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冠疫情增加經濟不確定性 家電業樹立信心才是硬道理

馮同 家電魂 今天

【導讀】

對於國內正踏上覆工、復產、復市的家電行業來說,大家對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市場形勢難以判斷。畢竟,”新冠疫情“的爆發流行對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巨大,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其中,危險與機遇並存,就看誰能把握的得心應手。

「探究」新冠疫情增加经济不确定性 家电业树立信心才是硬道理

馮同||撰文

今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在湖北武漢連續幾天新增為0,標誌著國內抗擊疫情的戰役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新冠疫情”在國外才剛剛開始爆發,抗擊疫情的戰鬥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不過,對於國內正踏上覆工、復產、復市的家電行業來說,大家對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市場形勢難以判斷。畢竟,”新冠疫情“的爆發流行對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巨大,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

家電魂綜合近來公開的資料信息,對宏觀經濟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梳理,供家電業界廠商作為判斷行業和市場的資料,但願能夠為家電行業貢獻一點綿薄之力:

【 疫情屬於系統風險,家電市場已承壓 】

春節前爆發的“新冠疫情”是一次突發公共事件,對包括家電業在內的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按照投資行業的術語來說,是一個系統性風險,家電業的企業沒有不受到影響的。

因此,在3月中旬工廠逐步復工、復產以來,普遍反映這次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巨大。除了小家電和一些涉及健康的家電外,整體市場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有的廠家領導就對家電魂反映,今年前3個月銷售慘淡,僅完成預定到當前任務的10%左右。

當然,積極的企業從2月中旬就開始逐步復工,嘗試採取很多辦法來緩解市場壓力。線下門店無法開門營業,幾乎所有廠家都轉戰線上。算是給行業企業上了一堂轉型線上的現實教學課。

還有的企業嘗試開闢社交營銷,利用微信、微博、朋友圈、網上直播等形式,進行廣泛化的社交營銷。這些行動無不證明,家電廠商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尋找新的出路,以換回疫情造成的損失。

【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認清方能有對策 】

從疫情造成對經濟的影響來說,堪稱是近幾十年來最大的,已經超了當年2003年SARS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據一些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經濟學家以及專業人士認為:

第一,此次新冠疫情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空前巨大並將長期持續。也就是說在國內改革開放以來,還沒有遭遇過如此具有不確定性的環境,並且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對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檔口的家電行業的信心造成巨大沖擊;

第二,全球經濟會不會陷入20世紀初那樣全球的經濟蕭條不敢確定,但是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已經不可避免,只是看程度有多大多深。這對家電業的全球化戰略是一個不利因素,近幾年家電龍頭企業已經把戰略轉移到全球市場,這樣一來未來依託海外市場拓展的增長空間的計劃難以落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開展調整海外戰略佈局,需要重新思考;

第三,海外的疫情與鎖國將嚴重影響中國的外貿出口。具體來說,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儘管復工率高,最高的超過90%以上。不過工廠的效率偏低,只有30%左右,主要原因是沒訂單,何時能夠恢復到原有水平,至今難有定論;

第四, 全年5.5%GDP增長會有挑戰。原來所定的5.5%增速,很多人認為偏低,經此疫情的擾亂,現在看來這個目標都是很高的,能不能完成難有定論。這就大大抑制了國內民眾的消費心理,想消費卻不敢消費。家電品還算不上是生活必需品,人們一旦手頭吃緊,首先考慮的就是再等等。

當然,疫情肆虐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遠不止這些,列舉的這幾條僅僅是與經濟消費以及家電關聯的因素,認清這些後才不至於遇到問題爆發而失去理性和判斷,錯過尋求和抓住對策的恰當時機。

積極因素不斷積累,行業信心不能失 】

這次的疫情爆發對整體家電產業影響巨大,一季度可以稱得上是基本報廢,恢復正常至少在上半年結束,這還要看全球疫情的走勢。可以預見,2020年市場的不確定性太多,而整個全年目標實現的難度非常之大。

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對行業前景過度悲觀,或許短暫的挫折或許有助於行業轉型升級,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下的行業艱難或許是長遠發展是一件好事。道理如下:

首先,這次“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已經在全球蔓延。其對經濟的打擊遠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要強。因此,政府為了應對其對經濟的影響,強化了新基建投資。相關資料顯示,全國各省市在新基建上的投資超過40萬億,是當年應對金融危機時的10倍之多。新基建的投資最終會有相當一部分會涉及的家電領域,特別是商用市場。新基建這塊蛋糕不僅大,而且持續的時間會很長,是一個長遠的利好。

其次,對行業轉型是一個痛下決心的好時機。家電產業正處於從普及型向品質型,從規模化向個性化,從低端化向高端化,從賣產品到賣場景發展的歷史關頭,但是從傳統時代走過來的行業龍頭們,對以往的成功格外珍惜,對以往的經驗青睞有加,很難割捨既往的情懷。而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廠商都看清楚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疫情就是這個轉型的催化劑,讓廠商們痛下決心割捨掉舊生產力的束縛,徹底進行變革以適應互聯網新時代。

再次,建成小康社會帶來的品質消費新機遇。2020年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雖然受疫情爆發影響了節奏,但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建成小康社會,重點不是在大中城市,而是在農村鄉鎮和偏遠地區。這些地區的家電雖然普及已經完成,但是低端普及型產品佔據大多數。在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時期,家電品的升級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借勢是營銷的一個絕佳的手法,平時做不到的此時就輕而易舉。家電廠商不要忘記或忽視了這一歷史機遇。

第四,疫情造成的短期惡劣環境客觀上起到淨化行業。就在上一年,一些家電主流品牌企業為了淨化行業、清理行業,動用了自身歷史上很少用的價格戰手法,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而疫情突然造成的市場環境惡化,遠比一家或幾家企業行為要兇狠,對那些沒有實力的行業和市場投機分子,給予了沉重的一擊,很難挺過疫情造成的困難時期,主流企業想做而沒能做得到的清理市場,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所做到了,客觀上起到了淨化行業的目的。

疫情之後會有很多的政策出臺,家電廠商應該是備受鼓舞,當年的4萬億讓家電產業有了一個突飛猛進,這次十倍於當年對家電的刺激,難道不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嗎?那個廠家抓不住這次機遇,那就叫暴殄天物,沒有人會同情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