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揭穿的人生真相,只有靠「协作」解决

关注敖小敖,一起向上生长!文末有投票哦~

今天聊聊,一本因为书名,而差点错过的书:《自卑与超越》。

铺天盖地的新媒体文章,让我对劣质的鸡汤文,早已有了免疫力。很不幸,“自卑”、“超越”两个词鸡汤感太浓,让我以为这本书大概会是一堆冗长的“相信自己” “风雨后必有彩虹” blabla老生常谈的腔调。

现在我却要感谢自己,在一个无聊的晚上翻起了这本书。真实的《自卑与超越》,没有干巴巴的说教,没有站不住脚的啰嗦,它以人类社会发展史破题,追根溯源,直指“自卑”出现的底层机制,配以详实的心理咨询案例,并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下面就来说一说。


01 寻求优越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认识自卑,我们首先要知道,寻求"优越感"是所有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它是埋藏于思维、行为之下的深层人性,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在研究了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上古神话后,发现各民族神话的故事内核都一模一样:英雄克服万难,造福人民,从弱小走向强大,最终获得"优越"的地位。

“优越感”,正是所有这些故事的共同归宿。被虚构出的神话英雄,正是全体人类的共同精神写照和理想化身。

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阿德勒与约瑟夫·坎贝尔的观点不谋而合:

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身上发现这样一条行动线索:自下而上,从失败到成功,从卑微的地位上升到优越的地位。这样的行动线是从童年开始的,将蔓延至生命的末端。

也正是这种对英雄的向往,对优越感的追求,驱动了一代代人类祖先,发明工具、改造自然、持续进化,才有了今天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

自卑是什么?自卑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面对浩瀚无穷的宇宙、神秘莫测的自然,人只是天地蜉蝣、沧海一粟,所以,时刻在探寻“优越感”的人类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竞争激励、迭代加速的现代社会,自卑是全体人类的通病。

心理学|《自卑与超越》揭穿的人生真相,只有靠「协作」解决

没错,从不自卑的人,根本不存在。很多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比如卢梭、尼采、拿破仑、林肯、弗兰克林、俞敏洪、白岩松等,都公开表示,曾深陷自卑。

可也是因为自卑,他们跃起直追、迎头赶上,最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生命跃迁,还给他人带来价值。

当然,以上为积极的例子,也有人因为自卑而屡屡犯错。

比如,一个自卑的孩子偶然发现自己的捣蛋、破坏行为,会吸引父母、老师等人的格外关注。当他把这种关注,错误地理解成“优越感”,并在大脑中存储这种链接,他就会继续犯错:偷东西、对同学恶作剧、打架,甚至变成问题少年。

因为犯错后受到的批评,正是他想要的,那会让他感觉“我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这就是典型的基于一个负面事件的经验,对自我、他人、人际关系、社会运转,形成了不合实际的认知模式,从而为解决“自卑到优越”的内心诉求,走上错误路径。

然而,这种“优越感”实现路径,只会掩饰和延缓自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改变这种错误的思考方式、认知模型,至关重要。


02 优越感的实现路径,依赖于对记忆的筛选、描述


如何改变错误的优越感认知路径?答案是,改变对记忆的描述。

《自卑与超越》告诉我们,一个人选择记住什么、忘掉什么,以及他如何描述、解释这些记忆,是个体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的根基。

研究发现,人在4-5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初步的行为模式。最初的记忆,就是一个人人生观的雏形。所有的记忆,都会被你当做可供参照的经验,日后随时调取出来,对付将要发生的事。

心理学|《自卑与超越》揭穿的人生真相,只有靠「协作」解决

《十三邀》第4季里,51岁的相声大师于谦,坦诚了一段自己的童年经历。

他小时候,是跟着姥姥长大的,姥姥一共有6个闺女,也就是说于谦有5个姨。所以完全不缺爱、不缺关心,但同时带来的,是严重过载的监督与唠叨。

“你想啊,三个女人就一台戏了,我这两台戏在我耳边:“你不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 若不小心留下一个把柄,能被唠叨一辈子。

所以我小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不断地自我保护、自我收缩,我要把自己收缩成一个小团,没有刺儿,没有可挑剔的东西。

主持人许知远感慨,这是爱的暴政啊,人必须得有个自己的“花鸟鱼虫”小世界。

于谦说,她们还告诉你,什么都能干,你怎么选择都行,但你真要干某件事情的时候,她又有一百个道理告诉你,不行。比如,自己小时候因为喜欢养狗、遛鸟和喝茶,受尽了阻拦、批判和说教。于是内心就滋生出了“看我长大喝茶,给你瞧瞧!”的想法,自己的儿子三岁时,于谦就让他喝茶了。

总之就是,现在的自己,特别不能受束缚,当你有一点要约束我的时候,反弹马上就起来了。

从于老师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童年记忆对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可能是一辈子的。当一个孩子儿时被过度管教,每天畏畏缩缩、瞻前怕后,那他又该如何来满足内心对“优越感”的本能诉求呢?

现在还流行一个词“中年叛逆”,大概就是终于赢得自主掌控权后的成年人,想去弥补曾丢失的“优越感”的本能吧。

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成长环境,任何人都可能因为童年的一两件事,留下些许与自卑有关的阴影,但我们可以选择合理、适度地弥补儿时丢掉的“优越感”,重新理解过去、自我疗愈。

怎么做呢?你可以从换个角度解释、评价旧有记忆开始,这里提供一个“3步走”的方法,可自行尝试,也可借助心理咨询师帮助完成。

  • 1、自我回溯,剖析记忆中有自卑感的事件,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
  • 2、丰富新知,开阔看问题的角度,更科学、健康地评价这个一记忆;
  • 3、不断重复新的记忆评价,形成新的认知回路。

但是,仅仅优化对记忆的描述、解释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学会改善自卑的终极技巧——协作。


03 学会协作:从源头解决自卑的秘密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从家庭、学校、职业、友情、婚恋等不同场景切入,举了很多案例,向我们阐述优越感、记忆,包括梦境等,是如何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的。

如果说这本书有一个终极目标的话,我想,那就是阐明解决自卑的根本途径:引导个体不仅仅对自己感兴趣,还要对自己之外的他人、整个社会感兴趣,并学习与他人协作的正确方法。

协作能力与解决自卑有什么关系呢?乍一看,好像没关系,但实际上,背后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

人类跑得没有豹子快、跳得没有袋鼠高、嗅觉没有狗灵敏,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体格比大象、熊、狮子等差远了,为什么却进化得更快,创造出其他物种难以想象的发达文明?因为合作。如果说追求优越感是人性的本能,那么协作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能。

在这个贫瘠的星球上,与同类建立联系并进行合作,是生命延续、人类命脉传承的保证。

心理学|《自卑与超越》揭穿的人生真相,只有靠「协作」解决

你听过伦纳德·里德的《铅笔的故事》吗?

铅笔的构造,看似简单,实则经过了复杂的工序,原料产自世界各地。

铅笔的木杆,是专门用一种叫雪松木的木料做的;表面要涂6层蓖麻油合成漆;

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顶端那个铁圈,是黄铜做的;

还有附带的红色橡皮,颜料是硫化镉。

生产木杆就要锯树,锯树就要有钢铁,就得炼钢,炼钢就得挖矿,有挖矿工人,就得吃饭……

成千上万人的共同协作,才能生产出一只铅笔。

心理学|《自卑与超越》揭穿的人生真相,只有靠「协作」解决

有句话是,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

对此,你完全不用理解得太功利。同事、商业伙伴交换的是利益价值,而亲人、恋人、朋友交换的是情绪价值。只有一方持续“得利”的关系,一定是不稳固的。只有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才是长久、健康的合作。

马云曾说,未来,只有会分享和懂合作的人,才能赚到钱。他表示,创业要学会一个“空”字,“空”就是忘“我”,你要忘掉“我”的需求,记得“我们”的需求。

协作,就是要“利他”,若没有在合作中,给他人带去过价值,人生注定孤独,心灵注定荒芜。当你在与人悉心的协作中,帮助他人、创造奉献,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自卑的漩涡,自然就离你远去了。

这里也附上几招,助你抓住要领,快速提高与人协作的技能:

  • 1、秉持开放的心态,给与伙伴信任和尊重;
  • 2、接受冲突,引入多样化视角;
  • 3、深度倾听,达成共同的愿景;
  • 4、承担责任,以目标导向,协作完成任务项目。
  • 5、对照他人优势,在合作中不断自我进化。


写在后面:

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1870年的维也纳,自小身体孱弱,大学时他选择了病理解剖专业,直至拿到医学博士学位。

然而工作后,他逐渐对人格、心理产生了浓厚兴趣,逐渐转型为一名心理科医生,他曾在32岁时,加入著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主持的讨论会;又在9年后,因为观点的分歧转身离开,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

《自卑与超越》就是他“个体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被世界各地出版社争相翻译、出版,畅销几十年。因为不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信息爆炸、全媒体链接的今天,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也更容易焦虑不安、妄自菲薄,如若你有这样的困扰,那么可以尝试读下这本书,你将从正确认识“自卑”开始,串联起人性花园中的许多秘密,探索、发现更好的自己。

就像阿德勒说的:自卑能毁灭你,也能成就你。超越自卑,你将成为内心强大的自己。


你认为阅读本文的哪个部分,收获最大? (单选)
0人
0%
01 寻求优越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0人
0%
02 优越感的实现路径,依赖于对记忆的筛选、描述
0人
0%
03 协作能力:从源头解决自卑的秘密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