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口罩只捐不賣”

一場病毒使全國進入恐慌,不少的民眾都紛紛去往超市搶購生活物資。但是在這舉動下,還是發生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很多時候大家都說愛國愛國,只有發生到 這樣的事情,中國人民團結一致,一起對抗這些困難。有很多黨員、白衣天使奔赴前線,每天接觸著感染的人員。但是還有很多其他公職人員也是每天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自己的汗水。

一、抗擊疫情最暖心的故事

1、“我的口罩只捐不賣”

連日來,各鄉鎮、社區工作人員穿梭在各家各戶宣傳、排查,防護口罩日漸緊缺。

1月27日,舟曲縣峰迭鎮政府大院來了一位男子,一進門就打聽防疫站在哪裡,鎮上負責人在哪裡……

他叫劉軍朝,是峰迭鎮咀上村村民,與妻子趙紅梅在村裡經營一家五金雜貨鋪。“通過電視、手機瞭解到口罩特別緊張,正好我家鋪子裡有2000個口罩,我的口罩只捐不賣,想全部交給政府。”劉軍朝說。

峰迭鎮鎮長白梅花介紹,鎮上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消毒預防、宣傳防控知識,口罩非常緊缺。劉軍朝捐贈的口罩可謂雪中送炭,目前已分發到各執勤點。

2、神秘人”助警不留名

1月30日23時30分,卓尼縣公安局的視頻監控裡捕捉到這樣一幕畫面:一名男子走到公安局的傳達室旁邊,從衣兜裡取出兩包醫用型口罩,放在窗外臺子上後便離開。

連日來,卓尼縣融媒體中心將畫面播發在媒體上,試圖尋找到這名“神秘人”,但是至今也沒有找到。一位網友在卓尼縣融媒體APP上留言說:“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小小的防護口罩彰顯著拳拳愛心,這是卓尼數萬群眾的縮影之一,溫暖著我們前行的腳步……”

3、武漢,加油鴨!

2月1日,江蘇揚州,10歲小女孩謝蘭一,將一隻沉甸甸的小黃鴨儲蓄罐送到派出所,裡面是她攢下的零花錢,共計495元,並附紙條“武漢加油!”將儲蓄罐送來後,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2月1日,江蘇揚州,10歲小女孩謝蘭一,將一隻沉甸甸的小黃鴨儲蓄罐送到派出所,裡面是她攢下的零花錢,共計495元,並附紙條“武漢加油!”將儲蓄罐送來後,小女孩就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我的口罩只捐不賣”

二、抗擊疫情中的感人事蹟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金銀潭醫院,是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眾人皆知的標誌性地點。因為這是戰鬥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離炮火最近的地方”。

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一個戰鬥者,一個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院,卻在一個月以後才知道他。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

由於身患漸凍症,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抗疫一線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著病體堅守在抗疫一線30多天,甚至忙得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生命的守護,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時間何曾給他們特別的眷顧?疫情又何曾讓他們有片刻的喘息?他們不能停下,他們要跑得更快,來不及想一下自己,也來不及回頭看一眼自己的家。

“我的口罩只捐不賣”

就算武漢病了,四面八方都會志願!這就是中國的力量。很多堅守在自己崗位的人們,全人民都會關注到你們,您注意身體!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