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撤店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昨天據廈門《海西晨報》報道,有家長爆料稱廈門蕃茄田的兩家藝術培訓機構老闆捲款跑路,涉及金額超千萬,後經證實,只是受到疫情影響失聯了三天,造成的“跑路假象”,家長們虛驚一場,但也足以證明現階段媒體和家長敏感的神經。

不過令人感慨的是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一番講話:廈門蕃茄田這兩家機構是其2018年底投資接手,2019年受大環境等因素影響,就已經存在經營壓力。“所有的運營方法都失靈了,就是收不上來錢。”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該投資人對接下來機構的發展更加擔憂:“我們預計5月線下復課,現在非常擔心線下復課之後,沒有家長來報名,2個店每月共30多萬的成本,到時候,很可能會從‘被跑路’變成‘被倒閉’,我們不想‘被倒閉’。”

看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特別發到這裡,希望同樣深受疫情影響的校長們能夠認真品讀。細細考量,此時此刻,究竟該作何選擇?

這篇文章是給正在創業和想要創業的人看的;如果你不是,看了只會壞事。

關於疫情何時結束,從最早說的正月十五發生拐點,到或許3月份全面解禁,再到鍾院士說的4月底疫情結束,又到鍾院士及各方專家修改說法到6月底。

我猜,很多教育機構負責人的心猶如一次過山車之旅,只不過這一段是下坡。問題是,還有上坡嗎?還等得到上坡嗎?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此刻,應無為》,希望教育機構多思考不妄動。事實證明,能做到“不妄動”的機構,確實也無需妄動;妄動的,恰恰是那些追根溯源到曾經開店時本就是“妄動”。

此時此刻,對於這些機構來說,或許最好的選擇該是“撤店”了。

說到撤店,一部分投資人首先想到的是賬本寡淡,沒錢撤;另一部分首先想到的是仁義道德,不想撤。真正能靜下來做一次精確撤店財務核算的人寥寥無幾。

我的一位友人恰好就打算撤店,不如讓我來做這樣一次核算,供大家參考。

1. 機構基本概況

該機構業務為樂高機器人教育,地處北京某中端商場;機構面積200平,

房租每平每天8元,即200*30*8=4.8萬/月;其他機構可自行調整計算方式。

注:部分機構原來經營的就不太好,月租金甚至超過10萬,面積還不小的基本已經在撤店狀態;友人的機構屬於那些正在矛盾糾結中的貌似掏腰包還能扛幾個月的機構。

人員工資:校長1人,底薪7000元/月;銷售+市場3人,底薪3000元/月;教師5人,底薪3500元/月;合計3.35萬元/月;五險按最低標準繳納,約1000元/人,合計0.9元/月;人力成本4.25萬元/月。

總計每個月成本:9.05萬元,疫情期間不考慮市場營銷等其他額外支出成本。

此時此刻,撤店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2. 疫情期間現狀

第一階段

◆ 1-4月

預計從1-4月,機構無法開門營業。4個月總成本為:9.05*4=36.2萬元;這個階段,絕大部分機構(不分口碑好壞,學員人數多少)無收入;

1-4月虧空36.2萬元。

死扛!?

第二階段

預計從5-6月,機構可以開門營業。通過促銷政策,該期間可能會有部分續費的收入,比如原價8000元年報名費6折收4800元(友人機構);機構根據口碑不同,續費比例不同。

口碑好:口碑好的機構生源總量較高(比如300人),續費比例也相對高。

自正常2月份開學到6月底累積進入3個月內的待續費人數比率約40%(即120人)。由於大概率出現學生雙休變單休的情況,部分學生將無法重新排班。預計其中70名學員具備續費的客觀可能性。

由於促銷政策加上口碑好,預計30人(佔總學員人數百分比為10%)願意接受續費政策;其他尚未進入續費期的學員,預計約20人願意接受6折優惠的會員。假設年報名費為9000元(口碑好收費高),機構共回收(30+20)*9000*0.6=27萬元。(其中,機構基礎成本約18.1萬,回血成功)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這樣的機構投資人此刻的焦慮心態相對較輕。

口碑一般:口碑一般(如友人的機構)甚至較差的機構往往生源總量較低,續費比例也相對低;值得就收入與成本支出進行仔細分析。

◆ 5-6月收入計算

友人機構學員總量:150人(約數),待續費人數約60人(以40%計算)。相比上述口碑好的機構而言,友人機構預計最終總量的8%(12人,比口碑好的機構續費率略低)願意接受續費政策;

其他尚未進入續費期的學員,預計約3人願意接受6折優惠的會員;續費總人數預計15人。原價8000元/年報名費(北京口碑較差的機構甚至無法達到)6折為4800元;回收15*4800=7.2萬元。

◆ 5-6月成本計算

這個期間,基礎成本為9.05*2=18.1萬元;由於機構開始運營(招生與教學服務),會出現其他成本:市場營銷成本與授課課時費提成成本。

此時此刻,撤店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友人機構目前生源量為150人,2019年第四季度平均月度消耗課時量為550課時(約85%課耗率,尚可),產生大約6000元課時費(課時費提成10元/課時起,該標準中等偏高,主要是出於維持教師崗位穩定的目的),由於雙休變單休,課時消耗量預計降低為350課時/月,產生課時費提成約3000元(老闆打算暫時調低課時費);5-6月課時費提成成本為0.6萬元。

為了發展,這兩個月一定還是要投入一定程度的市場成本。2019年平均每個月市場活動成本為2500元,該時間段需加大投入至3500元/月;5-6月市場活動成本為0.7萬元。

銷售提成主要出現在續費上,為了促進續費,該提成設計成每報名一人提500元,共15人續費;5-6月銷售成本為0.75萬元。

5-6月總成本為18.1+0.6+0.7+0.75=20.15萬元。

綜上所述:5-6月賬目虧空為20.15-7.2=12.95萬元

1-6月該機構生存狀態:1-4月虧空36.2萬元,5-6月虧空12.95萬元;

合計1-6月虧空49.15萬元。

面對這樣的數字,吐血死扛?!

第三階段

預計7-8月。由於口碑較好的機構第二階段已然回血成功,本段只講口碑一般(較差)的機構,如友人機構。

◆ 7-8月收入計算

此時,機構開始有部分新招生,但是由於雙休變單休,原有周六的部分孩子不得不重新排班,加上孩子學業繁重,均導致新招生變困難。

該機構2019年每個月的招生10-15萬,屬於“現金流盈利”的狀態(不考慮尚未完成服務的剩餘課時費債務,賬面剩餘約10萬元)。原本憧憬著機構慢慢扛到學員總數超過200人後開始真正盈利,該計劃原定2020年第2-3季度實現。

關於招生,目前我的預測,7-8月收入會大大降低,兩個月總計收入約10萬元。

另外,由於死扛了6個月堅持運營,續費也會持續產生,7-8月新進入續費狀態的學員為總人數的20%,約30人。

同樣受到雙休變單休的影響,預計續費人數略有回升,預計15人。其他看到機構運營正常後決定續費的人數有較大回升預計15人,共計30人。此時,續費優惠略有減少,回升到7折即0.56萬元/年;續費收入為30*0.56=16.8萬元。

7-8月總計收入為10+16.8=26.8萬元。

◆ 7-8月成本計算

這個期間,基礎成本為9.05*2=18.1萬元。

由於6月被徵用上課,課時消耗量預計6月降低為350課時,產生課時費提成約3000元;暑假只剩下7月,由於學習太累導致學員相比往年暑假更不願意上課外班(尤其是家長更忽略素質類課外班),機構也很難短期內組織比賽、暑假班等,導致課時消耗大幅降低至150課時(預計),課時費約1300元。合計課時費成本為0.43萬元。

為了發展,這兩個月不會降低市場成本,與5-6月份相同,市場成本為0.7萬元。

銷售提成出現在續費和新報上:續費提成方案保持每報名一人提500元,30人續費,計1.5萬元;新報提成比例升至5%,計10*5%=0.5萬元;合計2萬元。

因此其他成本為,課時費兩個月0.58萬元,市場成本0.7萬元,銷售續費成本1.55萬元,共計2.83萬元。

7-8月總成本為18.1+0.43+0.7+2=21.23萬元。

綜上所述:7-8月賬目“現金流盈利”為26.8-21.23=5.57萬元

1-8月該機構生存狀態:7-8月“現金流盈利”5.57萬元;1-6月虧空49.15萬元;共計虧空43.58萬元;從7-8月現金流看,機構貌似出現一線生機。

綜上所述,該機構需要準備好至少50萬元才能如履薄冰的扛到6月底,也才會有7-8月的一線生機。

為什麼說有了50萬,依然是“如履薄冰”呢?

因為還沒有考慮到另一個潛在的巨大隱患:退費

說是隱患,事實上幾乎每個機構多少已經面臨了這個問題(包括友人的機構),或許現在還在用沒有開工來暫時搪塞著,但是如果5月1日正常開工呢?如果我們再算上退費,假設有15個人退費,退費金額8-10萬。您需要準備60萬來死扛到6月底,才能有一線生機。

即便如此,依然不保險,因為……房租幾乎沒有月度收取的,您或許還要多掏兩個月的房租,又是10萬。換而言之,我的這位友人得準備好70萬,才相對安全。

還好她只有一家店,還好她還有一些存款。問題是,你願意掏出70萬扛到8月底。屆時,機構賬面上的現金流約等於0。沒錯,可能8月底的時候你的賬面上一分錢沒有。

此時此刻,撤店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3. 或者,你考慮考慮撤店?

接下來,繼續跟著分析一下撤店。剛剛說過友人的機構有150個學員,剩餘課時量大約7000,其中約1500課時已經過期(按協議已經超出有效期)。

如果撤店,有三種方式:

1.無恥的消失

這個方式被很多機構用過,當然我肯定是不提倡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

2.破產清算

有限責任公司,不涉及個人財產,破產申請成功後,賬上有多少算多少償還。先償還家長剩餘課時,後償還其他債務。

(注:你得關注一下公司的註冊資本金是多少,這個…很重要!)

3.有責任地撤店

顯然,前面兩條路都不適用於我的友人。準確講,第一條應該是不適用於任何一個人。

至於第二種方式,她已經在北京定居,機構就在家附近。很多客戶抬頭不見低頭見,分分鐘就能知道你有房子有車。這麼幹,毀了信用,做企業做人都不合適。

擺在她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有責任地撤店,該退費的就得退費。

先說退費引起的另兩個環節:員工遣散和房租押金。

特殊情況下,員工遣散費大約需要1-2個月的薪水即可解決,相信員工也能理解。關鍵看房租押金是否能收回部分現金,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按照協議在正常租期內,押金應該是能要回來的。

面對不講理的房東,你也只能不講理了。當然,已經超出正常租期的,估計不太容易要回租金。這兩個環節,費用較少,可以看做是不考慮。不考慮房租押金的情況下,遣散費約10萬可以解決(友人機構員工人數算比較多)。

有的人會diss:你說的輕巧,7000個課時,一個課時按報名當時的收費大約平均得100元/課時,得退70萬那。

首先,絕對不應該退70萬。按照協議有1500課時已經超過協議有效期,不用退;應該退的是55萬部分。

其次,撤店退費,又是疫情影響,退費可以與家長協商。在破產清算對學員更不利的基礎上,以50元/課時的標準與家長協商退費,如果全部同意,則需要退費部分是27.5萬元。

撤店的同時,原價20萬的樂高等教學器材,加上各種電腦等辦公設備約10萬;預計低價賣出約10萬元。

總計準備27.5+8-10≈25萬元用於撤店費用。

SO

準備70萬元安全資金死扛,還是準備25萬元安全撤退?

70萬元=原罪持有,未來未知

25萬元=一了百了,從頭再來

To be,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