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到五代時期党項族人的分佈情況及遷徙路線

唐朝和五代時期,在今陝北地區,分佈有突厥、吐蕃、吐谷渾、昭武九姓胡、党項等民族,他們同當地漢人雜居,世代繁衍生息。其中人數最多、影響最大並於唐末以後上升為當地統治民族的是党項人。

党項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史稱本“漢西羌之別種”。原分佈於今青海東南至川西北綿延1500公里的山谷地帶。唐時因吐蕃侵逼,才相繼大批內遷。

內徙後的党項,足跡所至,西自河西走廊,東到河東石州(今山西離石)。唐朝政府對這些不遠千里而至的降附者,實行羈縻統治,僅關內道就設置了僑治党項都督府15、州51。而這些羈縻府州,除僑治於靈(寧夏靈武西南)、秦(甘肅天水)、慶(甘肅慶陽)等州,因而不在今陝西範圍之內,其餘則基本上都置於關中以北的今陝北地區。

據《新唐書•地理志•羈縻州》:僑治銀州(榆林東南)境內的党項州有以“清塞”、“歸德”為名者,而歸德州都督則為吐蕃降酋論弓仁數代世襲。弓仁於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內降時率有部落7000帳,其降部不僅有吐蕃、吐谷渾人,更有大量党項人——這從以降部置党項州(即歸德州)可知。論弓仁卒於開元十一年(723年),其歸德州設置當上距聖歷二年(699年)不遠,這當是在今陝北設置的最早的党項州。接踵而置的党項州還有麟州(神木北)。

開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根據大臣張說在過去的建議,割勝州(治所在今內蒙古十二連城)銀城、連谷2縣,設麟州以安置因叛亂而被朝廷打敗了的党項人。可見,早在武周――玄宗時代,今陝北榆林、神木一帶就分佈著不少的党項人。

安史亂後,吐蕃乘河西隴右邊兵東調平叛,在唐邊防不修的情況下,進佔唐數十州之地。党項或因不甘吐蕃奴役而繼續東遷北徙,或因為吐蕃和唐叛將僕固懷恩等驅使而大批內寇,加之其他某些民族亦有同樣的經歷,於是出現了“鳳翔之西,那州之北,盡蕃戎之境”的局面。郭子儀由於擔心散處鹽(定邊)、慶(甘肅慶陽)等州的党項、吐谷渾人為吐蕃所誘,“即表徙靜邊州都督(寄治慶州)、夏州(治今靖邊縣東北白城子)、樂容(寄治靈州)等6府党項於銀州之北、夏州之東,寧朔州(寄治夏州朔方縣)吐谷渾住夏西,以離沮之”。

唐朝到五代時期党項族人的分佈情況及遷徙路線

這就是說,唐前期僑治於慶州境的曾領州24個的靜邊州都督府所管的党項部眾,經再次遷徙後,也集中到陝北榆林至內蒙古毛烏素沙漠一帶。《新唐書•地理志》謂寄治銀州的党項靜邊州都督府,“管小州十八”。——僅銀州境的党項州就佔關內道党項羈縻州總數的1/3強。徙銀州以北、夏州以東的主要為党項最強部的拓拔氏,而其他以姓氏為部的党項人,也多有遷徙於陝北地區的。如與拓拔部遷徙的同時,宜定州刺史折磨布落、芳池州野利部也一併遷徙綏州(綏德)、延州(延安)。內徙的党項於唐後期漸次形成4大部落集團:居隴山(今隴縣西北)以東慶州等地的號東山部;以拓拔氏為主體的靜邊州党項稱平夏部;野利越詩、野利龍』乙、野利厥律、』乙黃、野海、野牽等部的組合體,號稱六州部落;處於鄘、延2州以北山坡地帶的党項曰南山部落。其中的六州部落,於代宗永泰年(765年)以後遷於河東道的石州(山西離石),因永安鎮(山西霍縣)將阿史那思諫不斷的侵擾,6州部落全逃到河西。“河西”指黃河流經山、陝間的西岸地區,即丹(宜川)、延、綏、銀、麟等州的東部地帶。這樣,党項經多次內徙後所形成的4大部,至少有3大部全部或部分散處於今陝北地區,即麟、夏、銀、鹽(定邊)、綏、延、鄘、丹等州。

此外,那(彬縣)、坊(黃陵東南)、同(大荔)、隴(隴縣)、岐(鳳翔)諸州以及山南西道的鳳(鳳縣)、興(略陽)、梁(漢中)等州也都有党項活動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