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與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哪艘更牛,更先進?

紅龍軍團長


兔哥回答;英法兩國說起來也都是傳統的航母大國,特別是英國,更是海洋大國。然而時過境遷,曾經的大英帝國輝煌不在,要不是跟著美國欺負一下小國,或者鬧一下脫歐,人們都快把它忘了。至於法國,雖然混得感覺不錯,但總體表現都不如喜歡鬧罷工出名,特別是二戰中的表現著實不咋滴。目前,法國的航母只有一艘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而英國最新下水了伊麗莎白女王級常規動力航母,如果要對比兩國的航母誰的戰鬥力強,就需要分開來說說,一個是航母本身,另一個就是艦載機,畢竟航母是靠艦載機來提現戰鬥力的,下面兔哥就從這兩個方面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探討指正。




航母本身的性能;(一)法國的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從表面看核動力非常了得,無限的航程,用不完的電力,性能一定不錯。然而,法國的戴高樂雖然是核動力性能卻真的不咋滴,別以為核動力一定渾身是勁,法國的戴高樂可是先天的弱身板,吃不飽,由於法國並沒有專門為其航母設計核動力設備,當時為了能早日擁有航母,好面子的法國佬竟然異想天開地把潛艇用的核反應堆拿到了航母上,結果造成了戴高樂號的動力嚴重不足,採取節約用電,把所有的核能都用在跑路上才達到了25節的最高航速,這是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領域最慢的速度。要知道戴高樂號航母的最大滿載排水量才4.2萬噸,而且是核動力,這個速度只能用兩個字形容:丟人!


這還不算完,從戴高樂號航母出生到現在就是個“病秧子”,沒勁跑不快只是一項,大毛病小毛病一堆,核反應堆無法正常冷卻,甲板太短起降艦載機困難,按理說彈射起飛的飛機能夠滿載起飛,戴高樂還真不能太“高樂”,由於航速慢,甲板短飛機無法利用迎風起飛的升力助力起飛,因此艦載機並不能滿載起飛。戴高樂的螺旋槳也曾出現大問題,由於螺旋槳不合格一下葉片斷裂掉進了大西洋,據法媒報導,其它的也有同樣的問題。

當然除了毛病剩下的還不錯,戴高樂由於採用彈射器起飛方式,媒體說起飛效率能夠達到30秒一架,而真實的情況是,四臺彈射器才能做到30秒一架,而戴高樂的兩臺彈射器平均一分鐘一架。注意,這是說從飛機彈射開始到彈射完成的時間,不是1分鐘就能起飛一架,起飛一架最少也得好幾分鐘,這還是快的。總之,戴高樂航母屬於面子工程,由於艦體太小,最多隻能搭載40架艦載機,這是最大限度,目前法國從未搭載到這個數量。下面說說英國的女王級。

(二)伊麗莎白女兵級是英國的航母,雖然採用了滑躍起飛,但具備安裝彈射起飛的條件,並且動力也能夠支持彈射起飛所需能量,這是英國提前有預案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排水量比戴高樂級大了2萬多噸,達到了6.5萬噸。採用直通甲板類型,艦型寬大,能夠搭載40架各型戰機,最大可搭載46架。女王級航母採用了全電推動力,伊莉莎白女王級的航速為27節,並不高,但它的艦載機是具備垂直起降的F35B,所以航速高低影響不大。伊麗莎白女王級雖然是常規動力,但具備1萬海里(18節)的航程,因此,並不需要頻繁加油,關鍵是不像法國航母那麼多的毛病,況且,你法國的編隊其它艦船總要補給吧。


兩艘航母對比來說雖然法國是核動力,但性能並不突出,而且由於天生的缺陷,整體性能落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女王級的甲板面積大,能夠停留的飛機數量高於戴高樂級,據說最少比戴高樂級多載6架戰鬥機,而戰時的起降用時並不會比戴高樂級少。兩個航母都能搭載40架各型飛機,但女王級允許多攜帶飛機,女王級甲板能夠停放近30架飛機並且不影響起降和升降作業,戴高樂級的停機數量最大不會超過20架,否則就會贏響作業,而據說只能最多14架,而且還有兩架直升機,並且佔用兩個升降機,戰時不會超過12架。這樣看來,女王級的起飛效率比戴高樂級航母有本質的提高。甲板能夠停機數量關係到一次起降飛戰鬥機的數量,從機庫調機用時要長的多。


艦載機的甲板作業效率及戰鬥力;上文我們說了甲板停機效率伊麗莎白女王級明顯優於戴高樂級,下面說說艦載機的戰鬥力。法國的艦載機主要由陣風M,艦載機,E-2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組成。通常是24架陣風,4架E-2,5~6架直升機,這也是目前戴高樂的配置。伊麗莎白女王級是36架F-35B短距起降隱身戰鬥機,4架MASC預警直升機和6架反潛直升機,這是最大載機數量。F–35隱身戰鬥機的性能自然要比陣風要好,而且數量也多。艦載機的性能比,法國的美製E-2預警機要好於英國的MASC預警直升機,這是戴高樂航母唯一出彩的地方了。


從艦載機的起降來說法國雖然能在一分鐘彈射一架,但總用時卻高於女王級,女王級可以在15分鐘起飛24架F-35B戰鬥機,這是戴高樂做不到的。回收時戴高樂可以在12分鐘回收20架,而女王級可以24分鐘回收24架。回收只是從降落開始算,並非是整個過程,意義不大,而女王級實際回收效率高於戴高樂級,主要還是甲板能容納更多的飛機停放。


總體來說,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戰鬥力要遠高於戴高樂級。其實,目前法國的這艘航母已經是一個雞肋,法國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咬牙攥拳頭的死撐著。英國同樣也是迷戀曾經的大國情節,這哥倆養航母養的都夠費勁的。



兔哥42928


4萬噸的“戴高樂”號,和6.5萬噸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孰美?可能不少人要偏重於後者,噸位更大,上載著五代機F-35B,在噸位和艦載機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是否如此,也是可以觀察的。裝備不只比誰更帥氣,實用畢竟才是第一位的。女王號因艦載機嚴重不成熟,正在裸價飛奔,全部“鷂”式飛機退役,致使自家航母陷入無機可用的尷尬。反觀“戴高樂”號在使用多年以後,並沒有發生艦載機問題,性能上日趨成熟起來,每逢戰事每有出動,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僅就眼前來說,“戴高樂”號已成為實用化裝備,而女王級則是屬於未來的,十年以內與法國航母不具可比性。

糾結的女王級。興沖沖買來“閃電”上艦測試,發現諸多技術問題,在十年以內成熟的可能性不高,是以英國下定決心開始研製屬於自己的六代機。幾十年沒有單獨研製過戰鬥機,從二代直接跨越到六代,僅就技術上來講,跨越有點大呀。技術上如此,資金上也成問題,拉上印度合研,要他掏出銀子來。印度媒體乍聞之下,倒是蠻高興的,為此興高采烈,政府什麼態度,還不夠確定,按照其一慣拖沓成性的脾氣,英印到底何時能簽約,還存在很大變數。五代機不成,六代機如此,女王級何時真正能搭載戰鬥機,開到海上去戰鬥,沒人知道。

“戴高樂”也蠻糾結。由於使用動力不成熟,長期呆在船廠內修,出動倒沒有船廠時間多,使法蘭西大感煩惱,因此決定,從下一艘航母不再使用核動力。由此看,“戴高樂”號落下了終生動力殘疾,也蠻糾結的呢。不放大來看,女王級帥氣,“戴高樂”也美,然各自倒有各自心病,都不太好處理。但法國的航母畢竟部署有年,不缺艦載機,更有E-2C這樣的固定翼預警機,要控制海域範圍上,要佔一點便宜。英國F-35B雖好,但不能使用,實在傷心難過。綜合對比之下,還是要屬“戴高樂”實用些。


魂舞大漠


首先英法兩國都屬於歐洲的軍事強國,但說到英國和法國的兩艘航母誰強過誰,就可以好好說道說道了。

航母哪家強,客觀來講主要看三方面。第一航母本身,第二航母艦載機編隊,第三航母的整個護航編隊。主管方面就是在作戰時,士兵的戰鬥意志了。

下面就一一分析:

客觀方面:

第一:法國航母為戴高樂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實現了彈射起飛,固定翼預警機的搭載等先進科技。這在全球中型航母的技術運用上處於絕對領先。也是全球除美國以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因此法國法海軍還是引以為傲的。雖然核動力航母該有的都有了,但是戴高樂航母有個先天性的缺陷。它的核動力裝置是2臺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K15核反應堆,它的最大功率為38000馬力,凱旋級的滿載排水量為14300噸,所以K15用在潛艇上動力綽綽有餘,但戴高樂航母滿載排水量約為42500噸,所以必須要三臺才能滿足航母動力需求,但法國軍方只給它裝了兩臺,所以導致動力不足,航速只能到25節,竟然不如常規動力的。

反觀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航母雖然是常規動力動力,滑躍起飛,還是採用的是雙艦島設計,滿載排水量為65000噸 可以說是自二戰以後英國海軍的巔峰之作。動力採用MT30燃氣輪機,才用電機全電推進方式,動力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先進了。在彈射和預警機方面,伊麗莎白女王號一樣可以實現,英國方面有蒸汽彈射的技術,預警機用的是直升機配置。而且伊利沙白女王號屬於才出來的新航母,在整體科技上必然比戴高樂先進更多 。

所以就航母本身來說,戴高樂除了是核動力,其它方面沒有和伊麗莎白女王號相比。這一局女王號勝。

第二:法國艦載機為陣風M,滿載可以達到50架。陣風戰鬥機,為法國雙發,高機動,多用途四代半戰鬥機。主要優勢在於多用途,功能全面,對海,對地,對空,樣樣精通。唯一就缺點就是隱身性能不好。

再來看英國女王號艦載機為F35,單發垂直起降

,屬於第五代戰鬥機,可以超音速巡航,一樣是一款全能型的戰鬥機,並且可以實現隱身。由於是可以垂直起降。升降效率和戴高樂陣風不會有太大區別。

在艦載機方面,英國女王號F35B又勝一籌。

第三,就是整個航母編隊的組成了,這就是為什麼航母擁有如此強大的戰略威懾力了,這方面,英法兩國都有自己打殺手鐧,同樣依然根據不同任務進行不同分配,很難分出伯仲。

主關方面:

那就是航母編隊戰士的作戰技巧和戰鬥決心,以及指揮關的戰術指揮能力了。

在作戰技巧和指揮能力,畢竟英法兩國常年和美國混,無疑都學習了很先進的作戰技巧和指揮能力了。

但在戰鬥決心方面,法國可能不如英國了,畢竟在二戰時法國可是最先投降的國家,而英國這是一直戰鬥,最後甚至幫助法國順利復國。士兵戰鬥決心就很容易看出誰勝誰負了。

綜合起來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是強於法國的戴高樂號的。









尖刀武器


總體看當然還是伊麗莎白女王更牛,技術也更先進,畢竟伊麗莎白女王號設計年代比戴高樂晚了很多,採用了很多新技術。綜合電力推進,全甲板出動能力更強。伊麗莎白女王號的滿載排水量達到6.5萬噸,戴高樂僅4.2萬噸,女王號最多可以攜帶50架艦載機,包括40架F-35B。兩種航母在可以攜帶的航空燃油,彈藥和日常消耗品量都不可同日而語,在高強度作戰狀態下二者自持力相差必然很大。戴高樂雖然有伊麗莎白女王級沒有的彈射器,但還是效率比較低的蒸汽彈射。總的來說航母技術上,尤其是動力技術,英法不僅無望追趕美國,也將面臨被後起之秀中國迎頭趕上的尷尬。

伊麗莎白女王級

戴高樂級

各國航母對比,伊麗莎白女王和戴高樂的體型差距還是很大的

戴高樂號雖然是核航母,但它的動力系統太弱,它的噸位偏小頗有削足適履的無奈。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戴高樂號是直接採用了2臺K15核反應堆,這款反應堆是“凱旋”級核潛艇上的動力,不加改動直接用來給航母作為動力,有點不夠看。K15反應堆熱功率150MW,軸功率僅30.5MW,兩臺反應堆加在一起只有61MW的功率,還要用來發電,和提供蒸汽彈射,連常規動力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都不如;相比之下尼米茲級有194MW的軸輸出功率,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的軸輸出功率更是達到210MW。所以戴高樂級的航速也是非常不夠看,最大航速不超過27節。這導致戴高樂的甲板風偏弱;戴高樂上安裝了2部彈從美國進口的C13-3蒸汽彈射器。這東西對蒸汽鍋爐的蒸汽消耗量驚人。以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的C-13彈射器為例,一次彈射要消耗625公斤的蒸汽和1噸左右的緩衝淡水。蒸汽在彈射後一部分散失到外界,如果航母以每分鐘1架的速度進行緊急彈射起飛,連續彈射8架飛機之後航母鍋爐蒸汽壓力就會損失20%,整個動力就會損失32%,航速就要下降8節,這時候航母必須停止彈射,儲蓄蒸汽。這還是8萬噸排水量的小鷹級,總功率210MW的巨無霸,而且淡水生產能力都比戴高樂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戴高樂試航僅跑出25節速度,理論最大速度僅27節,緊急模式下如果放飛8架飛機後,速度就不用看了。而戴高樂級並沒有滑躍甲板,所有戰機只能靠戰機彈射起飛,因此持續放飛效率並不高。

蒸汽彈射器對蒸汽的消耗量巨大,彈射次數與動力系統輸出功率有強耦合關係

除了以上缺點外,戴高樂最大的問題故障太多,嚴重影響戰鬥力形成。試驗階段就出現了甲板太短,槳葉斷裂和核輻射超標的問題。服役後到現在,大半時間都在趴窩,基本上訓練半年歇半年,修修補補各種問題都沒斷過。最近法國人終於忍無可忍,在2018年宣佈啟動下一代航母計劃,計劃花費45~50億歐元建造一艘帶電磁彈射的大型航母,使用法德聯合研製的下一代艦載戰鬥機。

戴高樂趴窩的能力恐怕僅次於庫茲涅佐夫

伊麗莎白女王號採用當今最時髦的綜合電力推進裝置,使用兩臺羅爾斯·羅伊斯的MT30燃氣輪機和2臺瓦錫蘭的11MW級柴油發動機,總功率最大輸出可達108MW。其中MT30的輸出功率25MW~36MW之間可調,柴油機和燃氣輪機用於發電的功率共80MW。電力推進系統採用的是通用動力的Conversion(前身為法國阿爾斯通的科孚德公司)的感應電機。雖然全電推進是個亮點,但發電功率對於一個6萬噸級的航母還是不夠看。目前只知道女王級有不小於25節的最大速度,具體多少如何就不好說了,能這麼宣傳估計是沒超過30節。好在女王級用的是F-35B這種短距起降戰機,倒是不耽誤起降,但實際戰鬥力必然要受到很大限制。由於其取消了彈射器,僅使用艦首帶傾角的甲板進行滑躍起飛。這導致一個致命問題,就是彈射效率低下,而且無法攜帶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只能用滯空時間和活動範圍大打折扣的預警直升機。相比之下戴高樂級可以攜帶2架固定翼E-2C預警機,態勢感知能力要強上好多。


英國人在預警機方案上用的是“鴉巢”預警直升機,與遼寧號類似

伊麗莎白女王級最大的優點還是甲板設計。雖然沒有彈射器,起飛效率降低了不少,但是全甲板攻擊時可以調度的戰機可達40架,基本上一次性就可以放飛所有的艦載機;除此之外,真的是沒啥優點可言,F-35B雖然可以短距起降,但是比F-35C多了升力發動機和尾噴口轉向,本身就多了不少死重;機翼面積又小於F-35C,升力係數差了不少,必然影響到了最大起飛重量和作戰半徑。伊麗莎白女王級只能說是缺錢嚴重又不想丟面子的大英,當前能拿出來的最好設計,而且成本控制的還不錯,兩艘航母造價62億英鎊,平均一艘只有40億美元左右,僅為福特級航母的1/3。


這款航母說實話戰鬥力比較有限,更像一個大號的兩棲攻擊艦。


紙上的宣仔


這兩艘航母,半斤對八兩。

二戰後,英國主要是完成二戰中設計的航母。並用斜角甲板進行改建。

60年代,隨著經濟衰落,已經無力新建大型航母。不僅如此,連二戰時設計的大型航母鷹號和皇家方舟號也在70年代退役。

英國只能用小型航母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並導致此類航母在世界上擴散。

法國在戰後力圖重塑大國形象,建造了克萊蒙梭級航母,相當於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裝備美國的F-8戰鬥機。

法國的航母技術不完整。幻影戰鬥機由於採用無尾三角翼,起降性能差,不適合上航母。自己造的艦載機只有輕型攻擊機。

戴高樂號航母由於採用核潛艇反應堆,功率不足,導致航速很低。設計上中規中矩,原因還是技術不足。

法國航母技術有短板。發展航母的目的是維持自己的大國形象。屬於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的類型。

英國有點立足自己的需要,根據經濟實力,建設遠洋海軍艦隊。一門心思搞垂直降落-短距起飛的航母。爭取技術領先。設計上喜歡搞新東西。

兩者的艦載機都是多用途戰鬥機。技術上F-35領先。英國的使用經驗豐富。作戰能力上英國航母優於法國航母。設計上英國更務實。英國的缺點是艦載機數量少,和戴高樂號不相上下。


一葉楓流


戴高樂航母作為本世紀初的產物與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相差了近18多年的時間,而這18年的時間裡面英國航母的性能不更先進的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多少你都得應用一些新技術吧,所以論性能先進的話應該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更先進。但是先進並不代表著它的戰鬥力更強,就比如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一樣,上面的許多的技術都比自家用的阿利伯克級與中國的055級先進,但是戰力未必有它兩高。如果不看艦載機的代差的話,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戰力更強。


因為法國的航母有彈射器,可以搭載起降固定翼預警機,並且戰鬥機可以滿油滿彈起飛,而英國的航母是滑躍甲板,平常情況下艦載機是不能滿油滿彈起飛的,只能二選一,更何況英國選擇了短距起降/垂直降落的飛機,所以在載彈量、航程上是絕對落後於法國的。這一點是所有滑躍起飛艦載機都無法逾越的難題,所以在不考慮艦載機代差的情況下,法國的航母戰力是遠遠大於英國航母的。

而且就算考慮艦載機代差的情況下,現在全球範圍內海軍艦載機的五代機還沒服役,所以哪怕英國航母裝備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用的F-35B短褲起降/垂直降落戰機,但是法國陣風艦載機仍然有機會翻盤,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五代機的F-35B在性能上絕對碾壓陣風戰機的,不過其8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可能讓人有點著急,在大掛載的話航程會更小。而陣風擁有著但是作為四代半的艦載飛機除了隱身性能外其他都可以升級,而且最大1852公里的作戰半徑(得掛好幾個副油箱),搭配預警機有一定的翻盤機會,只要找到英國航母,將英國艦載機擊落在航母甲板上,就有翻盤的機會。不過這種可能性比較低。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半成品航母對陣病秧子航母,相比較下伊麗莎白女王號憑藉F-35B的加分更勝一籌

軍事上有句老話說的好,船運即國運。當一個國家國勢蒸蒸日上時,戰艦自然會越造越大,戰鬥力越造越強。就好比當年我們3600噸級的老旅大是最強驅逐艦,現在4200噸的054A歸為護衛艦,055造到12000噸。而當國力式微時,只能精打細算過日子。英國與法國的兩艘航母都是這樣情況,國力下降又不想失去逼格,建造過程中的嚴重超支問題,導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和戴高樂號航母實際上是半成品航母和病秧子航母。

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一開始計劃很雄偉,6.5萬噸排水量,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常規起降,使用艦載型颱風戰鬥機,全艦推進。讓人一看就要驚呼,當年日不落帝國皇家海軍“大艦隊”要復活了。但剛開工後不久的2009年,受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影響,以金融為核心產業的英國受到重創,當年GDP下降4.6%,之後幾年在1%~2%徘徊。之後資本家們不省心,造到一半就說國會批的70億英鎊要花完了,要再加錢。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最初計劃

之後英國政府只能做最拿手的本領,砍!砍!砍!BAE的電磁彈射砍掉,阻攔索和助降器材也砍掉,改常規起降為滑躍起飛,垂直降落;颱風艦載機方案也取消,採購美國的F-35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使用;E-2預警機也不買了,原先自己海王預警直升機的“搜水”雷達拆下來安裝在灰背隼上湊合用。只不過皇家海軍留了個心眼,給電磁彈射器和阻攔助降設備的艦下空間都留著,打算20年後航母中期維護時,有錢的話可以進行升級,改回常規起降航母。所以這裡戲稱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為半成品航母。

而戴高樂號航母的問題就更大了,屬於法國人沒錢又想裝逼,折騰出個不倫不類的3.5萬噸標準排水量的中型核動力航母方案。想省錢,直接拿凱旋級核潛艇的K-15一體化自循環壓水堆作為動力,這種核反應堆體積非常緊湊,但就是功率下,兩臺總功率就7.6萬軸馬力,海試最大航速只有25節(法國堅持稱能跑出27節)。

問題是想省錢還沒省下來,法國自身實力不足,戴高樂號設計過程中遇到一系列問題,從1987年開工到1999年服役磨蹭了12年時間,最後比預算超支5倍,導致二號艦黎塞留號不敢造了。在海試過程中遇到一系列問題,被迫進行多次修改,包括艦島太大,島後氣流紊流較嚴重影響降落安全;E-2預警機跑道長度不夠,延長降落區跑道;還有螺旋槳跑飛了一個等情況。所以這裡也皮一下戲稱其為病秧子航母。

之所以伊麗莎白女王級更勝一籌,一方面是伊麗莎白女王級實質上是戴高樂級的下一代設計。前文提到戴高樂號超支5倍讓法國人不敢造二號艦黎塞留號,而這個時候恰好英國宣佈計劃建造兩艘中型航母,所以雙方進行航母合作計劃。所以伊麗莎白女王級實際上是由法國泰雷茲集團和英國BAE系統公司聯合出品,他的法國版為PS-2型航母計劃。所以該級航母實質上是戴高樂級的下一代,法國人充分吸取了戴高樂號航母設計和建造中遇到的種種經驗和教訓,故而伊麗莎白女王級除了噸位要比戴高樂號大3萬噸外,其整體設計要更加趨於合理。此外老牌軍工巨人英國BAE系統,以及後續建造過程中參與進來的美國通用動力集團的加入,使得伊麗莎白女王級建造技術等級要好於法國自己獨立搞戴高樂號。

另一方面就是在艦載機上,戴高樂的陣風M遠不如伊麗莎白的F-35B。戴高樂號航母雖然使用購買自美國的C-13-2蒸汽彈射器,但其彈射長度僅75米,遠低於尼米茲級航母的99米,再加上只能跑25節的低航速,所以坑的陣風M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4噸。而F-35B雖然使用滑躍起飛,但是憑藉牛逼哄哄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27.3噸。陣風M在F-35B面前根本沒有彈射起飛起飛重量大的優勢!相反F-35B還可以有滑躍起飛出動速度快,不受彈射器可靠性影響,不用管彈射滑塊回覆和蒸汽儲存速度等優勢,甚至必要時還可以垂直起飛,出動能力更強。

與此同時F-35B作為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隱身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要高出陣風M一截。同時伊麗莎白女王級電子技術上的後發優勢,與F-35相結合更能發揮信息化的優勢。例如F-35B上的EODAS與雷達獲得的圖像,可以直接通過衛星數據鏈實時傳輸給伊麗莎白女王級上的指揮系統,方便後方指揮官更好了解前線信息。

而伊麗莎白女王級最丟臉的事情,就是拿海王預警直升機上的“搜水”雷達,強行安裝在EH-101灰背隼上作為預警機。這種80年代雷達性能很爛,只能早期預警,遠遠不如E-2預警機,甚至連我們的直-18預警直升機都遠不如,英國佬貪小便宜做法實在是太無語。


五嶽掩赤城


航母的先進程度應該從航母本身配置與艦載機上來分析

艦載機上還是很明確的。伊麗莎白航母配置的主力戰機是F35,而戴高樂上是陣風。雖然說F35B綜合性能不怎麼樣,但是對陣風這種四代機來說,五代F35還是可以以代差去壓制的。

至於航母本身。伊麗莎白與戴高樂都是故障重重。不過伊麗莎白作為英國重返航母大國的重器,英國對伊麗莎白號是非常重視的。

而戴高樂雖然是蒸汽彈射核動力,看似與尼米茲級接軌,事實上一個核動力的航母還不如一個普通動力的速度高。而且戴高樂航母為了達到航母的正規水平也是縫縫補補,服役後也是問題層出不窮。再加上還有局座的一句“有人說我還沒有研究法國的航母,我想了想,法國還有航母呢?”

😂個人見解,交流一下😂


永煜中原


戴高樂 女王 都比遼寧號先進,一個核動力彈射,有固定預警機。一個有F35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