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這麼嚴重,預測一下按照目前發展局勢,日本奧運會會有很多國家退賽嗎?

流浪的阿爾卑斯


根據現在情況!已經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已經明確了不會參加奧運會,奧委會也和日本溝通完,要延期舉辦奧園會,如果不舉辦奧運會有可能會引發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直接損失接近40萬日元的收入,對國家形象和人民信心有很大的傷害,必定日本為東京奧運會投入了超過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65億。本來現在各國對舉辦奧運會並不是很積極,如果本次奧運會取消或者很多國家不參與,可想而知帶來的後果很嚴重。

目前全世界疫情越來越嚴重,日本又採取了不報措施,勢必會引起更大的恐慌,必定所有一切沒有生命重要,我想可能還會有更多國家退出比賽!


一個爸爸兩個兒子


多國退出,東京奧運會延期成大概率事件?安倍首度表態不確定性加大!專家:如取消經濟損失巨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擴散的影響,全球對東京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行充滿了擔憂。

北京時間3月23日,幾則來自不同奧委會的聲明——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委會相繼表示退出本屆東京奧運會等,更是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再度推向輿論的中心......

如今看來,東京奧運會延期或許會成大概率事件,那麼誰會是下一個退出今年東京奧運會的國家?奧運會延期至何時最合適?這一系列問題引發了網絡熱議。

與此同時,有日本經濟學家表示表示這屆奧運會若改期或者停辦,最多會給日本造成多達4.5萬億日元的損失......

加拿大、澳大利亞拒絕參加

安倍首次鬆口

會議聲明顯示,國際奧組委將在未來4周內完成對疫情的評估,並完成對包括推遲舉辦在內的東奧舉辦方案的詳細討論,但同時強調,取消東京奧運會不在議程之上。

這是今年1月底疫情暴發以來,國際奧委會首次做出關於東奧推遲的表態。按計劃,東京奧運會將於7月24日至8月9日、殘奧會將於8月25日至9月6日舉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奧委會聲明之後,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3日上午,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如果不能以完整的形式舉辦東京奧運會,將不得不考慮延期。“推遲舉辦東京奧運會是選項之一,但東京奧運會肯定不會被取消。”

而這是安倍晉三首次“鬆口”。他三天前還在國會表示,東京將舉辦一屆“完整”的奧運會和殘奧會。

3月23日下午,安倍晉三再度發言稱,目前全球的狀況不適合舉行奧運會。

事實上,世界多國正在對東京奧運會是否如期舉行做出表態。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2日晚,加拿大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發表聲明,呼籲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否則,加拿大將不派運動員參加。

該聲明表示,“沒有什麼比運動員和國際社會的健康與安全更重要”。據瞭解,這個聲明得到了加拿大運動員委員會、全國各個體育組織和加拿大政府的支持。

就此,加拿大成為第一個明確宣佈不會派運動員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國家。

隨後澳大利亞奧委會(AOC)也跟進表示,於國內外疫情不斷變化的情勢,澳大利亞團隊今年夏天“無法集結”參與奧運會,並直言會為2021年奧運會做準備。

而在更早,挪威、巴西和斯洛文尼亞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主席遞交了推遲東京奧運會的請願書。

甚至,不少國家的各項目運動協會也紛紛站出來表態。

美國泳協、美國田協,西班牙足協等多個國際組織都已經表示,以運動員健康為首要考慮,東京奧運會必須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不少項目的奧運資格賽相繼被延期,正如澳大利亞游泳協會的觀點,東京奧運會若如期舉辦無法保證公平的競爭。

業內分析認為,退賽的加拿大,無意間打開了這個"潘多拉魔盒"。“如果接下來深陷疫情泥潭的意大利、西班牙甚至美國等國家,也陸續決定不派運動員參加2020年奧運會。無論從安全、管理、經濟的角度,可能會倒逼奧委會盡快做出延期的決定。

日本或將面臨巨大經濟損失

一場突入起來的疫情,似乎讓不少體育賽事不得不停擺。

幾天之前,法國《隊報》就率先披露了歐洲盃將延期一年的消息。五大聯賽全面停擺,基本上確定歐洲盃延期鐵板釘釘。

此前金妹兒也詳細計算過,歐洲盃的取消將給歐足聯以及歐洲各國足協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往期回顧→足球踢不了?飛機飛不了?奧運會也可能黃了?來算算疫情恐慌下的經濟損失賬)

那麼,在歐洲盃面前,為什麼日本仍執著於奧運會“如期舉辦”,直到今天,安倍晉三才首度鬆口奧運會或將延期但不會取消呢?

因為,這背後的經濟效益,讓主辦方日本十分“頭疼”。

首先,從規模來說,與歐洲盃比起來,奧運會是更龐大的一個系統工程,牽扯到各個單項運動協會、各國奧委會,以及各國轉播機構,涉及到的運動員多達1.1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

據統計,僅考慮承辦成本、贊助費用以及門票收入的情況下,取消東京奧運會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或將超過3萬億日元,接近300億美元。而這裡面還不包括轉播權、特許商品所帶來的收入。

2019年年底,東京奧組委官方預估,承辦東京奧運會的總成本約為1.35萬億日元(126億美元)。不過,日本一家審計事務所評估稱,這個數字過於保守,最終實際支出的成本是1.35萬億的兩倍。

目前,大多數成本(比如新建場館的投入等)都已經產生。如果東京奧運會被徹底取消,這些錢都打了水漂。

同樣付諸流水還包括贊助商掏出的真金白銀。數據顯示,東京奧運會日本國內贊助商簽約金額超過30億美元,共涉及62家日企。豐田、普利司通和松下作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出資最多。

奧運會被取消,或者空場舉行,門票收入也將成為泡影。

數據統計,目前,東京奧運會的全球門票銷售總計約 880 萬張。按照國際慣例,東道主國家承銷 75% 的門票,剩下的 25% 向海外發售。目前,東京奧組委已將大約 448 萬張門票出售給了日本國民。

金妹兒瞭解到,東京奧運會的門票價位不一:開幕式門票價格為 1.2 萬至 30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724 元至 1.8 萬元);賽事門票以男子 100 米決賽為例,價格為 5800 元至 13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374 元至 8370 元)。

粗略估算,奧運會的所有門票收入超過100 億人民幣。

那麼,一旦東京奧運會取消,或將引發退票潮。但有消息稱,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退票擠兌風潮,東京奧組委已經取消了已訂票的退款權限。

目前官方還未就此消息做出回應。若該消息屬實,很有可能意味著一旦因疫情取消今年的奧運會,觀眾將自行承擔購票造成的損失。而這引發了已經購票的觀眾強烈不滿。

旅遊業將遭受重創

2018年,日本國家旅遊局預測,將有大約60萬外國觀眾前往東京觀看奧運會。他們將產生2400億日元(22.8億美元)的消費支出。

酒店研究公司CBRE Hotels的數據顯示,日本九大城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將有8萬家酒店開業。所以,取消奧運會給旅遊業帶來的損失,遠遠不止外國遊客所帶來的2400億日元消費收入,還包括前期投入的大量成本。

導致GDP下降1.4%

如上所述,取消奧運會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是巨大。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奧運會被取消,旅遊業下滑,以及一系列旅遊限制令的出臺,將令家庭和企業的信心受挫。

根據SMBC日興證券公司3月10日的預測,如果感染擴大,從2月到7月持續半年,經濟收縮和由於奧林匹克中止,國內生產總值將減少1.4%,也就是7兆8000億日元左右,表示上市公司純利潤的企業收益最多要減少24.4%左右。

業內普遍認為,這也是日本政府“咬定如期舉行”不鬆口的根本原因。

據外媒,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Ryutaro Kono稱,如果冠狀病毒迫使東京奧運會停辦,日本金融體系將受到嚴重衝擊,這種衝擊可能會讓人想起歐洲債務危機。

3月23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如有需要,將採取比“雷曼危機”期間更大的經濟措施來應對疫情。

那麼,若奧運會延期會有多大影響呢?

業內人士分析稱,事實上,奧運會延期也並非易事。

“若到2021年夏天,這將影響到很多單項世錦賽,比如田徑世錦賽、游泳世錦賽。這些大賽已經與舉辦城市簽訂了各項合同、協議,廣告贊助招商已經全面啟動了。一旦奧運會被挪至2021年夏天舉行,這些單項世錦賽都將被迫延期。那麼,2022年呢?還有世界盃、冬奧會等大型賽事要籌備,而運動員往往以四年為週期進行奧運備戰。這是各方都難以接受的。”

據最新的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根據實際情況推算,取消奧運,日本經濟損失將達4.5萬億日元,也就是約2881億元人民幣;假如延期1年損失也依舊是6400億日元。








老鄭足球上車米我


疫情這麼嚴重,按照目前發展局勢,日本奧運會還會有很多國家退賽,比如之前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意大利這些國家也不會例外,畢竟生命健康權是第一位的,奧運會更是和平的象徵,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是現代奧運的精神。雖然退賽會讓精心準備了好幾年的日本深受影響,甚至延遲舉行。因不可抗力因素日本也是能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