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3月13日,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官網發佈“烏審旗為退休鄉村醫生髮放養老補助”信息,指出“烏審旗為女滿55週歲,男滿60週歲的鄉村醫生髮放養老補助1200元/月/人”。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看到這則消息,筆者心裡還是略感欣慰,1200元雖然不多,但在農村地區,解決溫飽還是沒問題。然而看到下面的幾則消息後,心裡又是涼了下來。

3月16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人民政府發佈“雨湖區2020年度新增老年鄉村醫生生活困難補助發放人員名單公示”。從公示名單中可以看出,工作年限16年至51年的村醫發放困難補助為150元/月,工作10年的發放困難補助120元/月。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政府官網截圖,姓名、衛生室欄為筆者隱去)

無獨有偶,近期,湖南省臨武縣人民政府也發出了《關於對2020年度新增享受老年鄉村醫生生活困難補助人員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在《通知》的公示名單中顯示“工作年限在12年以上的月補助標準為150元”。此外,湖南資興市也發佈了相關通知,補助標準基本相同。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政府官網截圖,姓名、衛生室欄為筆者隱去)

這樣的消息不是第一次見,老年村醫的生活艱難也是早有耳聞,但在1200元的對比之下,心裡還是有點不平靜。

根據上述幾則官方發文來看,鄂爾多斯烏審旗給老年村醫的生活補助為1200元每月,而雨湖區、臨武縣、資興縣的困難補助只有最高150元每月,為何差距會這麼大,還有這麼多的退休村醫生活如此艱難?


政策沒有統一標準,執行力度偏弱

一直以來,養老問題就是鄉村醫生群體關注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國家民生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鄉村醫生養老和退出政策”。

在2017年12月27日,國家衛健委在回覆人大代表關於“鄉村醫生養老問題”的建議時回覆到:“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除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外,我國不再建立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在此背景下,《意見》明確要求,各地要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的鄉村醫生,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對於年滿60週歲的鄉村醫生,各地要結合實際,採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可以說,國家在建立健全鄉村醫生養老和退出政策時都有要求“對於年滿60週歲的鄉村醫生,各地要結合實際,採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但是,政策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只有一個“結合實際”的比較籠統的概念。

為此,各地方在執行上,多圍繞這個“結合實際”做文章,各地養老補助多在每月100-300元不等,只有少數如鄂爾多斯烏審旗這樣每月有1000以上的。可以說,各地在執行國家政策上明顯是力度偏弱。


村醫老無所依,數量逐年遞減

看到上面消息,老年村醫只能領取可憐的300元養老補助,或另加上150元的困難補助。豁然明白當前基層醫療“養老保障不足,年老鄉村醫生生活無著落,年輕鄉村醫生無心紮根,基層醫療的健康‘守門人’陸續離職棄崗”的現狀了。

不知有沒有人還記得10年前那起“六旬老村醫堅守崗位30年,老無所依上吊自盡”的事件。2010年1月,廣東連平忠信鎮。貧病交困的老村醫黃月林對生活失去了希望,選擇在漆黑的寒冬夜晚,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64年的人生。“做了30年的村醫,養老都沒有保障,哪來生的希望!”提及黃月林舊事,忠信鎮村醫會長黃俊祥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心裡清楚,黃月林一度曾那麼熱切地盼望著自己能領一筆養老金。

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幅度提高,但如今卻還有這麼多的老年村醫掙扎在貧困線上,這不覺讓人心寒。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方數據,從2016年到2018年三年間,鄉村醫生的數量正在加速遞減。2016年,鄉村醫生相比2015年減少3萬人,2017年比2016年減少3.2萬人,2018年比2017年減少了5.6萬人。其中,2018年是鄉村醫生數量下滑最嚴重的一年,這一年鄉村醫生數量為84.5萬人,相較2011年頂峰的106.1萬人,已相差甚遠。


提高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勢在必行

2016年10月,國家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全面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縣和市域內基本醫療衛生資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務半徑合理佈局,實現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到2030年,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

鄉村醫生是中國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是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可以說,要實現全民健康,實現“健康中國”宏偉目標,必然離不開鄉村醫生這個重要的一環。

當前,鄉村醫生隊伍青黃不接,力量薄弱,可以說是整個中國醫療系統最脆弱的一環。而造成這一局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無所養”,這是鄉村醫生最大的顧慮,這也是眾多鄉村醫生流失轉崗的主要原因。要扭轉這一局面,主要要從現在做起,提高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勢在必行。

一個1200,一個150,同是鄉村醫生,待遇咋就差那麼大?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來源:北京晚報)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建議提高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標準,減輕後顧之憂,給鄉村醫生吃下“定心丸”,後繼有人。相關部門可參照鄉村教師退休後的養老金髮放標準,依據鄉村醫生的從業年限、貢獻大小等條件,確定鄉村醫生的養老金髮放額度,在減輕他們後顧之憂的同時,也給在崗鄉村醫生吃下“定心丸”,安心工作。另外,考慮鄉村醫生一輩子獻身於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實際,可以鄉村醫生所在地區最低工資標準作為鄉村醫生養老金的發放基數,並隨之調整而調整,形成一種長效機制,讓服務農民一輩子的鄉村醫生找到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