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從小被灌輸家裡窮,別惹事,不要跟別人攀比的人,長大以後變成了什麼樣子?

烈焰燎原


那些孩子應該變成了自卑、懦弱、自尊心強、沒有安全感的大人


我的情況

首先我的情況不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是女生,家裡條件溫飽,但家長還是會往這方面教育。我知道他們初衷是為了我好,不希望我浮躁和貪慾。但我不贊同這種教育理念的,可我也理解以他們有限的知識體系,這是僅能讓他們認為好,然後灌輸給我的東西。包括前兩年流行的“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觀念,我覺得都普遍極端。不管是因為真的家裡經濟“窮”還是為了窮養的“窮”,我都不認為這種做法是對的。


尤其是我現在成為了母親之後,我也有了一套“窮養和富養”的理論。

窮養

對於”窮養“,會有家長這樣想“窮養就是對兒子狠,只要夠狠,孩子以後就越有責任感,能成為個男人。”

太可怕了!

前段時間明星楊爍育兒上了熱搜,沒想到讓楊爍拜託”油膩“的,是”打擊式育兒“,看過視頻的人一定隔屏幕都感受到了壓抑和憋屈。

我相信不單單一個”楊爍“,他是萬千家庭的代表。我們不會懷疑他對孩子的愛,但我們都對他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否定。因為他小的時候被棍棒教育,所以他也對兒子這樣做了。有多少父母將打壓教育理解錯了,為了讓孩子聽話,打壓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並且從來不表達愛和鼓勵。

最可氣的是他明明對女兒這麼好,我想連觀眾都感受到了不公平,何況是楊雨辰呢。

我舉這個例子,沒有惡意。我也相信題主問這個問題,也是對窮養的不信任。

窮養孩子沒問題,但一定別用錯了方式,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富養

先說說一些人理解的“富養女”: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可能為此支出一筆不小的奢侈品消費,出入高級的場所,滿足她的要求,這樣她的格局才能高尚,才不會輕易被”壞男人“帶走。

這麼一看,只要有錢,養個優秀的女兒簡簡單單,可真的是這樣嗎?和題主的問題對立了兩個極端。

而我說的”富養“,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孩子的成長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精神上的給予,尤其是父母的陪伴,這是永遠不能用錢去替代的,並且隨著孩子的長大,是沒有機會彌補的。

所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父母對其進行精神上的富養。

1.讓孩子學習一門感興趣的東西,充實孩子的精神世界

2.多讓孩子看到生活的美好與快樂,從而擁有取悅自己的能力,這樣即使在之後的生活中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對生活失望。

3.儘可能地陪伴孩子,遇到困難時拍拍他們的肩頭,受委屈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


櫻桃麻麻育兒日記


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女,34歲。生活在不上線的小城,五歲的時候隨父母從農村來到城裡,父母從小就對我說,我們家窮,沒有關係沒有人脈,出去不要惹事,要好好學習,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所以從小,我就不敢提出自己真實的要求,努力地讓別人喜歡自己,怕別人對我有什麼看法,一直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怕人瞧不起,被欺負了更不敢說,甚至自己做的對的時候,也會先跟別人說對不起。。。。。。我一直覺得,努力學習就可以改變命運,倒是事實並非如此,直到後來,我進入國企,做了一個小主管,老公對我很好,是他們單位的高管,但是,如今,34歲的我,仍舊有社交恐懼症,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很多時候雖然人際關係處理的很好,別人眼裡我也雷厲風行,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面對大眾的時候,我的心裡,真的是恐懼糾結,這麼多年,我不斷地用沉默和努力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自卑,在別人眼裡我卻成了“清高”的人,因此,朋友特別少,很多事情,自己承受,無法訴說,真的是很痛苦。


我是人間惆悵客612


我上學的時候大人就經常灌輸這種思想,咱家窮,別給人家比吃穿,比學習,老是嘮叨,每次從學校回家都嘮叨,耳朵都起繭了。明明我考上了初中非逼我去城裡姐姐家那裡上學,過了四年寄人籬下的日子。有一次我撿了幾個啤酒瓶換了塊雪糕吃姐夫老是追問我哪兒來的錢,奶奶的難道我偷你家的錢嗎?!週末老是折騰我去幹活,我的作業怎麼完成?讓我住的破土房子黑咕隆咚髒的要命,冬天凍死個人,夏天悶熱連個蚊帳都沒有,整個晚上被蚊子咬的睡不著。看到別的同學吃好的穿好的有零花錢我就是自卑,看不起自己,學習努力有什麼用?其實當時成績還算不錯的,就是因為窮沒朋友。後來還我媽嘮叨別談戀愛,就我這窮酸樣長得又醜誰呢你看上我啊?太高看我了!再後來我一個月的飯票被同學偷了,對我打擊很大,乾脆不上學去濟南打工去了。現在過得怎麼樣?不好過,當的上門女婿,因為兄弟們多,到打發我結婚的時候不要說房子了,連我的宅基地都沒有,還要我拿我在青島打魚用命換來的錢自己管自己!我現在幹著修電車摩托的生意,前些年生意挺好,自08以後一年比一年差,我後來索性把生意交給老婆,好歹一天賺個一百多塊錢,我就開雙排貨車去跑出租送貨啊,回收舊家電啊什麼的,還有時候累了就在門市修修車,還好,今年過年就比去年強了,多掙了八萬。至於買樓?不買,也買不起,我這裡馬上拆遷了,老婆這邊能換兩處,當房奴多沒勁,我就倆閨女,犯不著頂那麼大壓力,抽菸,喝酒,吃好的,穿好的,該買就買,不認命不行啊,咱幹一輩子不吃不喝能攢多少錢?供孩子上完大學,自己有兩個養老錢就行了。


行雲流水5198


我給你舉個反面例子吧

我家不算富裕,但是老來子,我爸小時候特別慣著,吃的養肝羹什麼的沒斷過,喝的娃哈哈口服液,看的書各種各樣,還有會轉的,帶燈的,80年年代出生的孩子就很不錯了,我從小對錢對物沒概念,也不知道攀比,大人也沒教育過,倒是我爸,經常看見站上有特別可憐的要飯的,就讓我把零食送過去,後來小學時家裡投資,特別緊張,穿地攤5塊的衣服,我也不嫌,買什麼穿什麼,做什麼吃什麼。到現在長大了依舊如此,周圍人多麼強,就沒有攀比的心,從小家長沒有灌輸攀比,就沒有建立起來,一直到大就不會去比較


玄紫蓮洛


我小時候家裡窮,父母又都是老實人,經常教育我們兄弟姐妹不要惹事生非,不要與人攀比,要好好上學,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現在想想,也是,一個貧困家庭,父母老實,惹事生非會讓父母不省心,會給父母惹氣生。家裡沒有錢,與人攀比也是枉然。

正因為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我現在才是這個樣子:

一、不趕時髦

其實趕也趕不上,窮教師,收入低,孩子上學僅僅供得起。就說原來的黑白電視都比鄰居晚賣好幾年,彩電也是這樣,洗衣機、電冰箱是近兩年孩子給買的。穿衣講究整潔,不趕時髦,追求艱苦樸素的生活。

二、不沾菸酒

不吸菸、不喝酒,這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現在,尤其喝喜酒的時候,我很討厭那煙霧迷濛的神仙世界,也不喜歡那“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之類的醉語。我不勝白酒,偶爾用瓶啤酒,怎麼也比不上人家一會兒喝一箱的水平。

記得有一次,一個領導對我說:“你不喝酒,怎麼能當領導?憑你現在的水平,早應該是領導了。”我說:“你太抬舉我了。”

三、工作認真

不惹事,就要好好做事,盡力把事情做到至美。在工作上,三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既然做不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那就把小事做好。

出自己的力,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不懂得與領導“走近,”對那些向領導獻殷勤的人嗤之以鼻。

四、良好心態

沒有奢望,保持良好心態。我這個年齡,早已看破紅塵,看淡生死。名牌日常用品不敢想,轎車開不了,有電動三輪就行;高樓住不了,瓦房就行;山珍海味享受不了,白菜豆腐就行……工作上,仍然不甘落後,與青壯年爭一流。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看到這個標題,我必須要把埋藏幾十年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太憋屈了。我從小就是這樣教育的,有事沒事就拿沒錢家裡沒錢買糧食逗我。我是八零後,記得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半開玩笑似的對我說,家裡沒錢了,明天沒飯吃了。他以為這樣逗小孩很有意思,但這件事深深埋在我的心裡。現在沒有一點安全感,也不敢花錢。看著銀行存款心裡才踏實。這種心裡錯過了很多機會,導致現在都沒買房。。。


海琳家常


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我媽就跟我兩兄弟教育,不要惹事情,惹著事可沒人管。但是我爸對我兩兄弟的教育卻是,兩兄弟要團結互助,誰都欺負不到你們。所以就很矛盾了,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我和我哥在一個班,有個同學當時欺負我哥,然後我幫我哥揍了這個同學,回家跟我媽說了,捱了一頓罵,在我媽看來被欺負了就該跟老師說,不該打人。說真的,這個教育方式在我們那個年代真的不好,容易讓孩子性格軟弱怕事。後來我好多時候都壓制自己。慶幸的是,我很崇拜我的父親,我受他的影響更多,加上從初中開始就離開家住校讀書,受到母親的影響很小。不過我哥的性格缺陷就很大了,以至於現在還得了抑鬱症。我挺責怪我母親的,我覺得她的教育思想是失敗的。我哥沒有我的堅韌,沒有我的強大內心,在這個競爭殘酷的社會底層真的太吃虧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說,遠大於學校,性格會決定以後的太多選擇,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務必要確保孩子的健康陽光成長,儘量讓孩子擁有完整的人格。


s江濤不是大名


從小我就被我爸說家裡窮,別惹事,然後我從小玩卡片,贏了之後賣給小夥伴,再贏過來再賣,後來初中畢業就開始做兼職搞錢,上了職高,家裡賣電動車,我就幫著在學校裡面賣,賺點差價。

所以,被灌輸窮,別惹事,我就從小就想著怎麼搞錢



哈薩姆82420875


您好,我是暖爸!

我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永遠不會忘記父親口裡說出的話:你在外面不要打架,你把別人打傷了,家裡沒錢賠不起。

從那起,我從來沒有跟人打過架,儘管氣得要死,也忍氣吞聲,因為我會想起那句話,如果我把別人打傷了,我們家裡沒錢賠人家。

學生時期成績不錯,內心似乎沒有受什麼影響,但到了社會,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才發現原來自己內心裡裝著另一個“慫”的自己。

這種“慫”已經裝進了我的身體和血液,每當別人說我不好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回應別人,儘量能別惹事就別惹事。

不敢跟女生表白、不敢上臺演講、不敢跟別人大聲吵架、不敢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敢追求自己的夢想,甚至認為最好的永遠不可能是我的。那時候的我沒有朋友,沒有社交,也沒有太多收入,像極了電影中的“慫”貨。

後來,我有很多次想自殺,也是因為家裡總覺得我沒用,導致我心態崩得像一條狗,常常在午夜一個人躺在偏僻無人的廣場痛哭,哭得累了就唱唱苦情的歌:“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夜空中最亮的星……”眼睛腫得不行,就回去用冷水衝自己的臉,第二天像沒事人一樣工作。

可是我不甘心這樣,我發誓要改變自己。我嘗試著做我曾經不敢做的事,向女生表白、上臺演講、大聲跟人說話、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自己的夢想。也正因為如此,有一度和家裡人鬧得不愉快,因為我沒有按著他們的想法去生活。

再後來,經歷了愛情、工作、創業、人際上的各種不順,負債的壓力、沒錢的苦惱、家人冷嘲熱諷地打擊等等,但這些不僅沒有摧毀我,反而讓我變得更加有毅力,也更加堅強,生活也在堅持中逐步得到了改善。我逐漸明白我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時至今日,我對父母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他們懂的有限,能力有限,他們能把我養大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所以只希望他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

結語:

每個人長大後的樣子都不一樣,這都取決於我們怎麼看這個世界。我們怎樣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怎樣對我們。


暖爸親子學習社區


大人沒本事應該告訴孩子踏實一點,小時候家裡很窮,但是我爹老吹牛,充胖子說他不缺錢。我就總以為自己有後路,不覺得自己應該放下身段踏踏實實幹事攢錢什麼的。小時候說考上高中就給我買個自行車,結果考上了也沒買。長大才猛然發現他說的東西基本都沒有可以兌現的。我也放任自己很多年。如果從小他跟我說家窮自己也沒本事,這樣我可能會踏實吃苦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