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莴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叶子和茎部都可食用,莴笋的叶子看起来和油麦菜非常像,很多朋友有点分不清楚。莴笋其实和笋是没有关系的,但它和生菜、油麦菜是失散多年的兄妹。据说,莴苣在进入中国后,喜欢吃鲜嫩食物的我们,把莴苣的茎部变得越来越长,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莴笋。而莴苣的叶子变得越来越大,变成了现在的生菜。

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莴笋因其肉质鲜嫩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一般在春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会遇到一下3个问题,导致莴笋的品质和产量没有得到提高。

1、未熟抽薹和发杈

未熟抽薹的主要原因为莴笋在春季定植时间过晚,长期受到强烈日照和高温的影响,花芽在莴笋生长过程中迅速分化,所以就会出现未熟抽薹的问题。另外,在定植前幼苗徒长以及苗子过大,也易引发未熟抽薹的情况,一般苗龄在25~30天为宜。

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莴笋出现个别发杈,主要是因为在种植过程存在严重的机械损伤、栽培完成后期采取集中追肥、人粪尿或单施尿素量过大。

农户在封行后补充2次磷钾肥,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的方法,每次施肥亩用量不得超过70克,同时加入50千克水混合,喷雾需要选择在晚间6时左右或阴天。

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2、茎部开裂

莴笋在生长过程中,肉质茎逐渐膨大,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开裂位置呈现黄色,深度能够达到茎的中间部位,极易腐烂,严重影响食用价值。

莴笋出现裂口的主要原因为施肥和浇水过程,中旱涝不均匀,水肥供应失衡。一旦茎部肉质逐渐成熟,外皮表面形成木质化,如浇水量不合理,茎部肉质会在短时间内异常膨大,导致裂口的产生,另外个别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也极易出现裂口的问题。

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由于早春地温低,不宜多浇水,在定植15天后浇第二水,之后进入蹲苗期。当莴笋的嫩茎开始膨大时,应随水追肥,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进入嫩茎膨大期后对水分比较敏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7天浇1次水。

3个影响莴笋产量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快来看看解决方法

3、窜苗

莴笋生长过程中,茎部细长,叶片在拉伸作用的影响之下,会出现面积小和变薄的问题,严重影响食用价值。

窜苗的主要原因为肥料供应缺失,无法满足莴笋生长需求,水分供应量不足,生长土壤干旱明显,气温过高引发莴笋呼吸消耗大量养分,食用的茎叶部分营养成分分配率过低,浇水量过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