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南:黨建領航奏響復工復產“奮戰之音”

陽春三月,天氣回暖。3月16日,寧南縣松新南片區移民安置房建設工地、騎騾溝鎮土地增減掛項目施工現場黨旗飄揚,建築工人正在緊張施工、工程車來回穿梭、大型機械轟鳴,復工一個多月來,“搶工期、提產能”的繁忙景象隨處可見。

日前,寧南縣在築牢疫情防控網的同時,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鼓足持續“作戰”勁頭,多措並舉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縣經濟秩序已基本恢復正常。

全力以赴 靠前服務

“鎮黨委政府幫我們協調物資、用工,竭力降低疫情對項目建設影響,我們將增加2個班組,實行三班倒搶抓工期,把耽誤的工程量趕快補上。”松新南片區移民安置房建設項目負責人李劍說。

寧南縣在科學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構建起縣級領導幹部帶頭、各職能部門聯動、鎮黨委屬地管理復產復工地企“一盤棋”“一條鏈”工作機制,下沉服務、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精準提供要素保障和督促指導。2月25日,該縣召開2020年一季度經濟形勢研判會及全年運行分析會,及時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相關會議精神,總結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為安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提供根本遵循。

服務白鶴灘水電站建設是寧南縣委“1553”發展思路和今年“5+3+10”經濟工作重點,在推進復工過程中,該縣發改經信局開足馬力統籌解決移民安置區、遷復建項目建設中困難問題,統籌調配一次性醫用口罩4.26萬餘個、額溫槍230把、84消毒液2.8噸,助力企業疫情防控。

靶向施策 破解難題

為切實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寧南縣緊急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緩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11條具體措施,從減負、金融、穩崗、財稅等四個方面對企業實施政策性扶持。縣商務經濟和外事局做好“加減法”推進服務業企業復工復產,補貼7戶保供商貿流通企業電費和物流費,減免187戶租用國有資產保供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房租94.24萬元。

騎騾溝鎮建立“1個項目+1個專班+1名黨員”的工作機制,主動對接項目施工方梳理用工需求,積極動員返鄉滯留人員就近務工。常年在建築工地務工的騎騾溝鎮勝利村村民吉地子曲,受疫情影響未能返崗復工,在鎮政府的推薦下到土地增減掛項目建設工地當上了鋼筋工。

吉地子曲只是寧南縣化解項目復工用工難題的一個縮影。該縣人社局多渠道發佈用工信息,及時解決企業、重大項目建設的用工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計發佈6期用工公告,提供崗位6000餘個。同時,認真開展“春風行動”,開通寧南縣至成都、昆明、攀枝花等地專車,專人免費護送體檢合格農民工返崗1487人(其中貧困群眾137人)。

此外,該縣充分發揮黨組織負責人“頭雁”效應,堅持黨建帶群建,組建252支黨員復工突擊隊、設立318個黨員復產先鋒崗,開展“三亮三比三爭”活動,營造“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濃厚氛圍。同時,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激發黨員職工幹事創業熱情。

全程保障 提升效能

該縣發改經信局、市場監管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等部門,抽調245名有經濟工作經歷、有群眾工作經驗、有統籌協調能力的幹部,組建工作專班“上門服務”,全天候、全覆蓋實地服務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嚴格對企業防控措施進行現場評估審核。

作為最早復產的企業——寧南縣南絲路集團金桑莊園有限公司,實行支持防疫和復工復產“兩線作戰”,防疫期間累計向縣內體溫檢測卡點、居家隔離觀察對象送去價值46560元的礦泉水和冬桑涼茶;復工後為減少人員流動,每日出動兩臺植保無人機對車間、街道等區域進行消毒防疫,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微信視頻會議開展業務技術培訓。

“縣裡跟蹤服務指導機制很人性化,因地制宜指導我們制定安全防疫措施的同時,積極籌備物資保障日常防疫需求。我們將配合縣委、縣政府關於復工復產部署要求,增設生產線上的工作崗位,進一步提升產能。”金桑莊園有限公司負責人戚華心懷感激地說。

寧南縣以“定點、定領導、定單位、定企業”原則,通過深入項目建設工地和企業生產一線“點對點”解決問題,32個續建項目復工率達100%;商貿服務業實行梯次復業,2796戶服務業(企業、個體)復工率達9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