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一)生態養雞場地的選擇

1.總體要求

生態養雞場地的選擇首先是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並符合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地理位置。生態養雞場地要遠離居民區,離交通幹道、村莊、學校、其他養殖場至少有1000米的距離,這樣能夠減少外界對雞群的干擾,減少病原體進入養雞場地的概率,使雞群生活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這樣也能夠減少雞群生產過程中對人們生活環境的汙染和干擾,有利於疫病防控。如果把場地建在村莊附近,一方面疫病容易流行,另一方面雞糞會造成空氣、水源的汙染,在夏天造成蒼蠅、蚊子滋生,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但是,也不要選擇太偏僻的地方,還應兼顧交通便利,以運輸、用電方便為宜。一般要求放養場地距城鎮公路不超過5000米,有便道通往主要公路。

(2)地勢地形。雞舍應建在地勢高燥的地方,有利於排水,防止舍內和舍外場地潮溼。地形要求有一定的坡度,而且坡面向陽,有利於冬季防寒保暖。選擇放牧場地時,儘量選擇較平坦的地方,防止雞腿部受傷。例如,可以在果園、林地邊較高處建造雞舍,在草原、草場上建簡易棚舍,放養土雞。

(3)場地面積。要求土雞放養場地面積要大,生態養殖非常關鍵的條件就是要有較大的場地,單位面積場地上飼養土雞的數量比較少,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場地小,飼養的土雞數量大,則會失去生態養殖的實際意義。

(4)水電條件。生態養雞需要水源和良好的水質。使用地面水或淺層地下水,要求沒有受到汙染,附近不能有化工廠、屠宰場、大型養殖場等排汙企業,條件允許時最好使用自來水或深井水。雞場對電的依賴性較強,育雛加溫、照明、飼料加工、生活等都離不開電。選擇場地時,應靠近輸電線路,減少供電投資。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2.不同類型放養場地的選擇

(1)樹林。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加強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和植樹造林工作,已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國家林業局公佈的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4~2008年)結果顯示,我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我國林地面積非常廣闊。另外,我國許多地區還有園林苗木基地,南方還有茶園等。只要交通便利,具備較好的水電條件,這些林地都是生態養雞的良好場地。

(2)果園。包括農區常見的蘋果園、梨園、桃園等,也包括山地常見的核桃園、栗子樹園、柿子樹園、山楂園等。

(3)山谷。在具有一定數量開闊地的山谷,只要有樹木、雜草生長就可以作為生態養雞的場地利用。

(4)灘塗。灘塗是海灘、河灘和湖灘的總稱,指沿海大潮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潮浸地帶,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間的灘地,湖、河洪水位以下的灘地,水庫、坑塘的正常蓄水位與最大洪水位間的灘地面積,在地貌學上稱為“潮間帶”。灘塗是我國重要的後備土地資源,具有面積大、分佈集中、區位條件好、農牧漁業綜合開發潛力大的特點。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水網密佈,江河湖泊縱橫交錯,非汛期的江堤、湖岸、塘邊綠草叢生、植被茂盛,形成了78萬公頃的自然草叢和草甸草場,是放養土雞的好場地。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二)生態養雞所需的欄舍建造

生態養雞對房舍要求不高,除了育雛舍要增加投入,注意隔熱性能外,其他階段搭建簡易棚舍即可。育雛結束後的雞均可以放養,在放養場地四周要設置圍網,防止雞隻丟失。

1.育雛舍設計

育雛舍是任何形式的養雞生產所必不可少的,供從出殼到4~8周齡雛雞養殖使用,舍內應有供暖設備,尤其是在低溫季節育雛更需如此。建造要求是防寒保暖、通風向陽、乾燥、密閉性好、堅固防鼠害、牆壁和地面光滑、易消毒。所以育雛舍空高要低,牆壁要厚,屋頂設天花板,房頂鋪保溫材料,門窗要嚴密。一般朝向南方,高2.3~2.5米,跨度為6~9米,南北設窗,南窗臺高1.5米,寬1.6米,北窗臺高1.5米,寬1米左右,水泥地面。平養時,雞隻直接養在鋪有墊料的地面;如果採用籠養方式,雛雞養在育雛籠中,列間距為70~100釐米,可依跨度擺為兩列三走道或三列四走道。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2.育雛加溫設備

雞育雛期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即便是在夏季高溫季節,中午前後可以不加熱升溫,但是在夜晚和早晨育雛舍內同樣需要加熱升溫,其他季節每天需要加熱升溫的時間更長。根據育雛規模、飼養方式和當地燃料資源的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加溫設備。常用加溫設備有如下幾種。

(1)火爐。火爐是最常見的加溫設備,燃料為煤、廢木料或穀殼、鋸末等,運行成本低。火爐加溫適合籠養雞舍,由於地面溫度較低,不適合地面平養育雛。火爐加溫需鐵皮煙道將廢氣排出,防止煤氣中毒。

(2)火炕。火炕是北方地區育雛最理想的加溫設施。火炕燃料來源廣泛,有燃煤、廢木材、樹枝、柴草、麥秸、稻草等。炕的一端設灶,一端設煙囪,炕面溫度均勻一致,育雛效果好。

(3)地上火道。地上火道是一種最常見、最經濟的保溫設施。與火炕不同之處為雛雞在地面上活動、採食,飼養密度和飼養數量增加,管理方便。

(4)電熱育雛傘。傘面用鐵皮或防火纖維板製成,內側加裝電熱絲和控溫設備,電熱育雛傘適合平養育雛使用,傘四周用20釐米高護板或圍欄圈起,隨雞日齡增加擴大面積。傘下及四周溫度不同,雛雞可選擇適溫區活動。每個育雛傘可育雛雞250~300只。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3.放養場圍網

在林地、果園等地放養雞,周邊要有隔離圍網,目的在於防止雞隻跑到場地外面而丟失。林地、果園四周可以建造圍牆或設置籬笆,也可以選擇尼龍漁網,網目為2釐米×2釐米,高度1.5~2米。在放牧期間應時常巡視,發現網破了應及時修補,預防雞隻走失。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4.放養簡易棚舍

在果樹林中或林地邊,選擇地勢高燥的地方搭建雞舍,要求坐北朝南,和飼養人員的住室相鄰搭設,便於夜間觀察雞群。雞舍建設應儘量降低成本,北方地區要注意保溫性能。雞舍高度為2.5~3.0米,一般建成塑料大棚式,投資較小,也可以用磚牆、石棉瓦建造。舍內四周設置棲架,方便雞隻夜間棲高休息。雞舍大小根據飼養量多少而定,一般按每平方米飼養10~15只設計。

灘塗放養雞,需要用編織布或帆布搭設一個或若干個帳篷,作為飼養人員和雞群休息的場所,也是夜間雞群歸攏的地方,在遇到大風或下雨的時候也可以作為雞群採食、飲水和避雨的場所。帳篷搭設要牢固,防止被風吹倒、吹壞。還需配置一個太陽能蓄電池,晚上利用其照明。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5.喂料和飲水設備

包括料桶、料槽、真空飲水器、水盆等。喂料用具放置在雞舍內及附近,飲水用具除了放在雞舍及附近,在放養場地內也需要分散放置,以便於雞隻隨時飲水。為了節約飼料,需要科學選擇料槽或料桶,合理控制飼餵量。由於雞吃料時容易擁擠,應把料槽或料桶固定好,避免將其打翻,造成飼料浪費。料桶、料槽數量要充足,每次加料量不要過多,加到料桶、料槽容量的1/3即可,以雞40分鐘吃完為宜。

土雞生態養殖實用技術,生態養雞的場地與設施

6.消毒、防疫用具

育雛舍在進雞前需進行徹底地衝洗和消毒,要用到高壓清洗機或高壓水槍,一般小型場用自來水軟管直接沖洗也可。火焰消毒器對籠具消毒效果好,燻蒸消毒的用具為陶瓷盆及密封門窗用的膠帶。日常消毒用具有噴霧器、消毒池、紫外燈等。防疫用具有連續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刺種針、膠頭滴管、電冰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