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品牌就是影響力,品牌就是競爭力,品牌就是附加值。農業區域品牌的規劃設計和生態系統構建是一個週期長、覆蓋廣的巨大工程,急於求成必有所失,急功近利必為所敗。在我國現階段的市場環境下,農業區域品牌的管理運營既要合理運用好政府的行政性優勢,又要充分發揮市場的靈活性優勢。因此,如何一體化運營農業區域公用品牌,成為農業區域品牌建設成敗得失的關鍵。

一、BEST農業區域品牌一體化運營模式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如上圖所示,BEST農業區域品牌一體化運營模式是一個專業的閉環生態系統,它的核心是強化公共品牌意識,打造品牌價值共同體,即圍繞著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首先要形成一個區域共識,形成對品牌共同的認同和共同的理念,圍繞著這個理念構成品牌價值共同體。品牌價值共同體的構成主體包括農業區域品牌、企業及產品品牌和節慶旅遊等服務品牌,同時也包含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運營過程中涉及到的五個主體,即決策主體、運營主體、經營主體、渠道主體和消費主體。這是農業區域品牌生態系統內部的核心構造。

農業區域品牌的管理運營主要就是圍繞著品牌價值共同體而展開,整個運營過程由品牌的規劃體系、領導組織體系、管理運營體系、產品營銷體系、協同推廣體系以及監管服務體系六大體系組成。從品牌規劃、管理運營、產品銷售、品牌推廣到監管服務形成了這麼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品牌規劃體系和領導組織體系主要和政府以及行政單位相聯繫緊密,核心優勢在於政府的行政性。而產品營銷體系和協同推廣體系主要和市場協會、企業、渠道、消費者聯繫緊密,核心優勢在於市場的靈活性。管理運營體系和監管服務體系既和政府領導、行政單位相銜接,同時又和市場緊密聯繫,處於中間的交錯階段,因此既要兼顧行政性同時又要兼顧靈活性。

所以總體而言,BEST農業區域品牌一體化運營模式是一核兩翼三品六體系的完整的生態系統。如果要把這個生態系統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它能夠良好的去運營,就既要發揮政府的行政性優勢,同時又要充分的發揮和鼓勵市場的靈活性優勢。

二、品牌規劃體系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農業區域品牌的打造是一項長期工程,切忌盲目而為,在佈局之初就必須要有清晰長遠的品牌總體規劃。在品牌規劃體系中,圍繞著農業區域品牌的核心價值提煉,首先要明確區域品牌建設的核心目的,即打造一張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培育一面有影響力的行業大旗,擦亮一塊有價值力的金字招牌。繼而根據區域品牌的規劃目標,從吸引力、親和力、價值力、凝聚力以及號召力5個方面對農業區域品牌進行系統的規劃。

例如在濱州市農業區域品牌"食域濱州"打造伊始,由於濱州的農業產業化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的地位,而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也一定是通過農產品深加工提高價值轉化,因此濱州市農業區域品牌打造要跳出農業,從食域濱州、生態濱州、高效濱州以及文化濱州等方面上進行全新的定位。在品牌的定位上重點強調生態、美味、康養,生態是指農業基礎環境優越,美味是指農產品加工食品優勢,康養是指基於環境和產品,圍繞著農業基礎優勢、產業優勢進行三產融合的未來發展方向。在"食域濱州"品牌規劃定位上,充分表現出立足產業優勢的價值統一,打造了"一品一協一矩陣,一節一會一平臺"的特色濱州模式。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三、領導組織體系

基於我國農業的基本特點,在進行農業區域品牌建設過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領導組織體系主要是圍繞著區域品牌運營,為了充分發揮政府的行政性優勢,使農業主管部門能夠更好的協調其他部門,而組建的一種溝通組織體系和流程。領導組織體系的搭建能夠方便區域品牌的決策主體、運營主體以及其他平行機構之間橫向的溝通和交流。目前國內各地區在進行領導組織體系搭建時,一般都會採用聯席工作會議制度的方式,當然結合各地區不同的實際情況,參加聯席會議的部門也各有不同。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例如泰山茶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以泰安市農業農村局為主體,下轄泰山茶產業辦公室和泰山茶葉協會,充分對接財政局、食藥局、工商局、商務局、旅發委、文廣局和供銷社等部門,並納入山東農業大學林科院的科研支持職能,共同構成推動泰山茶品牌和產業發展的領導組織力量。

四、管理運營體系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根據BEST"五位一體"區域品牌運營管理模型,在農業區域品牌運營管理體系中會涉及到五個主體,分別是決策主體、運營主體、經營主體、市場渠道主體和消費主體。這五個主體相互依存,聯合運轉,共同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即區域品牌價值共同體。

從決策主體、運營主體、經營主體、市場渠道主體到消費主體,是一個區域品牌從決策、運營、使用、銷售到最後消費形成反饋的一個正向的閉環,代表著區域品牌走向市場的基本流程。同時五個主體還有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流程,比如決策主體可以直接監督經營主體對於品牌的使用是不是規範,同樣經營主體和消費主體之間他們也有順暢的溝通,消費者對於市場渠道的意見可以直接反饋給企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這種監督和互相制約的那麼一個關係。五個主體密不可分,有機組合形成區域品牌價值共同體。區域品牌能否成功一定和品牌價值共同體密切相關,與品牌價值共同體中每一個主體、每一個企業、每一個消費者甚至每一個農民都密切相關。

五、產品營銷體系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產品營銷體系包括產品體系和營銷體系兩部分,產品和營銷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是最重要的兩項市場行為。BEST品牌形象鑽就是對產品品牌形象表現的工具,一個豐滿的產品品牌,是由品牌的名稱、標識、核心價值、廣告語、品牌的系列支持點以及品牌的系列外在表現等方面共同構成。而品牌形象鑽的核心支點就是品牌雙定位理論,即品牌的差異化定位和品牌的價值感定位。圍繞著差異和價值找到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核心競爭力既是整個品牌的支撐點,也是系統梳理和引領整個品牌系列外在元素表現的的出發點。所以做品牌首先要找準定位,深度挖掘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優勢,然後圍繞著核心優勢進行產品表現元素設計,品牌的形象自然就會豐滿起來。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營銷體系主要指的是產品銷售渠道,傳統的農業流通渠道大多是通過經濟人或合作社等方式,把農產品對接到銷地市場,然後又通過各種分發渠道到達零售終端,最終到消費者。這種銷售流程非常漫長,雖然比較成熟,但存在很多的缺點,比如在漫長的流通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或者由於傳統溝通方式的落後,市場信息不暢通,容易導致農產品滯銷。隨著電商化進程加快和新媒體新渠道的快速出現,電商對傳統渠道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原本的傳統營銷方式如同一條細長的帶魚,而電商化營銷方式帶動整個渠道結構開始向鯉魚型轉變,商品化程度和標準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產業鏈、渠道鏈條也越來越短,傳統銷售渠道的一些缺點逐漸得到改善。

六、傳播推廣體系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傳播推廣體系對於一個品牌的發展壯大有直接的影響,系統科學的傳播推廣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品牌傳播的方式渠道有很多種,一種是傳統權威媒體,比如央視、主流報刊等,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行政性和權威性,以及在政策方面的引導力,能夠帶來一定的高端關注。另一種屬於專業類媒體,比如行業期刊或者行業內專門的高端論壇、高端峰會等,專業類媒體能夠塑造專業形象和對接專業渠道。還有一種網絡自媒體新媒體,比如目前火熱的網紅直播等,就是屬於自媒體傳播範疇。每一種傳播方式都對應不同的群體,在實際傳播中要根據傳播的內容和受眾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方式篩選組合。一個區域品牌在推廣宣傳的時候,一定要先制定整體的規劃,明確傳播受眾和傳播策略,根據品牌傳播目標合理的規劃預算投入。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例如"食域濱州"品牌宣傳,作為一個新生品牌,"食域濱州"制定了長效的品牌傳播機制,把品牌發佈會和中國農民豐收節結合在一起,並根據濱州農業產業的實際情況,專門於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組織召開了首屆沿黃現代農業論壇。論壇在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以及農業農村部農村雜誌社和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等多個機構的指導和支持之下,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論壇宣傳推廣覆蓋的流量人次遠遠超過一千萬,超過五十家媒體單位到現場進行直播,超過三十家的權威媒體和主流媒體進行了報道,超過三百多家網絡媒體和自媒體進行了報道轉載。經過首屆沿黃現代農業論壇和農民豐收節品牌發佈等系列活動的舉辦以及宣傳,"食域濱州"在媒體上引起了巨大的這種反響,在行業內也與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七、監管服務體系

生態構建|如何運用一體化運營模型指導區域品牌建設

監管服務體系搭建主要是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品牌運營方的主要職能之一。農業區域品牌建設的成功來之不易,因此要對區域品牌的授權企業以及企業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過程,隨時進行抽樣監管,以便於及時發現品牌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作出調整和改善。現在農業領域非常流行的溯源體系被廣泛的應用到農業區域品牌的監管體系中,目前國內的溯源機構、溯源平臺和溯源技術工具非常多,溯源現在已經成為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同時對於品牌的危機預警和危機公關機制,也是屬於監管服務體系的範疇。

農業區域品牌一體化運營模式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並不是六大體系簡單的組合,各個體系之間互相支持、互相監督,共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且能夠以市場化的方式健康高效的運轉,最終實現農業區域品牌的成功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