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武漢血透患者:“不透析,我們的存活率是零”

整個武漢市有 7000 多名尿毒症患者,在疫情發生前,這些患者在 65 家透析中心接受定期透析。隨著疫情的發展,一批醫院被徵用為治療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有的醫院關停透析室,暫停提供透析治療。透析患者大多患有基礎病症,免疫力相對低下,屬於新冠肺炎的易感和高危人群,到哪裡透析才安全,成了他們面臨的難題。

" 不透析,我們的存活率是零 "

疫情下的武汉血透患者:“不透析,我们的存活率是零”

熊飛是武漢市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透析中心負責人,同時擔任武漢市血液透析質量控制中心的主任,對全市血液透析診療活動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

熊飛告訴央視記者,透析患者間流行這樣一句話:" 如果感染新冠,存活率有百分之九十幾,如果不透析,我們的存活率是零。"

當時最為緊迫的是,這些透析患者中已經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確診和疑似病例。新冠要治療,透析又不能停,倘若讓這些患者和其他患者在一起透析,極有可能在透析中心出現感染暴發。

熊飛說:" 我們當時壓力很大,接收感染病人我們會犯錯誤,不接收他們,他們會面臨死亡,怎麼辦?我們當時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在我們醫院的發熱門診單獨給他們找了一個治療室,把透析機推到他們床邊,給他們做透析治療。"

48 小時緊急改造傳染病透析室

疫情下的武汉血透患者:“不透析,我们的存活率是零”

2020 年 1 月 25 日,熊飛起草了一份給武漢市衛健委的請示,建議上級部門儘快指定定點收治發熱或疑似透析病人的醫院。三天後,也就是 1 月 28 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下發了《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特殊病人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成為最早指定的兩家醫院之一。這意味著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改造成一個擁有 20 臺透析機以上的傳染病透析室,同時,還要將 50 多臺透析機搬到另一棟樓的清潔區域,為 300 多名非新冠肺炎患者提供透析治療。

一般情況下,安裝這麼多臺透析機需要 7 到 10 天,但這一次,他們僅用了 48 小時。2 月 3 日,改進後的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的透析室正式接收患者。後來,這裡成為專門收治腎臟病合併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病區。

為透析病人再請示 定點醫院增至 13 家

疫情下的武汉血透患者:“不透析,我们的存活率是零”

武漢市血透質控中心有全市所有需要透析的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名單和病情,根據每位患者的緊急程度,協調醫院通知各人前來透析。

熊飛說:" 我們天天都在著急,但是光著急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這次疫情發生得太快,我們被感染的病人太多,我們採取了兩方面措施:第一個就是告訴病人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現在你可能隔兩天甚至隔三天才能透析,你要控制自己的飲水量和食量,儘量越少越好,你產生的毒素就會少,那麼你所依賴的透析或許就可以間隔時間長一些;第二個就是告訴病人在家裡儘量讓自己能夠多出一點汗,因為透析病人很多都沒有小便。"

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兩家擁有傳染病透析室的定點醫院明顯不夠,熊飛再次向上級部門提交報告和請示,希望增加為透析患者服務的定點醫院。隨後,武漢市衛健委指定了中心城區 8 家、遠城區 5 家共 13 家醫院,為所有疑似和感染病人提供透析治療。

" 既要保證透析治療,同時也要保護其他病人的安全 "

疫情下的武汉血透患者:“不透析,我们的存活率是零”

2 月 11 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被徵用為新冠肺炎重症收治醫院。這就意味著醫院所有的門診、急診和住院部都要關停,但是如何處置 600 多名在這裡做透析的患者,成了第一時間要考慮的問題。

熊飛告訴央視記者:" 幾乎沒有一個醫院或者幾個醫院能夠容納我們這麼大量的病人的分流。關了,我們啥事沒有;不關,我們是滿負荷,而且事情會更多。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對於任何一個血透大夫,我們都有責任維護透析病人的安全,我們怎麼可能看著病人沒有透析就這樣死掉,我們不忍心。"

如何在透析中心區分新冠肺炎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以及未感染者,並確保不因透析而發生疫情傳播,成了醫護人員最棘手的問題。

熊飛介紹:" 第一步的篩查是在我們這裡,我們有幾點標準:第一就是看病人是否有密切接觸史,比如家裡有人感染或者確診。第二就是看病人是否有發熱、咳嗽或乏力等症狀。有的病人他就是不跟你說,拼命忍著不咳,還有一些病人明明家裡有人已經確診了,她也不說。我們的護士就跟她聊天,就問她,您昨天上哪去了?家裡吃什麼東西了?有的病人一聊天就忘了,她說我老公在金銀潭醫院。她這一說我們護士就知道了。發現這種與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我們會馬上啟動篩查程序,如果確定他是疑似或者確診的,我們就把他送到定點醫院。還有一種‘達不到疑似’的,我們認為是可疑的,我們就把他安排到另外的時間段,跟我們普通的透析病人隔開,我們在另外的時間段再給他透析,既要保證他的透析治療,同時我們也要保護其他病人的安全。"

" 人體裡的腎不可能休息,我們也不可能休息。"

疫情下的武汉血透患者:“不透析,我们的存活率是零”

3 月 12 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舉行新聞發佈會,計劃分期分批把全市 50 多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向醫療資源豐富的 10 家定點醫院集中,騰出醫院恢復原有的醫療體系和醫療秩序,逐步滿足廣大市民的就醫需求。武漢市參與透析工作的 16 家醫院也正在陸續恢復正常。

熊飛和同事們將繼續在透析室為患者治療,他說:" 我們科室的另一個名字叫‘人工腎’,人體裡的腎不可能休息,那就意味著我們也不可能休息。"(文 / 田雨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