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琳委員建議:提高村醫待遇,會湧現更多“最美鄉村醫生”

山西省汾陽市政協委員朱儁琳近日向汾陽市政協提交建議:重視提高村醫地位和待遇,確保農村醫療衛生“網底不破”。

1月15日,朱儁琳向筆者介紹,村衛生所是衛生院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鄉村醫生身處醫療衛生服務最底層,作用不容忽視。只有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村醫們的煩惱,才能留住村醫,並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村醫這個隊伍中去,才能湧現出更多的“最美鄉村醫生”。

朱儁琳表示,當前鄉村醫生面臨很多困境,大部分村醫工作強度大、風險高、待遇無保障,發展前途堪憂,村醫擔負著大量繁瑣的工作,常常忙到凌晨一兩點,沒有休息日,一年365天都在崗。然而,村醫所付出的高強度勞動與其所取得的收入嚴重不成比例,村醫所承受的風險又與其收入嚴重不成比例。

朱儁琳說,要合理界定村衛生室的公共屬性,加大政府對村衛生室建設的投入力度。中央已經明確地提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公共產品,為農村居民提供這種公共產品的村衛生室就是基本公共設施。

她認為,當前首要的工作,是明確村衛生室的公共設施屬性。村衛生建設應全部由政府出資,建築用地也應由村委提供,房屋規模及結構由鄉鎮、村根據醫療服務範圍規劃,由政府出資統一購置必要的醫療設備,並將村衛生室定性為國有財產,以防國有資產流失。

在她看來,村衛生室是農村衛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三級醫療網的網低,也是老百姓健康諮詢、看病診病的首選場所。鄉村醫生為老百姓提供了最及時、最周到、最廉價的醫療服務,理應享受政府的有關優惠政策。因此,取消對村衛生室的各項不合理收費和扣款、罰款,減輕鄉村醫生的負擔,對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朱儁琳認為,應解決鄉村醫生待遇問題。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醫生則是“人類生命的工程師”。政府必須考慮到村醫的公益屬性,重視提高村醫的地位和福利待遇,參照當時“民辦教師”轉正的工資標準,給予村醫每月工資,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

她建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首先應從最基層的、與老百姓身體健康關係最密切的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做起。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政府相關部門應多聽聽基層一線醫務人員、特別是鄉村醫生的聲音,多深入農村調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