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的母親竟然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祺禎亦寶


鄭成功的母親叫做田川松,是日本平戶藩諸侯松浦氏家臣田川昱皇的女兒。田川松之所以會和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結為夫妻,這與鄭芝龍的經歷不無關係。

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從小性情浪蕩,喜歡武術和出海,但不喜歡讀書,因此被他做小官的父親所厭棄,所以鄭芝龍十幾歲的時候就跟隨舅父出海從商。

鄭芝龍聰慧過人,善結交,給他的舅父幫了很多忙。後來在其舅父的推薦下,李旦結識了日本華僑富商李旦。

李旦在日本很有實力,擁有一支龐大的商隊,是日本華商的首領。李旦很喜歡鄭芝龍,在他的栽培下,鄭芝龍很快便暫露頭角,不僅獲得了李旦的部分業務,還在與越南的貿易中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其名聲逐漸在日本傳播開來。

鄭芝龍在日本出名之後,得到了拜見日本幕府將軍德川秀忠的機會。鄭芝龍送了很多禮物給德川秀忠,德川秀忠很高興,將鄭芝龍引入幕府,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鄭芝龍也因此得到了日本地方豪門貴族的主動結交,極大地擴充了人脈。

當時日本對外貿易的中心是平戶藩,平戶藩當地的諸侯松浦氏就很喜歡鄭芝龍,他不僅贈與鄭芝龍房屋田產,還將自己的家臣田川昱皇的養女田川松介紹給了鄭芝龍。

田川昱皇原來姓翁,是福建人,後來在日本經商,得到松浦氏的賞識,就成為了松浦氏的家臣。田川松的父親過世之後,她的母親就改嫁給了田川昱皇,但是田川松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

田川松在與鄭芝龍結婚之後,生下了兩個兒子,長子鄭森(鄭成功)和次子七左衛門。在鄭成功還很小的時候,鄭芝龍就離開田川松和兩個孩子出了海。

在李旦的推薦下,鄭芝龍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搭上了線。在荷蘭人的支持下,鄭芝龍開始壟斷日本、臺灣一帶的海上貿易。為了打擊其他海商,鄭芝龍拉起了一支部隊對他們進行搶劫。

後來幾經發展,鄭芝龍自立門戶,並得到日本方面的支持。明朝末年,鄭芝龍趁內地旱災嚴重,朝廷羸弱,出兵佔領福建泉州、廈門等地。彼時,鄭芝龍已然成為當時日本、臺灣及中國東南沿海的最大海商和海賊進團首領。後來,明朝無力圍剿鄭芝龍,便將他招安,授予其“五虎遊擊將軍”的官職,讓他坐鎮閩海。

鄭成功在六歲的時候離開日本,被鄭芝龍接到福建老家居住。與父親不同的是,鄭成功讀書很好,受到了中國傳統教育的良好薰陶。鄭成功在17歲的時候還娶了明朝禮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為妻,而在此之前,他已經成功考取了秀才。

本來一切順風順水,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鄭成功很有可能再通過科舉走上當官這條路。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鄭成功在結婚三年之後,清軍就攻陷了北京,明朝就此滅亡。

明朝滅亡之後,鄭芝龍在泉州擁立了明唐王朱聿鍵為隆武帝,鄭成功抱著一腔熱血也加入到了反清復明的道路上來,並逐漸成為隆武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隆武帝非常器重鄭成功,便將國姓賜給他,還給他改名“成功”,寓意著光復中國必定成功。

當時隆武帝手下文臣武將雖多,但是兵權主要掌握在鄭芝龍手裡。後來清軍攻打福建,鄭芝龍在朝廷的利誘之下,不顧鄭成功等人的勸諫,投降了清朝。

鄭芝龍投降清朝帶走了大部分的軍隊,鄭成功只得帶著老弱病殘退守金門。而鄭芝龍投降之後,遭到清朝的背信棄約,鄭芝龍被清軍逮捕,將他送往京城安置,以此來牽制鄭成功的行動。

而在鄭芝龍投降之前,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才剛剛被接到福建泉州老家居住。鄭芝龍投降後不久,清軍便開始攻打福建,不久之後,泉州淪陷,田川松自殺而亡。

關於田川松的死亡過程有兩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清軍在貢獻泉州前,鄭氏族人紛紛出海逃走,唯有田川松不肯走。清軍入城後,將田川松抓獲並侮辱,田川松不堪受辱,自縊而亡。

鄭成功在得知母親的遭遇後,悲憤交加,命人將母親的屍體運出來,還叫人剖開母親的肚子,取出內臟,清洗乾淨之後再放回去,最後再將母親好生安葬。關於這個說法,出自於明朝末年的大儒黃宗羲寫的《賜姓始末》,裡面是這樣記載的:

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腸滌穢,重納之以殮。

按照黃宗羲的說法,鄭成功是效仿了“夷法”才這麼做的,為的是清淨田川松身體的汙濁,還她一個清白。事實上,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跟的,原因有二:第一,日本古代沒有這種習俗和做法;第二,黃宗羲是明朝遺老,他一生不承認清朝,支持反清復明,他這麼寫很有可能是在帶節奏,拉動人們的反清情緒。

關於田川松死亡過程的第二個說法是,清軍在進入泉州後,田川鬆手持利劍擊殺與清軍對峙,終因寡不敵眾,在被俘前剖腹自殺。這種說法出自於日本寫的《平藩語錄鄭氏兵話》,比價客觀,可信度較高。

但是不管怎樣,與鄭芝龍相比,田川松可謂是個烈女子,雖然是個日本人,但是其精神值得敬佩。田川松的死對於鄭成功的影響很大,這也是鄭成功為什麼一生矢志抗清的原因之一。

最後交代一下鄭芝龍的情況。

鄭芝龍投降之後,清軍為了讓他招降鄭成功,對他還算禮遇,並且被封為同安侯。鄭芝龍數次嚴令鄭成功投降,但鄭成功就是不從,堅持與清軍抗衡到底。鄭成功曾給鄭芝龍寫信,可見其態度:

吾父往見貝勒之時,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萬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兒只有縞素復仇,以結忠孝兩全之局耳。

後來,鄭成功屢屢挫敗清軍,清軍終於對鄭芝龍失去了信任,以通敵的罪名判處他斬監侯,後來改為流放寧古塔。再後來,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奪回臺灣,清軍見其已難以消滅,怒而斬殺了鄭芝龍及其幾個兒子全家老小。

但不可否認的是,鄭成功大義滅親、收復臺灣,是成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