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三個轉變”擦亮司法便民“金名片”

“作風正,事業才成,只有硬作風才能啃下硬任務、硬骨頭。”2019年2月11日,春節上班的第一天,宜章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學軍主持召開全院幹警廉政會議,通過觀看學習視頻、警示講話等方式為幹警們上好“開春第一課”,同時為全年工作的開展注入“強心針”。

“作風建設要從每一位帶頭人的一言一行做起,端正政績觀、把好作風觀”,是趙學軍向院領導提出的要求。作風建設成為貫穿法院工作的全過程的主線,全院上下幹事創業的熱情猛烈燃燒。領導幹部少開會多俯身、紮實苦幹氛圍普遍形成。據統計,2019年宜章法院召開全院幹警大會9次,每次會議時間均控制在半小時以內,講短話,講乾貨成為開會常態。院領導均下沉庭室開展審判業務,對其辦案數量、質量進行嚴格考試,院領導帶頭辦難案、辦重案成為常態。各黨支部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集中學習10餘次,累計參與人數達1200餘人次。

“對內自查自糾,對外自覺接受監督”,是持續深化轉變工作作風的“動能”。2019年,全院開展自查自糾活動12次,全年致函徵詢意見200餘份,召開座談會4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法院工作、旁聽重大案件庭審、見證強制執行等100餘人次。

轉方式,多方聯動成為“審執利器”

“支持依法判決,就該這樣!”2019年10月15日,宜章縣法院對兩起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涉惡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在場旁聽的群眾在宣判後為法院點贊。據悉,2016年以來,被告人楊某、歐某某等4人,以某礦開採引起村民房屋開裂、水源乾涸、田土下沉為藉口,對該礦多次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擾亂社會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法院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及認罪悔罪表現等情況,認定該團伙為惡勢力犯罪團伙,依法判處楊某、歐某某等四名被告人一年四個月或四年的有期徒刑。

2019年,宜章法院為民除害“大掃除”不歇氣、不止步。審判團隊與執行團隊共同組建掃黑除惡專項組,通過內部聯動,貫徹落實“打財斷血、除惡務盡”的工作要求。全年共審結黑惡勢力犯罪案件7件,判處犯罪分子26人,判處罰金十萬餘元,對涉惡團伙用於非法活動的資金悉數予以沒收,剷除了黑惡勢力的經濟基礎。

除了內部聯動,外部聯動在“破解執行難”也顯示出巨大威力。

“感謝法院幫助我們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難題,這面錦旗,是我們的心意,你們一定要收下。”2019年3月初,某小區業主55人向宜章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執行人宜章某房地產公司支付逾期辦證違約金、限期辦理不動產權證。宜章法院通過實地調查、傳喚被執行人到庭詢問、召開協調會等多種方式,促成雙方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同時積極與縣不動產中心取得聯繫,打通辦證通道,短短5天時間就讓55戶申請人拿到不動產權證。2019年3月22日,小區業主向法院送來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2019年,宜章法院形成多方聯動“共執”大格局,與銀行、保險、證券、國土、房產、工商、交警等機構建立“點對點”查詢機制,與縣文明辦等部門建立“構築誠信、懲戒失信”聯動體系,聯合公安、檢察機關嚴懲“拒執罪”。全年共執結各類執行案件2660件,結案率達98.45%,執行績效名列全市第二。執行局被授予全市法院“決勝執行難戰役”集體三等功。

轉理念,擦亮便民服務“金名片”

“彭爹爹,現在住到新房子了,各方面都還好嗎?”“好好好,現在我子女每個月在給贍養費,感謝你們的幫助。”這是立案庭庭長鄧國軍正在回訪一起贍養糾紛案件當事人彭爹爹。彭爹爹原來是兜底貧困戶,2017年退出,由此與三個子女產生了贍養糾紛。考慮到父子親情不能割裂,立案庭法官做通彭爹爹工作,讓其同意進行訴前調解。最終在法官的主持下,通過村委會、親友參與協調,促成彭爹爹與子女達成贍養協議。

“司法服務既要講原則,也要講人情;既要講法度,也要講溫度”。宜章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2017年就成立了湖南省首個以法官命名的訴前調解工作室——訴前調解吳靜(松林)工作室,確定立案庭4名黨員為專職調解員,實行重大涉穩案件“黨委領導、綜治協調、法院主導、各方參與”的訴前聯調模式。調動各類基層治理資源優勢,實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無縫對接,讓“楓橋”成為聯繫群眾的“連心橋”,實現了從過去“群眾走上門”到現在“法官伏下身”的轉變。2019年,宜章法院速裁案件、委派調解和委託調解的案件數380餘件;受理貧困戶民生案件18件,全部辦理訴訟費緩交手續。

“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流轉”,著力推進傳統庭審方式向智慧庭審方式轉變,加大智慧法院基礎設施建設,是司法便民的另一舉措。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打響,讓宜章法院各個業務審判庭開始全面試水“雲辦公”,智慧法院前期建設逐步展現強勁力量,信息化的手段把司法便民利民措施送到群眾身邊。基於微信小程序,當事人利用“湖南移動微法院”平臺,實現訴訟流程在線流轉。一部手機就能完成“掌上立案”,讓當事人切身感受智慧法院“指尖訴訟”的便捷。目前,網絡庭審、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線上調解、線上查控,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司法便民“雲上組合拳”。疫情期間,宜章縣人民法院通過現場辦公配合“雲上組合拳”,已立案852件,結案492件,執結案款1461萬餘元,真正做到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