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力量


2020年3月24日,歷時50天,在每一個戰“疫”工作者的忘我工作下,國內的疫情終於趨於穩定,我們緊繃的神經得以稍許鬆弛,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戰“疫”的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但當我們終於可以像往常一樣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仍有一群人正戰鬥在“高危之地”,他們是戰鬥在境外返哈人員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局“戰士”——金廣來、劉玉軍、姜浩、李惠、孫奚望、任豔雨!


站好最後一班崗,決勝疫情正當時!


是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他們曾堅守在小區卡點,他們曾奔波於發放消毒酒精的小區單元,他們曾穿行在超市藥店的市場監管,他們曾是“紅色逆風突擊隊”的一線戰士。


堅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力量


而在如今這個“冬去春來”的交接點,他們仍舊承受著戰“疫”50天的疲累,繃緊神經繼續戰鬥著!


用領導給大家打氣的一句話說,“新區復工了,百姓安寧了,這個苦我們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戰士們受得值!”


每天,他們身著隔離服工作到深夜,兵分兩路實施接收轉送任務,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酒店與社區之間,與意大利、日本、韓國、伊朗4國的返哈人員“零距離”接觸、“手遞手”服務。


雖然,這些返哈人員已解除14天隔離,但仍需留在小區觀察,這樣的“零距離”又怎能不危險?


堅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力量


在隔離酒店,他們要在這個境外返哈人員非常密集的空間裡,為護送人員點名、辦理交接手續、簽字、提行李,同車護送;在接送途中,隔離人員的情緒焦躁,嫌程序麻煩,他們要耐心解說開導;出現暈車的人,他們要想辦法處理解決;孕婦、孩子他們都要悉心照顧,多一分體貼;行李多,他們穿著不透氣的隔離服也要樓上樓下的搬運;在護送車內的密閉空間,他們要打電話溝通好各社區,確保第一時間送達小區,“手遞手”順利交接。


直到看著走進小區遠去的背影,他們的任務算是基本完成。那些許久未相見的家屬,得以見面時,對工作人員感謝、感激的話語,哽咽而真誠,那份感動、心安是減除疲累的最好“靈丹”。


堅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力量


他們是護送者,也是服務員,還是工作人員。每每工作到深夜九點多鐘,終於可以回家的時候,他們還要彙總報表,完成疫情防控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這份辛苦與危險,連續作戰50天的他們咬緊牙關硬扛著。


50天,或許算不上多久,但是每一個戰“疫”的逆行者,誰不知道這50天的工作強度,但他們仍選擇堅持到底,因為他們是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戰士”,他們的身上閃耀著“軍人的光環”,那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還有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信仰、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都是他們奔走的動力源泉!


堅守!奔走在境外返哈集中隔離點的退役軍人力量


每天清晨,他們並不能睡個懶覺或陪陪家人,他們早早出門,工作在復工一線,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各項工作逐一推進,穩步落實,在機關崗位上隨時待命、準備接收疫情防控指揮部推送的“隔離點”接送任務,週而復始,日夜鏖戰。


日復一日的堅持,“兩個陣地”的堅守,或許境外返哈人員還會陸續增多,而我們唯有為他們祝福,共同祈盼著,戰“疫”勝利的春天!


堅守在“隔離點”的最美逆行者!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