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減負,但家長孩子感覺負擔越來越重。大家怎麼看?有高招嗎?

北京三閒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減負”我想說幾句公道話。

從“減量”到“減負”,大家一直在努力。

教育部門一直在出臺“減負”的政策,自1955年國家頒佈了第1個堅決課業負擔的文件以來,一共頒發了11項專門性解決課業負擔的政策。

但是,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孩子現在的學業負擔還是很重。

孩子負擔過重,主要有這2個原因

1.來自社會的壓力

社會競爭卻來越激烈是事實,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影響。

在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補習機構讓家長眼花繚亂,哪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題名”,也能有一技之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後他人,很多家長會主動給孩子增加壓力。

在學校裡,老師們雖然知道要“減負”,但總想孩子多學一點、多練習幾次,總想自己班的孩子是最優秀的。

從更大的角度來看,人們往往覺得高學歷是一塊兒很好的敲門磚,可以讓孩子以後少走彎路,這種把成績和成功緊密聯繫的思想一直影響著社會上的每個人。

孩子生於這樣的時代,社會、家庭、學校都在有意無意的給他壓力。

2.孩子自身的壓力

孩子是很敏感的,也很要強,看到自己的成績不如他人,心裡肯定會感到不舒服,孩子的這種心理壓力也是學業壓力的一種。

此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

孩子希望得到家長的表揚,也想得到老師的讚許,如果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就是在給孩子“增負”。


作為家長,我們無法改變社會的大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最好的做法,就是對孩子抱著合理的期望,不“望子成龍”,不盲目“攀比”,不主動給孩子“增負”。


我是“爾朵老師”,懂孩子、懂父母、更懂教育,歡迎您的關注,讓我們一起了解孩子,讀懂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