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幸福的事是:幹自己熱愛的事業,並順便賺錢養家”,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句話當然是每個人嚮往滴生活呀!

但是我認為這句話倒過來說,能做一份賺錢養家的事情,也是很幸福的。經濟能滿足大部分人的心理需求。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得是有意義的事情),還能賺錢養家!多幸福!再有一個可以依靠滴人,簡直人生贏家!

可是現實生活中這樣子的比較少呀[流淚]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也想著這樣的生活,可系做著喜歡的事情,賺不到錢,操心的事情還一大堆。有時候會覺得光有熱愛、行動、努力卻得不到回報,也許要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多少人在為了生活奔波勞累,有多少人在日復一日的機械般重複的枯燥中度過,一邊抱怨,一邊繼續煎熬。

比如我有個同學他特別喜歡打遊戲,也不想早九晚五的上班幹活,所以進了那種職業遊戲團隊,真的不比上班輕鬆,有時候打比賽得凌晨,但是他卻不覺得苦,他很喜歡,可是這個職業讓他賺不到錢,他要成家立業,靠這個沒辦法養活一個家。不得已他只能換了一份工作,現在在房地產上班,幹著他以前最不喜歡的應酬呀之類的工作,可是在這個方面卻做得很好,很適合他,錢也越掙越多。他也開始慢慢喜歡這樣的生活和工作,因為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和滿足基本需求。

(其實不管幹什麼,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心態改變了,現在覺得不喜歡的事情也能變成自己喜歡的,然後就變成這句話了,改變心態,發現生活中的幸福)

生活就是這樣多滋多味,酸甜苦辣。各有各的風采,但是隻有都經歷過了才是完整的人生,這就是生活[祈禱]



ninicolecole


我這輩子我認為真的很幸運。我真的做到了。把我的專長、把我的愛好。作為掙錢的工具。並用它養家餬口。使一家人過上小康的生活。我做的第一份事業。是用我個人擅長烹飪。在204國道旁。開了一個小飯店。我們這裡是一個緊靠海邊的沿海小城鎮。外地車到中午晚上都會停下來品嚐海鮮。我們幹了兩年。掙了第一桶金。我的第二個愛好擅長縫紉。在我開飯店的期間,我一邊開飯店一邊學習服裝製作工藝。兩年後我很順利的開了一家服裝培訓班。又經過兩年的時間。我在城西買了一塊地。大約有600平米。蓋了四上四下丁拐形的樓房。另外在西邊的院子我建了學員用的廚房、餐廳、洗澡間、還有廁所。整個學校的面積大約有500平米。我用短短的兩年時間建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服裝學校。每年招收固定的學員大約有七八十人。還有零零散散學短期的學員。我又根據學員多,需要大量的實習機會。建了一個小小的服裝廠。提供布料給他們實習,另外呢,,我自己也多了一份收入。這在90年代初期在全國職工下崗的滾滾浪潮中。我能找到自己的生活、事業的一席之地,並使家人過上小康的生活。真是一件萬幸的事啊!老一輩說得好。人有一技之長能保終身。真的是這樣。





糖果有點甜


歌曲《跟著感覺走》中,有這樣的歌詞

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希望就在不遠處等著我。跟著感覺走,讓它帶著我,夢想的事哪裡都會有,跟著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

跟著感覺走,一切全都有!

做事業跟找情人一樣,只有有感覺才能擁有激情,只有喜歡和熱愛才能長長久久,只有做喜歡的事情才能更快的成功。

因為愛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能量,能量拉高一份,能力自然水漲船高。

從此刻起,離開不適合的愛人和不適合的環境吧,因為不愛,所以不幸福!

我們有多少人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所以一輩子活在世界的底層,因為沒有感覺,所以渾渾噩噩,被壓制到失去了創造性和原動力,所以,不喜歡自己工作朋友們,請給自己的後半生做個決斷吧,離開不適合自己發展的體制,把命運的主動權收回來!



燕九品讀生活智慧


這是我一直追求的啊,可太難了,尤其是對於我這種高中都沒有畢業的人來說。現在就是為錢而活,哪個工資高自己又能做的就幹哪個,已經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了。就好像我現在一點都不喜歡現在的職業,我硬著頭皮撐著,更讓人難過的是孩子照顧不到,丟在老家跟著爺爺奶奶,你我連給孩子穿什麼衣服的權利也沒有。這一生真的喪到了極點,當孩子說,媽媽求求你不要出去打工的時候,我恨不殺了我自己,這TM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啊



散落一地的夢


我認為你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最幸福的事是能夠賺錢養家,又恰巧是我所熱愛的”。

首先,既然談到了養家,那麼我相信你也是責任心比較重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把能夠賺錢養家放在第一位。如果工作只有熱愛沒有錢賺你也不會堅持的住,只有賺錢了能夠養家餬口了,熱愛才變得難能可貴。

很多人乾的熱愛的事業,都是在有錢賺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已經愛上了這份事業,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是從熱愛開始幹事業的。比如 相聲明星 岳雲鵬,他在學說相聲之前據他自己說:當過保安,洗過廁所,刷過盤子,做過服務生,這些都不是他熱愛的,只不過是為了餬口而已。2004年進入德雲社開始孔雲龍力薦他去的,初期還只能打掃衛生,好不容易上臺一次說了三分鐘就被敢下臺,你能說他當時是熱愛相聲麼,他可以說是郭德綱徒弟裡面資質最平庸的一個,到後來德雲社名角走了幾個岳雲鵬又比較刻苦才得到上臺機會,歡樂喜劇人一炮走紅,才開始掙錢,他才知道原來他這麼熱愛這份工作,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一開始就能根據興趣愛好去找到合適的工作的,職場有句名言:“先就業,再擇業”就是你不先工作幾年你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否能夠站的住腳。

最後,我認為我們作為成年人都應該先家庭,後自己。當我們掙錢了,再去選擇熱愛也不遲。


東東的春夏秋冬


以偏概全了哈,每個人認為幸福的事都會是不同的。當然,不可否認你這的確是幸福事之一!

對於怎麼看呢?聽聽我的理解!(小女不才,請多包涵!)

“幹自己熱愛的事業”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之一呀。如今這個社會,百分之60的人們專業不對口,因為生存壓力以及社會現實,很多人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業!所以,我十分羨慕那些可以幹自己熱愛事業的人!我想這些人該是多麼優秀呀,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這該是多大的享受!

“並順便賺錢養家”我覺得你太謙虛了哈!試問一個人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為其努力付出,我想說努力終究是有回報的!雖然不敢說這個人有多大成就,但養家絕對不成問題!你說呢?

對於小女子我來說呢,找一個滿眼、心裡都是我的人,足矣! 一個人,一個心愛的他,一條可愛的狗,然後過著一日三餐美好的日子。這是我認為最幸福的事!

最後,願你事業、愛情雙豐收!


一笙oO


我的一個朋友小曾,他說,“我一直堅信,所有的堅持都是因為熱愛,我熱愛音樂像生命一般,所以我要堅持下去。”

作為一名獨立音樂人,小曾過的日子並不好,因為沒有簽約公司,所以就沒有固定的工資,以及小曾也不願意去寫一些很商業的歌曲,他的日子過的很拮据。

小曾和我說,曾經也有過公司找過他,和他商討過出歌的合約,大概是每個月要交兩到三首歌,但還是被小曾回絕了。

小曾說,他不希望自己的音樂變得商業,也認為音樂不應該那麼投機,他想寫自己想寫的歌,他想等待靈感的出現。

而不是為了寫歌而寫歌,這樣的音樂會變得無話可說。

因為小曾拒絕了公司的合約,自然而然就失去了一大筆收入,但小曾一點也不在意。

我問他,“你不擔心,自己今後的收入嗎?以後還要去酒吧唱歌嗎?”

小曾滿不在意地說,“唱歌唄,反正我也喜歡給別人唱歌聽。”

我抱怨說,“可酒吧裡聽歌的人很少呀。”

小曾回應說,“那也比商業寫歌好,我怕自己寫費了,音樂是種語言,但也不能亂說話,你說對吧。”

雖然小曾看起來滿不在乎,但我知道,他現在的日子過的並不好,收入不高,被生計折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機會,我猜他也會心動。

但權衡利弊下來,最後他還是放棄了,既然做音樂,想做好音樂,那就不能被金錢打敗。

作為小曾最好的朋友,我除了支持他,我還能怎麼樣呢?當然,有時候,我也是他的金錢危機時候的移動銀行。

做音樂是什麼樣的日子呢?就跟我們這種寫文章的一樣,很苦,又很寂寞,一個人不被理解,孤單又寂寞,寫好了,編好了,也只能唱給自己聽。

demo發給唱片公司,不是石城大海,就是署名權給別人,要麼就是幾千塊錢買一首歌,但對於音樂人來說,歌曲就是孩子,怎麼捨得呢?

吃的差,睡的少,焦慮,患得患失,這些接踵而來的問題都沒有把小曾打敗,因為在他心裡什麼也比不上音樂,只要有音樂一切都是附庸。

所有的堅持,都是因為熱愛。

因為熱愛,所以甘願清貧,甘願寂寞。

這就是小曾的生活。

問過小曾,你後悔這樣的生活嗎?

小曾回答很簡單,我很滿足,我既然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我沒有理由嫌棄它,我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我不後悔。如果我真的有才華,一定會遇到真正懂我音樂的人,我需要時間。

熱愛大概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詞彙之一,我希望我們熱愛的事情,都會成為生命中的美好,所有的熱愛,都值得稱讚。

每一個人都應該堅持自己心中的熱愛,並且為之奮鬥,這樣才不辜負自己的熱愛。

一個人擁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為之堅持,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如果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那該多美好呀!

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既能感到開心,又能收穫成就,多滿足。當然,有些時候也會有阻礙,但那也是幸福的啊!

為什麼不能堅持自己的熱愛呢?不要對自己理想,輕易說不。理想很難,但也要堅持,現實殘酷,更應該把殘酷戰神。

有的人說,我熱愛玩手機和睡懶覺。

那我的回答是,玩手機和睡懶覺是安逸和慾望,這不值得堅持,人必須抵制安逸和慾望,這不是熱愛。

人這輩子最幸福的事,堅持自己的熱愛,為之奮鬥,獲得滿足。


A空白A


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把自己所熱愛的當做事業,並通過這個事業賺錢養家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將自己所熱愛的發展成事業反而是違背了自己的初心。因為當你把自己所熱愛的東西發展成自己的事業時,你就不得不考慮到這個事業行內的一些規則,這些規則和條條框框將會限制你的熱情,你所熱愛的也會被各種規則束縛。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小曾是一名獨立音樂人,但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沒有簽約公司,所以就沒有固定的工資,以及小曾也不願意去寫一些很商業的歌曲,導致他的日子過的很拮据。曾經也有過公司找過他,和他商討過出歌的合約,大概是每個月要交兩到三首歌,但還是被小曾回絕了。小曾說,他不希望自己的音樂變得商業,也認為音樂不應該那麼投機,他想寫自己想寫的歌,他想等待靈感的出現。而不是為了寫歌而寫歌,音樂是種語言,但也不能亂說話。

但生活中像小曾這樣的例子很少,我們都是俗人,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便已經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了。


老酒館角落裡慵懶的貓


這不能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差不了多遠,估計差一公分的距離。

可就是這短短的一公分距離,基本難倒了99.99999%的英雄好漢。

單一項幹自己熱愛的事業,估計有99%的人致死也不知道自己熱愛的事業是什麼?人貴有自知之明,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自知之明在那裡?

有的人就沒有往這方面想,要求他想也想不了——本身他的思想就達不到這個想的境界。能到這個想的境界一半的人也是了不起的一個人,至少他不會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會矜矜業業做一凡事情的。

如果到這個想的境界的20-30%,一般是做幾天閒幾天,得過且過,苟且偷生了。

再往下的就不說了,沒有必要。

可見,要達到這個想的境界就難,達到自己知道“幹自己熱愛的事業”的境界就更難了。有時,你知道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是什麼?卻又幹不了,各方面的條件不夠。

“幹自己熱愛的事業”,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如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沒有華羅庚的慧眼識英雄,沒有國家發工資,沒有大學畢業,能成功嗎?

如果條件具備,能到“幹自己熱愛的事業”的程度,一般“順便掙錢養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條件不具備,專門刻意的去“幹自己熱愛的事業”,就有點250了,就有走火入魔的嫌疑。比如網傳一個大三的大學生,特愛研究數論,下定決心棄學搞數論研究,最後到吃低保的地步。假如這個大學生能等到大學畢業,先找到合適的工作,填飽肚子,再等待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到來,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時機是可遇不可求的,刻意的求時機就是守株待兔了。肚子都餓的翻騰倒海,“幹自己熱愛的事業”,不是自討苦吃嗎?

到“幹自己熱愛的事業,並順便賺錢養家”的地步,人這輩子就夠不錯了,是人上人的享受了,再到最幸福的地步,可就是這一公分的距離了。如果你能跨過一公分距離,就達到最幸福境界了。它離陳景潤、華羅庚都很遙遠,學無止境也!

作為普通人,不求“榮華富貴”,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只求“知足者常樂”,此生足矣!





歲月很小4567


[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關於職場的技巧知識。佛系韓蜀黍,只做乾貨,完全免費分享!]

從問題可以看出題主是一個熱愛生活且對生活有著獨立思考的人。沒錯,想必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有著自己熱愛的事業,同時兼顧家庭開銷,豈不妙哉!家庭與事業兼顧,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和睦美滿,前方——是自己熱愛的事業為嚮導;後方——是最堅實的家庭為支撐,怎麼想都是人生中最為幸福的事兒!

但是,這世界上能正在做到題主所說的“幹自己熱愛的事業,並順便賺錢養家”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試問同在一片藍天下,又有多少人是“我爸是李剛”,或“定個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曾指出中國達到中產階級的人口才1.09億人,意思就是仍有13億左右的人在小康和溫飽徘徊。所以,中國的藍天下大多數人即非富又非貴,大家都是靠著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打拼出來的,所以啊,題主的觀點過於理想化了。

當時代的我們還是應該多一點理性,少一點感性,一家人的收入開支是每個職場上奮鬥者所要面對的首當其衝的問題,在自己能力財富和人脈累還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生活是不會允許你胡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