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我們這裡說的「機油添加劑」指的是用戶自己購買的「添加劑」,而非機油出廠時已存在在產品中的「添加劑」。換言之就是,是你想要加到機油裡的,而非潤滑油廠幫你或強行要求你加入的「添加劑」。那麼要判斷這些「機油添加劑」是否有用,要怎麼通過(看似科學的)實驗來驗證呢?

本文目錄

  1. 毫無說服力的「壓磨測試」
  2. 快速解答1:到底是否有用
  3. 舉兩個例子,讓你搞懂
  4. 快速解答2:這些坑要小心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長期關注我的人知道,我的團隊曾經用『壓磨機』做過機油的對比實驗,要檢驗在售「機油添加劑」的效果,同樣可以進行這樣的「壓磨測試」。

毫無說服力的「壓磨測試」

其實,太平洋汽車已經做過類似的實驗。

為方便閱讀,以下部分截取上鍊接中內容,不代表我的觀點,其實我的觀點和太平洋汽車的意見是相反的。

  • 測試結果:高品質的機油添加劑確實有用。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 太平洋汽車的總結

我們用實測證明了高品質機油添加劑對發動機損傷更少。廣大車主們都有個誤區,用了全合成機油就不必用添加劑了,其實這是錯誤的。高品質的添加劑不論是對全合成機油或半合成機油,添加後能有助於對發動機的養護,以及減少發動機的磨損。但前提條件是,機油添加劑必須確保是高品質的,因為山寨的添加劑往往是反效果……

  • 網友高票評價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內容截取結束

的確,用「壓磨測試」來判斷「機油添加劑」是否有用,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真實模擬出發動機缸內的高溫環境,得到的結果直觀而不專業,也就是沒有說服力。那麼接下來我就用簡單的2個問答來解釋一下。


快速解答1:到底是否有用

Q:「機油添加劑」到底有沒有用?

A:肯定有用!但並不代表有正面作用啊!所以,沒事別瞎用!


Q:如何選擇「機油添加劑」?

A:我們知道,機油中的「添加劑」有很多種,比如「清洗劑」、「抗氧化劑」、「分散劑」、「粘度改進指數改進劑」等,在此前的文章已經逐一解釋過。每一種「添加劑」都是為改善機油的某一特性而存在。所以,我覺得:選購「機油添加劑」,你按這3步走:

1. 把你使用的機油成分研究透徹;

2. 確定你的機油短板在什麼地方,並確定你要改善的點(比如『清洗性能』較弱,容易形成油泥,或已經有積碳。那麼就選含「清洗劑」的「添加劑」);

3. 購買值得信賴品牌的正品「機油添加劑」。

舉兩個例子,讓你搞懂

接下來舉2個例子,讓大家有一個直觀、實在的認知: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首先,以『力魔』的一款『新車磨合寶』為例子,既然是『新車磨合寶』,那麼先要了解什麼是『新車磨合』,我的一位好友(豐田的發動機標定師)的這樣定義:

正常來說,車子行駛3000公里後基本上車輛的各個部分都已經達到了磨合完成的狀態,3000-5000公里多少性能能再提升一點,但已經是人體感受不出來的提升了,至於5000公里再往後基本上車子的性能已經不會有大的變化了。

那麼這款『力魔』產品,也就是適用於5000公里內的車輛, 超過了這個磨合期,請選其他款。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按照上圖中的廣告文案,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這款『新車磨合寶』的基本功能,那麼裡面到底加了什麼神奇的東西呢?主要是「抗磨損劑」,它的作用就是解決此前文章提到過的「邊界潤滑」問題的一種「添加劑」,這對未磨合的新發動機(金屬部件)起到更好的潤滑保護作用。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再舉個例子,比如『力魔』另一款適合5萬公里以上車型使用的「機油添加劑」。這款「添加劑」最厲害的就是價格:300ml,350+的價格。貴,要有貴的道理,那麼『道理』在哪裡呢?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或許你和我一樣,一定是一臉蒙圈,這『微陶瓷顆粒』是什麼秘方?其實仍然算是一種「抗磨劑」,其實質是「氮化硼」的一種——「六方氮化硼」,這種「等電子體」擁有良好的潤滑性和耐化學腐蝕性。

「機油添加劑」到底有用嗎?這樣用風險很大

作為一種化學惰性的材料,熔點極高,達到2000°以上(故此,產品說明中標註的「溫度穩定性」也達到了1200°),將它加入機油,可提升了機油在活塞高速運動時,高溫環境下的潤滑作用。

快速解答2:這些坑要小心

例子舉完了,我們繼續來問答:

Q:這兩款「機油添加劑」該不該買呢?

A:按照產品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一款是針對磨合期新車的,一款是針對5萬公里的老車。要買,請對號入座地去買。

通常情況下,我不推薦新車使用「機油添加劑」,要是你真的愛車,新車行駛5000公里或半年,更換一次機油,絕對比你花100、200加「添加劑」性價比更高。至於5萬公里的老車,使用350+價格的「添加劑」……看車型和你的興趣吧,就我個人的觀點,『提升機油等級、勤快換油』或許才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Q:錯用了「機油添加劑」要緊嗎?該怎麼辦?

A:別慌,及時換油就可以了。

一旦發現自己用錯的「機油添加劑」,不要慌,我們也不必太擔心。比如你給5萬公里的車加了『新車磨合寶』,那你就當買產品的錢打了水漂,加了就加了,到下次換油的時候,把舊油放乾淨一點,換上新油即可。

但比較麻煩的是,如果你給新車加了含「粘度改進指數改進劑」的「添加劑」,那就有點過不去了,因為調整了粘度的機油,可能使原來的機油不適合新車發動機磨合,推薦儘快進行一次換油。下次購買「機油添加劑」時,留個心,選正確的買。


Q:到底何時使用「機油添加劑」?

A:個人並不推薦使用,所以不存在何時。

此前已經提到,新車不要使用「機油添加劑」。對於其他階段的車況,我覺得可以用,但也不怎麼推薦。簡單來說『用對了,或許有用,效果甚微;用錯了,還要花錢重新換油』。車沒那麼精貴,發動機也是金屬的,勤換油,常規保養,就不香嗎?退一萬步講,有些問題,不是還可以讓更便宜的『燃油添加劑』來解決嗎?(真的是退一萬步講,其實我也不怎麼推薦『燃油添加劑』,此後會詳解)


Q:不使用「機油添加劑」,會錯過什麼?

A:……錯過一個花錢的機會……

曾經有一個車主向我提出了一個神奇的邏輯:

如果我買很便宜的機油,然後往裡面兌很好的「機油添加劑」,那不就完美了嗎?

其實從賬面上,我們就可以反駁這個邏輯,前文舉例的「添加劑」價格高達350+,最便宜的4L機油一般也要150,何在一起也要500+。所以,我也不再從機油產品本身的優劣去解釋這個邏輯的錯誤了。

小結

不玩機油的普通用戶,請大家不要隨便往機油裡瞎兌「添加劑」,你們這樣做,會讓那些潤滑油廠的添加劑研究員和工程師哭笑不得。會玩機油的小夥伴,盡情撒歡吧,我知道,你們追求的不是好好用車,而是一種特定的駕駛體驗,所以沒啥好顧及的,怎麼開心怎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