暖和善意拒之門外。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不設防”。


不設防不是要故意暴露自己的缺點,而是在面對真情與真心,要敞開心扉去接納。


美文︱遠,能有多遠?近,該有多近?

多少人秉持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告誡,給自己設下重重心防,不敢去靠近,不敢去付出,不敢有半點感情的波動。把所有人都拒於千里之外,在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同時,也把世上所有的溫暖和善意拒之門外。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不設防”。


不設防不是要故意暴露自己的缺點,而是在面對真情與真心,要敞開心扉去接納。


作家王蒙就有一篇文章叫做《不設防》,“無害人之心,無苟且之意,無不軌之念,無非禮之思,防什麼?”


瞭解一個人需要的不是時間,而是撤去彼此的心防。珍惜那些真心待你的人,世上並非全是假意。


遠,不能太遠。


然而,人與人之間,也不能太近。


美文︱遠,能有多遠?近,該有多近?


弘一大師李叔同在臨終前有一段話很有名: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沒有兩個人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任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兩個人的關係好到極點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問題,兩個人的關係也就會開始朝相反方向發展。


無論是朋友也好,親人也好,距離太近了,就會對對方少一分尊重,忽視去欣賞對方身上的優點。少一分感恩,認為別人對自己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也很容易“得寸進尺”,對對方無止境的索求,造成多少“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的悲劇結果。


結果就是恃寵而驕、有恃無恐,把好的脾氣留給別人,把最差的態度留給自己的愛人和父母。有多少好友反目、戀人分手、家庭矛盾都是由此而來。


感情再好,也需要距離;關係再親,也需要自我。


近,不能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