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戰國時期隨著當時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釣魚技術有了巨大進步,一面反映在釣具的改進和發明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另一方面則反映在垂釣技巧的精熟程度上,在我國古代文化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釣魚活動也同其它文化史一樣,顯現著生機勃勃的景象。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一、春秋戰國時的青銅魚鉤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魚鉤的問世標誌著釣魚的歷史進入了文明的青銅時代。在商周的基礎上,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魚鉤製作更為精巧。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例如,在遼西出土的春秋時的銅魚鉤。此鉤屬長柄圓形鉤、內倒刺。在遼寧旅大出土的戰國銅魚鉤,鉤柄較大呈彎弧形,外倒刺。這枚魚鉤是這一時期銅製魚鉤中型制較大的一種,應屬釣海魚所用之物。安徽貴池發現的戰國銅魚釣。鉤形多為圓形,內倒刺,鉤尖銳利,鉤柄有長有短,柄端多有溝槽以系釣線之用。這批魚鉤出土的數量多達十四枚,是目前所知出土銅製魚鉤最多的一批。

還有河南安陽戰國墓出土的銅魚鉤,鉤柄部已殘,殘長1.8釐米,是圓形魚鉤的典型。出土時置於死者頭部附近。可以想見墓主人生前也是個“煙波釣徒”。江蘇句容白蟒臺遺址出土的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銅魚鉤。製作工藝精良,鉤尖鋒利,鉤身圓滑。從鉤形來看是典型的鶴嘴形魚鉤。柄部有溝槽一道。這枚魚鉤在鉤型上開鶴嘴魚之先河,是魚鉤製作技術上的一個創新。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二、鐵魚鉤的出現

鐵器的出現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們確認封建社會開端的重要斷代依據之一,鐵器標誌著人類的文明又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82年,湖北江陵南垣水門戰國遺址出土了一枚魚鉤。長柄、圓鉤,內倒剌憲好,鉤尖鋒利,鉤身完整無損。1984年遼寧撫順市蓮花堡出土戰國鐵魚鉤一枚。據研究,這枚魚鉤是經鍛打製成。鉤型為圓形,倒刺依然銳利。這是迄今所見早期的鐵倒制魚鉤中較為完整的製品了。

鐵製魚鉤的發明有賴於當時冶鐵和鍛造技術的進步,鐵製魚鉤的發明對此後的釣魚活動有著深遠的影響。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魚鉤是釣魚的關鍵釣具之一,魚鉤製作技術的好壞是衡量一個時期釣魚技術高低的尺度。縱觀春秋戰國時期的金屬魚鉤,我們不難看出這一時期在魚鉤製作上已經達到很高水平。鉤尖銳利,容易刺入魚體。倒刺大小和起刺位置適當使鉤尖能順利刺入魚體而又不至於脫鉤。鉤門尺寸多數小於鉤彎的直徑也有效地防止了被釣到的魚掙扎逃脫。鉤柄長短配用,更可因魚而異,變換使用。柄端回彎成環比只有鉤槽更容易系釣線而且牢固,這是對魚鉤改進的又一新技術。

典型的鶴嘴形、三角形和圓形魚鉤,不僅代表著當時純熟和先進的制鉤技術,而且成為此後普遍使用的鉤型。鍛打製成的鐵魚鉤一改以往範鑄成型的製作方法,無疑提高了魚鉤的韌性和強度。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雖然在考古材料中所見的早期鐵魚鉤為數有限(可能是由於鐵容易氧化腐蝕的緣故而未能更多地保存下來)但鐵魚鉤的問世,畢竟為古代釣魚的歷史增添了新的一頁,在古代釣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三、戰國時期,少數民族漁業的發展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自古以來各民族不僅有自已的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且各民族之間,特別是與中原封建文化高度發達的漢族之間有著長期密切的文化交往。它們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

1960年,遼寧省朝陽十二臺營子出土了一枚春秋戰國時代的銅魚鉤。這枚魚鉤屬長柄圓形鉤,鉤尖和倒刺完好,鉤身和鉤柄製作精緻,值得注意的是與銅魚鉤一起出土的還有一枚石墜,石墜與魚鉤原似用釣線纏繞在一起的,但由於時間久遠釣線早已腐朽不存了,而魚鉤和石墜仍然粘連在一起。這一發現為古代使用釣墜的溯源提供了依據,是古代的釣具史上的重大發現。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遼寧朝陽地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東北的東胡族活區域,這裡地處大淩河流域,水利資源豐富,盛產多種魚類,為古老的東胡民族的漁業生產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條件。這裡出土的漁獵工具,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東胡民族漁業生產的一個側面。

1972年,在雲南江川縣李家山古墓中出土的銅貯貝器中,存有銅魚鉤兩枚,無倒刺,長5.3釐米。江川地區在春秋戰時期稱滇,生活在這裡的民族主要是滇旗。李家山古墓出土的器物正屬於滇族文化的一部分。這兩枚銅魚鉤正是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從事釣魚活動的見證。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四、古文獻記載中的釣魚活動

釣浮是附在釣線中部的浮標。釣浮在春秋戰時期就已經普遍應用了,雖然至今的考古材料中還未發現確認為釣浮的實物,但古文獻的記載中已經確實記有使用釣浮的實例:《呂氏春秋》記載:

“譬之若釣者,魚有大小,餌有宜適,羽有動靜。”

這裡“羽”就是釣浮。因為羽毛的梗耐水而輕,富有彈性,堅韌挺拔,加工製作非常簡單,取材容易。所以古代釣浮多用羽毛做,故稱“羽”。釣浮的出現是古代釣魚愛好者的一項發明。釣浮的應用是春秋戰國時期釣魚技術提高的重要標誌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垂釣技巧,除了反映在釣具的製作工藝上,在古文獻中也有所反映。《莊子・外物篇》記載:

“任公子為大鉤巨巒,五十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且且而釣。”

任公子何許人也?不見史傳,但任公子此釣卻頗為壯觀。其釣鉤之大,釣線之粗,釣餌之多是聞所未聞的。顯然是作者筆端揮灑著神話色彩。

“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驚揚而奮,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任公子有豐富的海釣經驗,特別釣到大魚時,能夠沉著應戰,張馳有度,技術嫻熟。拋開作者的寫作意圖不談,只就釣魚而論,這當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海釣。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列子·湯問篇》記述了當時的一段釣魚故事:

“詹何以獨繭絲為綸,芒針為釣,荊條為竿,剖粒為餌。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川。泊流之中,綸不絕、鉤不申,竿不撓。因水勢而施捨也。”

詹何可謂是釣魚的行家裡手了。“獨繭絲為綸”說明當時對釣線的製作和使用是有一定知識和經驗的。古人懂得在拉力允許的條件下儘可能採用較細的釣線以提高靈敏度。“芒針”為鉤,即用細而小的針製作魚鉤。這說明戰國時期金屬魚鉤的製作除了採用範模澆鑄的方法之外,鍛造制鉤工藝已經出現。“剖粒為餌”是將穀物加工處理而作的釣餌,應用比較普遍。這是戰國時期制餌的方法之一。

談到釣魚技巧,詹何是見解非凡。楚王向他請教這方面的知識時,詹何說:

“當臣之臨河持竿,心無雜慮,唯魚之念。投綸沉鈞,手無輕重,物莫能亂。魚見臣之鉤餌,猶沉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強,以輕致重也。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於一握,將亦奚事哉”。

寥寥數語,簡明透徹並借釣魚之事闡述了治國安邦的道理。詹何不僅是精於釣魚的高手,且是位傑出的政治理論家。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五、釣魚活動貫串於古代文明發展進程的始終

古往今來,有多少國家和民族的棟樑之才操竿於溯海江邊,運籌安邦之計,他們為中國古代釣魚史增添著驕傲和光彩。

這時期還有一位著名的釣魚專家叫玄洲、楚襄王派宋玉和登徒子二人前往學釣。學成後一同覲見楚王,彙報了學釣成績。其中對玄洲的釣魚技術作了詳細的描述:

“夫玄洲釣也,以三尋之竿,八絲之線,餌若蛆頻,鉤如細針,以出三赤之魚於數仞之水中,豈可謂無術乎。夫玄洲、芳水餌,掛繳鉤,其意不可得,退而牽行,下觸淯泥,上則波陲。玄洲因水勢而施之,姿縱收斂,與魚沉浮。及其解弛也,因而獲之。”

釣魚技術的空前進步:春秋戰國時的古人,是怎樣釣魚的呢?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玄洲所用的釣具是非常精緻的,這反映了當時釣具製作的工藝水平是相當高的。這場驚心動魄的釣魚,無處不透著玄洲豐富的垂釣經驗和嫻熟的釣魚技術。

宋玉不僅是這次交流釣魚技術的當事人之一,而且作《釣賦》一篇,生動地記錄了這段故事。為我們留下了一篇難得的釣魚史料。

數千年來,我國古代的物質文化以歷史悠久而著稱於世,釣魚也不例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釣魚活動從未間斷過。她是我國曆史長河中的一條涓涓溪流,貫串於古代文明發展進程的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