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速遞】奢侈品背後的人性

【新書速遞】奢侈品背後的人性

《彼岸風景》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定價:58.00元

【新書速遞】奢侈品背後的人性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本書中與讀者分享了63個他在人生旅途中感悟與思考的片段,觸摸世界,擁抱自然,遇見歷史,思索人生。既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又有踏遍四方,返璞歸真。全書以開闊的眼界和細膩的筆觸,將人生必須不斷前行的重要性娓娓道來,發人深省。

奮鬥路上的人和事

人生有限,風景無限,值得永遠向著前方追尋。當你走在陌生的異國他鄉,或是對未知的未來充滿惶惑,願本書能使你明白:當年那個長江邊上的少年,是如何在對遠方的嚮往和追尋中一步步變得遼闊,如何重塑對人生、對生活乃至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最終又如何找到了讓人生更加豐盈的方式。

如果要在滿大街找一個最容易讓人辨識並且覺得有身份的標識,毫無疑問LV一定是最亮眼的標識之一。提到LV,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三個字是“奢侈品”。我本人對奢侈品並不是特別感興趣,身上用的奢侈品也很少,那為什麼要提到LV呢?

品牌背後的故事

之所以要提到LV,是因為我在巴黎帶著中國企業家論壇代表隊,參觀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故居。任何一個成功的品牌背後必然都有著動人的故事,我希望去探尋品牌背後活生生的人,這些人是品牌發展和輝煌的根本原因。

這一天的巴黎,下著初冬的雨。儘管巴黎的緯度很高,和中國的哈爾濱差不多,但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巴黎冬暖夏涼,即使到了12月初也不是很冷,很多樹上還掛著色彩斑斕的樹葉。路易·威登的故居到巴黎市中心有一段距離,儘管也在塞納河邊上,但塞納河在巴黎優雅地轉了一個大“S”形的彎,巴黎市中心在S彎的“肚子”下方,故居所在的區域阿斯涅爾河畔在S彎的上方。巴黎的交通擁堵而繁忙,街道狹窄的居多,我們沿著塞納河邊的道路走走停停,終於在倒時差的昏昏欲睡中,到達了位於路易斯路18號的路易·威登故居。路也是以路易·威登命名的,一個人出了名,和他相關的一切就都有特殊的紀念意義了。

沿著一條不寬的街道走進去200米,右邊有一道小鐵門,推開鐵門進去就是路易·威登故居。法國的時尚品牌大多數是以人名命名的,不像中國一定要起一個聽起來特別有內涵的名字。路易·威登是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從農村到巴黎來當學徒,為出門的貴族裝箱打包。他服務的對象剛好是拿破崙三世的老婆歐仁妮皇后,由於打包技術精湛,深得皇后歡心。到1854年,在皇后的資助下,路易·威登自己開始開店做旅行箱,沒有想到竟一舉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住的地方和做箱子的地方都在這個故居。進入故居,可以看到一座很漂亮的花園(應該是後來打理出來的),一棟不大但看上去挺溫馨的兩層小樓,室內的家居佈置很普通。

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

法國人最初出去旅行,箱子的形狀是圓形雨傘狀的,中間高,四面低。後來有了鐵路和汽船,人們走的地方越來越遠,帶的東西越來越多,箱子不能壘起來,佔據了太多的空間。路易·威登最先造出了長方形的平頂箱子,可以壘在一起。箱子都是用木頭做的,容易互相磕碰,他又在箱子外表蒙上了一層帆布,這樣就顯得更好看,也更結實。

再後來他就在箱子裡面分格,每個格里都可以放不同的物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箱子裡面的空間。根據實際需要,箱子又被分成各種形狀和大小,既美觀又實用。大家都以為LV是做包的,但實際上是做箱子起家的。

到今天,LV的產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定製各種昂貴的箱子,由手工做成。現在的箱子已經蒙上了昂貴的鱷魚皮或者小牛皮,上面印滿LV的標識,顯得更高貴了。我們參觀了故居後面的工作間,只見一個個工匠和路易·威登當初一樣,用勤勞的雙手製作著一個個定製的箱子和皮包。

一部品牌的發展史,就是一個家族發展的歷史,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和商業發展的歷史。世界已經充分地連接在了一起。如果沒有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經濟崛起,80年代的中國經濟崛起,就沒有歐洲奢侈品商業如此興旺發達的今天。

全球的商品貿易,帶來的是繁榮的全球。真心希望人類能夠擺脫各種偏見,你好我好大家好,在吃吃喝喝、買買買的歷程中,創造人類更長久的美好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