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西方的政治精英在初中期集體輕視新型冠狀病毒?

獵莊擒妖


即便中國是對的,他們也要和中國唱反調。這下可好,中國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為了顯擺他們與中國的區別,所以對疫情輕描淡寫。有本事堅持到底不改口。


邵爺2000


這要從“政治精英”身上找問題。

疫情當前,中國最出名的是誰?是鍾南山、李蘭娟!因為他們專業!而西方呢?依然是政客在作秀,而且經常跟醫學專家唱反調!

下面我們詳細分析西方政客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西方普遍實行選舉制,候選人比拼的往往是宣傳能力、演講能力。選舉制走到這個方向其實是最初設計這套制度的先賢們始料未及的。最初選舉制的初衷是:民眾根據候選人的已有業績、口碑挑選出能力最強的候選人,比如華盛頓靠著帶領美國人民獨立戰爭而獲得多數人的認可。然而,這個制度走著走著就變味兒了。當國家面臨危難和挑戰的時候,民眾自然能夠看到領導人是否解決了問題,而當國家平穩發展的時候,則很難區分這個業績是市場自身的發展還是領導人的治理功效。此時,就只能看宣傳能力了,誰說的越多越好,自然民眾信的越多。另外,如果是兩個州長互相競選總統,民眾至少可以通過對比雙方業績來鑑別雙方能力,而如果是一個商人和一個明星競選總統,民眾如何判斷?商人很能賺錢,明星也拿了奧斯卡,怎麼對比兩人的治國能力?那就只能靠兩個人的宣傳和演講能力了,誰說的好就選誰!這個風險是明擺著的:說的天花亂墜,到頭來啥也幹不成,畢竟,談,何其容易!這個世界上最會忽悠的估計就是房地產商了,一個水泡就敢說“臨湖別墅”,十棵樹就敢說“私家園林”。

其次,領導人自己的能力往往還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領導人能否開放胸懷任用各行各業更專業的人。比如經濟領域任用最頂級的經濟學家,科技領域任用最頂級的科學家,讓他們為自己出謀劃策,從而彌補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

此處疫情,中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鍾南山了,因為他是疾控專家,能力也是經過非典證實了的,他的團隊說封城,政府立馬封城。

我們再來看其他國家。

英國的全民免疫很難相信是醫學專家給出的建議,你能相信有醫生會給大家提出“隨便玩,大家都傳染了就沒事了”這樣的建議嗎?

美國的總統和醫學專家給出的建議則是完全相反。大總統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比任何人更懂xxx”。這種全才型的領導人真的很難得!羅斯福靠著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而當選總統並被列在華盛頓、林肯之後,不知道這次美國的危機會有哪位狠角色站出來拯救美國。

其實全民危機往往是領導人團結國內力量的最佳時機,比如911事件對於小布什就是絕佳的統一國內支持的時機。然而很可惜,靠著純粹演講能力(忽悠能力)上線的人,竟然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唯一的解釋就是不僅能力太差,而且人品也差,連最起碼的領導班子都組建不齊(特朗普班子成員的離職率怕是歷屆總統任內最高的)。

有人可能奇怪:為什麼真正有本事的人演講能力會差呢?

其實,不是有本事的人演講能力差,而是有本事的人不屑於誇大的、虛假的宣傳。正常要把事情做好,無論研究科技還是經營企業,都要實事求是,不講誠信誇大其詞只能獲得暫時的好處,長期下去肯定露餡的。所以有真本事的人很珍惜自己的信用和名聲。所以美國很多牛逼的人物比如比爾蓋茨、巴菲特都不願意摻合政治。就連臺灣首富郭臺銘島內競選一圈也發現選舉這攤渾水不是他的菜。


水滴的聲音


不是精英,是政客。他們對中國的疫情隔岸觀火、幸災樂禍、指手畫腳,甚至惡意中傷。不曾想放火燒鄰居,把自己家也連上了,還沒從“喜悅”中醒過來就“燒”到家裡了。


用戶敬華


他們的傲慢可能促成了他們這樣的認知:連中國都能控制住的疫情,顯然危害性並沒有多麼大;

最初他們認為,疫情只是中國的事,狹隘的認知讓他們忘了:疫情是人類的公敵!而不僅僅是中國人的事;

他們的目光都專注在了借疫情孤立、打壓中國上了,這種專注顯然會讓他們看不到其它;

凡中國呼籲、倡導的,他們會下意識地唱反調,這種習慣扭曲了他們判斷的客觀性;

我們提供的控制疫情的科學方法,他們沒有去評估這種方法的科學性,到他們那裡卻成了意識形態的人權、自由大討論,以至於錯失了寶貴的防控時機。

習慣性的傲慢、偏見成就了他們的淺薄,讓他們失去了客觀的評估能力,因此,他們在疫情初、中期,都低估了疫情的傳染力度及危害性。

最近,西方媒體的譽論有所校正,但社會法則的殘酷性在於,當你認知出現錯誤時會給你一個教訓幫你糾正,不幸的是,他們為自己的愚蠢所支付的代價太大了。

願疫情早日結束,願世界健康平安。


低手237


。。。因為他們認為即然中國都能夠做得那麼好,那麼自己不可能比中國還要更差!但他們從沒看到我們在發現病毒之後,立即採取“過度反應”式的措施有多麼的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