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效果不好?避免4個常見問題,讓你的教學更有效果

之前有一段時間,為準備現場教學大賽,和青年教師磨課,持續聽了多節青年教師的課,發現了時下流行於青年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四個帶有共性的典型問題。

課堂效果不好?避免4個常見問題,讓你的教學更有效果

第一個典型問題:讀啊讀。

一上課就是讀。不斷這對“某一句話”指導讀。讀啊讀,到下課才滿足。為什麼整整一篇文不敢讓小孩讀,至少一段話不敢讀,就讀那麼“一兩句”?“讀”的能力是語文能力中關鍵的一部分。對這一能力的培養是不言而喻的重要任務。因此,大部分的語文課都是“讀霸天下”的。可是,讀的目的是什麼?讀和思考的組合如何做?讀和聽、說、寫的統籌怎樣處理?在未曾明確這些問題時,一味讀,就陷入流於表面的無效了。

老師試圖在讀上不斷變換著花樣,不斷提出有感情朗讀,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讀是讀了,但是學習並沒有發生。其一,讀的結果並不自然。讀成什麼樣,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得到的。學生帶著所謂的感情去讀,實際上並沒有多大體會,而是在老師的暗示之下,強調地突出某些詞,加重音,拖長音,變化音,讀得做作且有點噁心,但往往越是誇張越得到表揚。其二,讀的內容是已知的。並非反對通過讀來學習,當然要看看讀什麼。特別是寶貴的40分鐘,總是讓人想不通——課文明明白白寫在那裡,淺淺的,能看能理解,為什麼還要反覆去讀。讀的同時到底琢磨著什麼?而且如此微觀片面地讀,有利於理解麼?你做這個角色,我做那個角色,你讀這一句,我讀那一句,大家一起讀這幾句,把這個詞凸顯出來,把那個感情代入進去……讀過之後,學生真的學會了什麼?

也許你會說,最不濟也學會了朗讀的技巧。抱歉,真會朗讀的,從來不是一句一句地誇張表現,而是關乎整個語境,針對整篇文章,深入每個細節,做出的綜合調控。音量的大小,個別詞語的處理,要與整體和諧才好。課堂上學生讀的隻言片語,是通往朗讀藝術之路的“背道”。沒有思維的讀,我們為何那樣的迷戀?

課堂效果不好?避免4個常見問題,讓你的教學更有效果

第二典型問題:說啊說。

青年教師害怕課堂冷場,喜歡讓學生表達。說,正是語文教學中的又一特色,承載著能力與素養提升的功能。問題的關鍵依然是:說什麼,怎麼說才好?

我們發現許多老師不停地讓學生說,但同時生怕學生說得多,駕馭不了,大多是精心設局,小心操作,學生說的話語中有個性,無思維,有內容,無邏輯。最典型的是圍繞一個詞、一句話,說說“我的體會”“我的理解”。最常用的指導啟發話語是:為什麼作者要用這個詞?說說你的體會,說說你的感覺?其實,當你把一個詞挑選出來,非要讓人說體會,說感覺,總是能夠說出來的,不需要理解,不需要體會,就事論事也能成事。這麼說,答案是沒有思維含金量的,說的結果無非是“跳到我的碗裡來”,說到老師需要的那個方向去。因為從說的話題設定時,說的內容就確定了。當說的意義丟失時,不但不是能力,反而成了遮蔽,說成了表露自己已經“學會”的假象。

“說”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零散”。雖然不斷讓學生說,學生也敢說,能說,但說的都是簡單的語言,說得隨心所欲,說得古怪刁鑽,說得個性十足,而且只有與眾不同就容易被表揚。其實,當眾表達不是為了征服,也不是為了炫耀,更重要是分享思考。而所謂的感受與想法,屬於個體心理活動,不需要藉助課堂組織來完成,閱讀後天然就有,或者一看文本就能產生。即便不說也在心中。說出來的價值是什麼?意義是什麼?推動課堂前進而已。說成了教學的附屬,而不是學習的途徑。

很遺憾,課堂上學生的說內容豐富但缺乏邏輯,缺少理性。很少聽到大段的說理,很少聽到類似“三段論”的從大前提到小前提,再到結論的指導,很少聽到讓學生從材料出發進行論證,最後得到結論的指示。更多時候我們聽到孩子說是:愛不愛?對不對?好不好?說的內容僅是對教師有明確導向性問題的簡單回應。

說話時,背後支撐的思考去了哪裡?話語中,個體的思維過程丟失了。

課堂效果不好?避免4個常見問題,讓你的教學更有效果

第三個典型問題:寫啊寫。

從讀到寫,原本是閱讀教學的自然且應有過程。但我們看到時下流行在青年教師課堂上的“寫”,僅是用以消耗時間,或者是證明讀的粗淺結果的雞肋。

課堂上讀到一處,拿起筆就寫。真的,大家都覺得這樣做很好,其實想想就覺得不對勁兒——此時此刻,斷了讀去寫,所謂何故?此時此刻,寫下的幾句空洞的話,意義何在?教師引導學生寫的內容無非是:你有什麼感覺,寫一寫;你有什麼想法,寫一寫;你想對他說什麼,寫一寫;你想怎麼寫,就寫一寫……實際上,姑且不論寫出了什麼,打斷讀去寫原本就是得不償失的。閱讀課,倘若已經漸入佳境,不如好好沉入行間,醉在字裡。真讀到泥陷之時,就讓自己彌留吧,難得的閱讀體驗。而我們要生硬地拉出來寫一寫,如同將睡著的人拽醒。如果真有想法,只說不寫也可。從課堂效率上看,只說不寫更節約時間。非要寫一寫,更多是服務課堂效果,證明給大家看:瞧,小孩都有了這般感悟,都是教學的結果啊。

擺明了,是一種帶著虛假繁榮的低效。

在這個教學環境裡,結合文本簡單寫幾句,幾乎沒有練習的意味,對於寫本身而言,就是狗尾續貂,矯情造作的湊合文字。長期這樣寫,學生對寫本身還會有誤解——認為寫就是這樣無情、無意、無需準備,說來就來的。這猶如發動機的“空轉”,只是發出“嗡嗡嗡”的聲音,沒有產生向前的動力。更何況,優質的寫作不能全由著自己,不能圖個自由暢快。有意義的寫作反而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而不是自我放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句話恐怕是帶來小學生寫作練習最大誤解的一句話。

結合課文的寫作,學生需要知道“好文章是如何寫成的”,要明確文章組合的結構,不要瞎寫;要知道“怎麼寫才更好”,要掌握技法,不要盲寫;要知道“為什麼要寫這些”,要明確目標,不要亂寫。而且,有練習意味的寫更是成段成篇的,而不是為了造勢寫的幾句“空悲切”的話。隨意寫,動不動就被感動,動不動就淚目,話語失去思維的理性,寫成了課堂最卑微的附庸。

當極具語文能力綜合呈現的“寫”僅是趨附於教學效果而存在時,當“寫”排除了思維的參與,不經構思就能產出時,“寫”就是一顆已經癌變的毒瘤。瘤子再大,也不能當作是秀出的肌肉哦。

課堂效果不好?避免4個常見問題,讓你的教學更有效果

第四個典型問題:形式啊形式。

課堂教學應著力指向學習,不需要特別注重形式。然而,青年教師要求得進步,在形式上花的心思太多了,依賴形式,就是依賴空虛的幻境。桌子擺成這樣,學生圍成那樣,四人一個小組,八人一個團隊……其實,這樣形式的改變並不能帶來實質上的區別。人多人少不是問題的關鍵,圍在一起幹什麼才是決定因素。這是非常容易想通的問題:任何一種形式,本身都是限制。我們把十幾人小組變成四人小組,我們把原先的秧田式變成馬蹄形,變成半圓形,它都是一種外在的形式改變。如果硬要說形式改變帶來實效改變,也可以,但真有點可笑。更何況當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形式組織上時,正是忽略個體獨立思考的佐證。

合作,不是強調出來的,而是因為需要而自發組織的;探索不是要求出來的,而是因為需要而主動進行的;個性不是教出來的,是在生活中自信成長出來的。當我們著力意在凸顯個性,急切希望看到合作,其實離開真正的教學民主更遠了。

試想一下,這樣一種更為高級的開放與自由吧——

不管你坐在哪裡,不管你坐成什麼樣的形式,只要能夠與另外一個需要的“點”對接,能夠與自己觀點相同或相背的人進行聯繫和辯論,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越形式的民主,又何必在乎以何種形式來呈現?一個簡單的問題不需要來討論,不需要問:你有什麼想法?我有什麼補充?說來說去,還都在同一層面上流轉,而老師又遲遲不肯公佈答案,一個貌似有效的探索僅是消耗時間。一個組在彙報,其他組呢,依然在等待;原先只要等一個人說完,現在要等一群人說完,這筆賬不要算就擺明了。

當然,並非說形式不重要,形式有時會產生特別大的效果。我們強調:不要為形式而形式,請因為實質需要而靈動改變形式。我們用一個詞“撬動”來表現實質與形式之間的關係:讓實質需要撬動形式的呈現。

親愛的朋友們,發現問題沒什麼了不起,要解決問題才是真意義。我們建議大家趁年輕,好好在一線教學中練好基本功,好好分析教材,認真學習設計,不斷在實踐中發現要義,不斷去形式化。教學,注重思維,讓四十分鐘的課堂學習,實現教學相長,讓師生共同成為認知學徒。

歡迎關注 ,更多教學知識可點擊專欄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